新零售,最后都绕不过新的支付方式
2018年的热词仍将是新零售。
这一年,我们会看到互联网巨头和大零售商们把大量精力和技术投向商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他们的业态结构和生态圈。
但所有的新零售,都绕不过最后的支付环节。没有新支付,前期的新流程、新体验就缺少最重要的一环。支付环节的升级改造,不是简单在墙上贴一张二维码,沃尔玛、亚马逊、阿里巴巴都在尝试不同的实现方式。
以下内容来自于收银技术专家、桑达公司副总经理田旭敏的演讲。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零售自助支付终端,主要聚焦在无人或者是自助收银设备上面,从技术层面主要分为五类:
第一种模式是自助收银机方案
这种方案的优势是在于不改变卖场结构、商品品类以及运营模式的前提下,对支付结算通道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完成。该方案基于对已有卖场的收银岛台进行改造,开辟专属的自助收银通道。顾客自主完成采购商品的条码扫描,并且将已扫描的商品放置于自助收银的防损平台上,与服务器中的商品重量库进行比对后结账付款。
▲早在2016年1月28日,永辉超市就已“试水”无人自助收银机
这种模式相当于将顾客的角色进行转换,使工作人员有了更加灵活的一些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些减员增效,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
第二种模式是Scan&Go
这是沃尔玛在2013年提供的一项自主结账技术,目前国内也有部分超市在使用,例如永辉的扫码购,通过APP把客户的手机转化为手持PDA实现。大部分的这一类的方案都是基于智能手机开发,只需要顾客用手机摄像头来扫描商品的条码,就可以进入购物车。离店的时候进行整体结算。
▲扫描二维码付款后,用户可以取走商品
这项模式目前并没有大获成功,主要是在于防盗、防损方面并没有相关的技术,后续功能还不太完善,导致盗损率的上升,影响到企业盈利。
第三种模式是RFID+移动支付
这种模式目前在无人店和一些高端的服装店应用较多,RFID的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实际上简单把它理解条码的无线化。早期主要是应用在飞机、药品以及武器的特殊行业的监管上面。最大的技术优势是在商品表面黏贴了RFID电子标签,在二三十米范围内都可以获得精准的识别。
▲RFID电子标签,与传统形式标签相比,有容量更大、读写速度更快、体积小、易封装等特性
但因为它包含了芯片和感应线圈的工艺,每个电子标签的售价大概是0.4元-0.6元左右,相较于条形码、二维码较贵。传统上用在特殊行业,比如身份证、门禁、汽车收费、防盗、资产管理等。
第四种模式是亚马逊Go
早期时候,由于使用了大量自动追踪识别系统,所以当结算中人员超过20位,就会出现不同的崩溃现象。像亚马逊Go,它基本上颠覆了传统便利和超市的运营模式,里面大量使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还有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整个是彻底跳过传统收银的结账过程,实现了对人的识别追踪以及商品的匹配。但技术上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磨合,在批量商用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位于西雅图的Amazon Go,2018年1月向公众开放
第五种模式来源于阿里巴巴的一些尝试
2017年7月8号,阿里在第二届淘宝购物节上打造了一个无人值守店铺——淘咖啡。淘咖啡是占地200平米左右的一个实体样板店,于购物、餐饮一体。
进入淘咖啡的购物过程基本分为三步,进店以后打开手机APP,扫码获得入场码,签署数据使用隐私保护、支付宝代扣等协议,通过闸机后即可进行购物。这个方式是和亚马逊GO的方式是类似的,在后续的过程当中几乎不需要再掏出手机进行结算。
▲2017年7月,阿里巴巴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推出淘咖啡
在店内进行相关的选购,可以和单件或多件商品进行结算,和日常购物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最后环节,它的支付方式和亚马逊GO是不一样的。
淘咖啡的支付是通过一道结算门来完成。离店时用户会通过这道结算门,结算门有两道构成。第一道在感应到用户离店后开启,客户进入这道门后,系统会对客户所购买的货物进行识别与运算。当识别与结算完成后,会有语音提示客户此次的购物金额,那么第二道门便会自动打开,客户进行离店。
淘咖啡,当时存在人数高峰值是30人左右,背后应用了会员账号的打通及商品链路和物联网支付技术。当中混合运用了一些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应用和生物识别技术,里面有大量的消费场景是通过一套身份识别系统。这一套识别的错误率大概只有0.02%,误识别率只有1%。方式与亚马逊GO使用的物体的识别有一些不同,这里头传感器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比如你用身体捂住商品就很难被识别的。
目前无人零售店的一大通病是在于商品的品类支持比较少。淘咖啡也是一样的。便利店一般要达到50个到300个商品品类才具有应用的价值。像阿里淘咖啡的技术,它也是包含了有RFID、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这里头也牵扯到一些成本的问题、摄像头识别精度问题等。对于成本来说,也是相对比较高的一种方式。
▲五种新零售支付方式比较
实际应用来看,自助收款机的方案减少了零售企业、人员和一些设备的投入,顾客的参与提升了体验感,防损的部分可以通过称重比对以及视频识别的方式进行处理,主要的工作是在于前期的引导和客户的消费行为的养成。不用去对卖场进行大方向的改造,在前端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沃尔玛的方案,像扫码购或是Scan&go这种模式,基本上是靠诚信。如何防损会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然现在也有不断改变,比如说通过一些复验的形式,到结算口以后,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简单商品的复验。
RFID+移动支付方案解决了一部分的盗损问题,但是对于液态和金属类不能准确识别,同时每件商品会增加贴标的成本,目前主要用在一些体验店、精品店以及服装店可能会多一些。
亚马逊GO的方案是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但是视觉和AI还没有达到大众级别的应用,还有一部分技术积累和磨合的时间,短期内在国内是没办法大量普及的。
阿里的无人超市,融合了RFID技术和计算机视觉处理,满足了一些实际需求,但又对新技术做了一些创新。这是试水未来无人超市的实验厂,但是成本比较高,短期内仍无法大量普及。
零售企业如何认识自助收银?目前我认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也可以和一些原有的一些收银支付模式进行相结合。
类似于永辉的创新型门店,像永辉生活就使用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基于传统的人工收银,第二个是自助收银,自助收银里面包括了自助收银机、壁挂式以及小型自助收银设备的使用。第三个结合了扫码购。永辉生活是一个复合收银的支付状态。
主要目的是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然后进行多点结算,不用再集中在一个区域里面进行。按照目前永辉的计划,在未来的门店中取消掉50%的人工收银。更多收银人员可以进行合理的分流,因为永辉使用了赛马机制,所以他对人效的要求会比较高。结合门店的运营,会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整个自助收银设备应用过程中,与门店的整个动线设计、场景搭建、人员引导、内部薪资结构设计,及客户的使用习惯培养也都是相辅相成的。采用了新的设备能不能更好使用,也是需要经过细致的一个规划和培训的。
在后续自助收款机方面会有一个重点——双模收款机。因为现有的自助收银设备需要一个独立的区域进行使用。经过发展,会有人工和自助进行双向切换的双模设备,它会对现有的自助方案进行一个补充。
自助设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它围绕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效率、体验三个方面,促进企业不同层次的提升和成本降低。
相信未来自助设备在门店的应用会越来越丰富。它不仅仅局限于支付的部分,其中也包含了查询、积分兑换、人机互动等。一些新的壁挂式设备,后期加入新技术,例如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识别精准率。
目前像仅通过人脸识别的设备,精度还不够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人脸加声纹的方式,锁定客户ID同时再通过后台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地替客户进行相应的商品推荐,进行更多的互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