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房创业到融资5亿,缤果盒子:我们是被逼着走到今天的
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
缤果盒子发展到现在,还不算太成功,只是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发展。和过去几段创业经历相比,缤果盒子给我特别大的感触是,在恰当的时间点做了恰当的事情。
2005年,我们做手机Tiger地图,想法非常棒。以我们那时候的水平,可以见到国家实验室主任、交通委主任,甚至受过北京市市委书记的接待。但在那个时间点上,并没有太多东西支持你,社会积淀也不存在,最终导致我们没有做的很大。
像以色列的软件Waze,跟我们做的是同样的事情,在2011年被Google收购时卖了13亿美金。这次做缤果盒子,终于踩到了时间点,这让我相信,你一直折腾不死,总能踩到。
缤果盒子创始人 陈子林
当然,我也很笃定这件事能成,为此把房子都卖了。从2015年底开始,我认为这件事逻辑上是通的,事实上我们也走到了现在,跟当时的设想一样。
无人便利店的基本假设
1、扩展前先验证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先做小区?为什么先用盒子的形态去做用户教育,然后慢慢为整个社会赋能。从这个事本身而言,我当时的判断是员工成本、物业成本越来越高。同时,消费又越来越多元,用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用原来的零售组织形式,显然已经很难满足新型市场的零售要求了,用户需要更快、更方便,成本也要更低。
而做无人便利店,实质上是在提升社会零售的效率,当我可以以比别人便宜10倍的价格去运营一个零售渠道时,这个威力一定很吓人,而且市场会非常大。
所以,缤果盒子在2016年8月份落地,11月份正式去入社区,我们当时验证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社区盒子是需要的,它不会被讨厌。
问题二:盒子没有系统性风险。相比来说,现在无人货架系统性风险无法阻挡,而且会越来越大,没有监控就会破窗。
我和团队多次强调,一定要让用户在里面有压力,随意拿东西是会被发现的。但很多人刻舟求剑,用无人售卖机的逻辑套到我们里面,无人售卖机的逻辑是没有监控,想做坏事的人很多,越是小的坏事,大家越是抱有侥幸心理。
缤果盒子是有监控的,我当时也很坚定不会有人破坏。在验证完这个想法后,这个事就可以快速复制。
2、改变传统便利店的运作逻辑
以前传统便利店是很重的生意,要花几个月时间选址、装修,投入和承诺成本都很高。光一个店铺可能就要花一百万,我们改变了这个逻辑,让实体商业互联网化。
第一,我们把便利店产品化,可以快速、批量生产。一个月铺几十上百个便利店,这是工程化项目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一个很大的观念改革。
第二,我们有极低的试错成本。原来的便利店实体商业,花很高的租金是为了买流量,而我们可以攒流量,这个地方不行,换个地方做生意,损失不大。
我也很坦诚,有的盒子如果一天就卖一百、两百多,产地不对,马上就会换,一样的盒子从A点换到B点销量可能翻5番。
所以,既具备互联网的特质——批量供应,用户的边际维护成本也趋近于零,只要用正常的交易服务,用户就会到我们这儿。
无人店的门槛有多高?
其实现在很多人好奇,市场上有很多无人便利店项目,缤果盒子能走到今天的状态,核心靠的是什么?首先我从来不在意跟别人比,也不想让别人无法超越我们,因为这个生意非常庞大,拥有几十万亿的大市场。
我们再看它的门槛有多高?
第一,它是资金密集型的。早期要烧钱,不像货架拉500万天使,做1000个货架就可以运行了,无人便利店密度达不到就看不到结果,所以在早期阶段资金密集是门槛。
第二,它是技术密集型的。RFID虽然技术门槛稍低,但真要投放到市场批量复制,门槛并不低,而且我们现在用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最前沿的,首席科学家也在这个行业经营了十几年,研发团队100多人。我们现在招AI深度学习的人才,开70万的年薪,是在和阿里抢人。
而且,如果要从技术上去突破无人零售,没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很难迈过这个槛。我们要做出一整套基础,现在手里成功的专利就有30多个,还有40多个在申请,它是一个爬坡的过程,我们过去一年就在推进这件事情。
过去一年整个市场变动很大,我们也经历了很多。回顾过去一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缤果盒子“裁员”的负面报道,这件事情在我个人看来很正常,但很多媒体把它当做一个负面,我也只能接受,广东人说“吃得了咸鱼,你一定要抵得了渴”,这是一定要承受的。
对我来说,这件事无非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把一些违纪、不达标的人员开掉。我们400多人开了几个人,也从来没有资金链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大的事情,被放大了不好,仅此而已。
这个事情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我对公司一些关键员工的引进变得更加谨慎。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小公司了,不能像原来那样管理。
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转变,我也在复盘、反思这件事,本来可以处理的更冷静一些,或者对违纪的员工态度缓和一些,就不至于有这种大的矛盾产生,以后要注意对行业的影响。
如何破解扩展困境?
1、规模化复制中的“加速度”
之前我们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是一年铺5000个盒子,过去一年实际上只铺了200个。但从中国商业史上来讲,也很少出现没有零售经验的团队在半年做200家店。所以,它不是一个很慢的速度,我们正在突破零售的桎梏。
之所以没有我说的那么快,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5000个是我给团队内部设定的目标,因为难,我才把它设为目标,但我从来没想过跟媒体、外界许诺,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可以。
第二,现在这个业务怎么做,算我们最清楚,前期不可避免的要试错,先慢后快,这是客观规律。
此外,10月份后,缤果盒子的扩展速度慢了下来,也是受到了投资人的启发。当时我想再铺一两百个,然后再去调,但他们将这个时间点提前了,希望去做精细化管理,先把内功练好。而在新一轮融资之后,我打算先试点5个样板城市,把样板城市打造成我们想要的密度,同时做的足够精细化。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有一个“加速度”在里面,到现在,我都不认为未来的目标不能达成。
2、政府在无人店落地中的“关键角色”
在这么多变化中,2017年在我们预计之内的,是这个生意在推出时,会受到行业很大的关注。因为我觉得这对零售来说意义非凡,就像当年的蒸汽机改变出行一样,无人便利店对未来零售的格局会有很深刻的影响。
预料之外的是,这个行业在早期阶段,需要那么多的政府支持才能走下去。所以,在9月份我们就调整了业务方向,认为政府支持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不是一般的商业机构,政府在合作之前它一定是慎重考虑的,包括考察你的团队,这件事靠不靠谱,这就要求我们做的足够好,业务落地对民生、社会有益处。而且我们跟政府合作,并不是冲着它的资金、政策支持,实质上要让它给一个合法的身份。
政府对这个事的要求无非包括几项:
一能降本增效;二要给居民、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三能管控好,没有负面和安全隐患;四能推动社会的信息化,数据化进程。
这些方面如果做到的话,政府应该也会大力支持。说实话,我们有将近3万个场地,7个工厂,加上资金储备,落地会是一件很快的事情。但节奏推进的关键是要跟政府配合。
六亿融资后的野心与格局
1、一门烧钱、资金密集型的生意
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一些成本去做战略性的亏损,来教育市场和做整个业务的配套。它不仅仅是个生意,更是一个事业,投资人也理解。这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资本支持的原因,如果光是自己这点钱很难做好,也承受不了局部的战略性亏损。
2017年我们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融资,一次是1亿,一次是5亿,相比于同类,之所以获得资本青睐,我相信首先是我们把这个事想的比较清楚,起步比较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布点的成熟度和技术的领先性,我们领先市场至少半年。
获得2017年第一笔融资时,我们受到的关注就很多,当时甚至有些机构在抢。我跟GGV聊完后,下楼就收到GGV合伙人徐炳东的微信,他说缤果盒子是最近半年见过最让人兴奋的项目。
简单来说,这个生意很大,而他已经看到这个生意可以爆发成什么样。两周左右,他就给我Offer了。
后面我们又融了5亿元,其实在在中间的过程中,我们就是简简单单地相信这件事,稳步推进,让消费者用更低的成本、更便利的方式买到产品。因为这个生意是烧钱的、资金密集的,融资是为了越来越验证我们的想法,也可以让我们适当地犯错。
现在我们大的逻辑是验证过了,更需要验证的是管理,这样做是不是最高效的,还能不能做更好?它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自身的风险和巨头的竞争
现在还有不少投资人认为,中小企业不要轻易尝试无人便利店,我想的是,你不要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欢你,这是常态。
从传统零售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能风险很大,但现在还没有人敢说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相。所以,我们也是在求证自己的想法。在这条道路上,有一点我很自信,当你可以用比别人便宜很多的成本,把一件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时,是很有价值的。
也有人质疑,如果巨头进入我们该怎么办?但如果我是巨头,关注一个行业的话,我会让这个社会牛逼的人先跑出来,再买它、参股它,事实上阿里和腾讯都是这么做的。
京东内部有两个团队在做这块的事情,每个团队十几二十人,对于京东来说,这是一个新赛道,它也在试错,他们内部不仅仅有协同、还有竞争,当他们在内部跨部门要资源的时候,未必比外部发展的好。
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也会和BAT沟通、合作,这个世界越来越讲究结合,不像几十年前你死我活。我们从来不排斥和任何人合作,如果有巨头想要投资我们,我们很欢迎,但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把业务做好,才有本钱和别人讨价还价。
与无人货架、互联网+传统便利店的比较
1、无人便利店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
2017年下半年,无人货架非常火,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虽然都有无人的概念、元素,但真不是一样的东西。
可以很明确地说,无人货架热带动了整个无人的概念,但并不会由此带动无人便利店的投资。相反,我们的投资人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的区别,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人便利店可能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
无人便利店跟无人货架相比,实际上是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原来在非开放小区,人流量少的地方,没有24小时便利店,现在我们铺了盒子就可以为你服务。
当然现在也有新型的便利店,通过互联网+传统便利店的方式,在原有的场景中改善体验,提升效率,但商业模型主要还是靠熟食、鲜食来带流量。
目前,传统的便利店标品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进店了,传统便利店+互联网,带来的增效也许是10%或者20%。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创造了一个新物种,除了存量市场,还要扩大增量市场,由于渠道越来越发达,效率的极大提高,会让你的需求得到释放。
所以,当以后所有小区楼下都有盒子,这个盒子都提供足够多、丰富的商品给消费者时,你的需求就会被激发,这是一样的道理。
2、有人与无人的本质差异
新零售大家现在强调的比较多的是,以 消费者为中心。无人便利店的“无人”概念曾经遭到了诟病。对于无人便利店,我首先认为不是因为无人而便利,是想要更便利必须无人。
有人和无人并不会改变你是否便利的结果,比如有时候你希望有人给你温暖,有时候你很烦,不想见到人。消费者去便利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其实无非是三点:
第一,这个商品是不是你想要的?
第二,价格是不是合适?
第三,最终你要考虑哪个便利一点、哪个更快一点?
决定性因素不是有没有人,而是因为我们要更便利所以必须要无人,比如我们去你楼下购物,开一个24小时便利店,如果有人,至少要派3个人轮班,这3个人每个月是1万元的成本,会让你买一瓶可乐贵几块钱,如果不卖那么贵,就不能存活。
最后其实我们的核心就是,你要买这个东西就对了,不管有没有人。我不相信背后刚需驱动的东西需要改变。不管是有人还是无人,都有场景需求,但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就是高效替代低效,无人便利店正好符合这一趋势。
笃定效率提升与“不要焦虑”
在过去一年变化中,让我们更加笃定的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改变,去提升零售的效率。零售革命本质上是一场效率革命,体验可以差异化,未必有一个完全的标准,但效率提升是唯一标准,效率提升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把这件事完成。无人便利店的组织形式我认为是更先进的,起码对标品、标准化程度高的生鲜,用无人化的方式销售值得尝试。
2018年,缤果盒子的心愿就是把几个样板城市的精细化运营做好,其次,点位增加和每个增长点位运营数字的提升,都会是我们未来一段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
经过这一年,我同时最想对同行的创业者说,“不要焦虑”。
马斯克在他放在太空上的屏幕写的就是“不要焦虑”。我觉得任何事情发展都是有周期性的,现在的问题只是周期越来越短。为什么我说风口追不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追风口的创业者能够追成。我们也是被逼着走到今天,就是一直寻找光明,一直在想怎么活下去,一步一步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