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支付宝能够代表移动支付的未来吗?

作者:之瀾
来源:公众号/MyWishList
日期:2018-01-05 09:07:18
摘要:在经历了多年的踌躇和逡巡之后,NFC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支付方式,最终还是将要淡出人们的视野。

  最近看到有报道称,未来支付宝将会用扫码取代NFC,作为其城市交通出行的唯一方案。似乎,在经历了多年的踌躇和逡巡之后,NFC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支付方式,最终还是将要淡出人们的视野。

支付宝能够代表移动支付的未来吗?

  如果从上海世博会时期的RFID技术算起的话,手机支付在公共领域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在经历过RFID和NFC两种标准之争后,最终确定NFC作为当时的演进方向。也就在那时候,我开始了移动支付的体验之旅——如果移动梦网时代那些短信支付不算的话。

  但一直以来,确实通过NFC进行支付的方案,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三大运营商也多次或独立或联合银行做过一些推广,但效果并不明显。现在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一个是推广力度不大。很多方案只是某一银行甚至是分行和运营商省级分公司的合作,这种合作往往连省会都出不了。比如之前江苏电信和工行江苏省分行曾经搞过天翼牡丹联名卡,基本上也就在南京本地才能办理,甚至一些小的网点压根就不熟这类业务。

  而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原因:传统行业没有推广新技术的迫切需求。像上面说的运营商、银行这类推广渠道,大多数都带有浓厚的国有色彩。这类公司通常内部流程繁杂,培训缓慢,从发卡到落实至网点没三个月到半年基本没人知道。

  还有一个是NFC对终端要求比较高。由于各个时期各家采用的具体实现技术不同,最终对用户设备的要求也不同。在那个运营商合约机遍天下的时代,每款手机都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大定制版。用户只能选择自己所用运营商的移动支付技术,而各厂商则需要为每款合约机专门进行优化。印象中,当时有这个实力的,也就三星、索尼这样实力的厂商可以做到。

支付宝能够代表移动支付的未来吗?

  同时,对于用于支付的手机,一开始甚至有不得采用金属后盖、必须可换电池等限制,到了前几年出了NFC-SIM卡之后,才慢慢降低了移动支付设备的门槛。

  所以说,,如果不考虑支付宝/阿里的企业信用和历史的话,通过基于芝麻信用的离线扫码支付,确实在产品形态上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支付宝能够代表移动支付的未来吗?

  一方面,这套方案解决了扫码支付必须依赖网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信号覆盖的难题,提升了支付成功率和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阿里将会获得大量的出行数据,从而进一步精细化用户画像。

  令人遗憾的是,支付宝的宣传让人有了一种天下之大唯其独尊的刻板印象。这也是近年来,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凭借独立的网络环境和庞大用户基数所产生的一种幻觉。

  事实上,离线扫码技术并不是支付宝独有的。银联在前年已经在广州APM上进行了ODA项目试点,去年则进一步扩大了试点城市的名单和线路。相比于支付宝,银联ODA项目

  采用脱机模式先乘车、延时联机后付费的信用消费模式,不受网络环境制约,乘客使用62开头带有闪付标识、开通小额免密服务的银联IC卡或银联手机Pay,只需卡内有余额即可“一挥即付”轻松乘车,交易速度仅半秒,相较公交卡支付更为安全与便捷。

  也就是说,未来完全可以直接用信用卡,或者Apple Pay等产品来刷公交和地铁。尤其是对于iPhone用户来说,这套方案无需像之前上海移动尝试的那样更换SIM卡托,没有破坏防水功能的风险,因而更加方便。

支付宝能够代表移动支付的未来吗?

  显然,两相比较的话,我更愿意尝试和信任银联的ODA方案。一方面,我经历过好几次走到地铁站才发现出门忘记带手机,以及把手机落在出租车/网约车上这类事情。而信用卡凭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显然更适合用来做“灾备”。而另一方面,银联的信用显然比支付宝要靠谱的多——在信用社会,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同样重要。既然企业可以给用户打分,用户也一样需要给企业打分。

支付宝能够代表移动支付的未来吗?

  为什么阿里不靠谱?因为芝麻信用没有牌照啊:

  针对第三方个人征信机构牌照迟迟不发这个问题,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曾说道:八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在达不到监管标准情况下不能把牌照发出去。

  还是那句话,不过是到现在国内很多人都没怎么见过信用卡,而现有的银行征信体系也不会给很多人发卡。所以才会让人对支付宝产生了能够代表移动支付未来的幻觉。

  从上次文章的评论里就可以看到,哪怕是出国留学的年轻人,都至少有一部分对信用卡一无所知。而有些企业正是利用这种无知,活生生的在供给侧创造出了大量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这和某宝的性质并没有太大差异——都是收割小白罢了。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