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桥梁养护将成数千亿大市场 传感器产业大有可为
业内人士预测,我国桥梁、涵洞等基础设施的养护,将是一个每年数千亿元的大市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0到300座大桥采取了加装传感器进行安全监测,这一数据远超其他国家。每座大桥加装传感器费用,从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而据估算,类似的桥梁中国有约5000座,而且还需要未来持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
今年上半年,济南最高的互通立交桥凤凰山立交桥,在第五层预埋了119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新闻资料图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日千里,对桥梁、轨道等工程健康监测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在桥上安装各种传感器,采集应力、位移、加速度等数据,可以排除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
以某座跨度1000多米的大桥为例,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一千多个各类传感器,可以做到不间断监测桥梁情况。业内人士认为,这至少是一个每年数千亿元的产业,如果将该模式拓展到轨道、涵洞等领域,可能会是个万亿元的行业。
桥梁不同于汽车等机械产品,汽车拥有大量相同的个体,可以建立损伤样本,通过对比制作数据分析模型。而桥梁各不相同,每一座桥的安全监测系统也有差异。要深入分析数据,建立相关模型,离不开大量数据的采集。
今年4月份,南京城区的主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施工现场。资料图
在桥梁安全监控的各项数据中,最关键的是位移、应力等,同样,也离不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强力支持。
11月初,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中标,将为四川绵阳主城区内的22座桥梁加装安全监测系统。这22座桥中,涵盖了斜拉桥、悬索桥、拱桥、梁桥四种类型,其中最多的一座桥加装了近千个传感器。由此采集到的信息,是这个行业发展中宝贵的数据财富。
在昆明,工作人员正在为该市桥梁安装桥梁传感器监测设备。新闻资料图
因此,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安全技术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北斗安全监控技术实验室。未来,实验室通过采集数据、后续的专业分析,形成大数据后,更加广阔的前景将不断延伸——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将可以实现。
在桥梁安全监测领域,业内人士预计,5到10年左右,人工智能将从数据中自我学习进化,未来的桥梁、涵洞等基础设施将可以自主监测、自我预警。就像一个生命体一样,桥梁的维护也将更加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