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同质化严重,这个市场发展道路会堵吗?
继无人便利店后,无人货架成为新零售领域又一资本追捧的热点。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其中最高融资额达3.3亿元,总额超过25亿元。
尽管一度被业界质疑“看不懂其中逻辑”,但短时间内屡屡刷新的融资金额,还是让其成为新零售风口下的一匹黑马。无人货架企业果小7便利小站的CEO樱桃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大家都在布局,主要是因为线上市场主要控制在几大巨头手中,线上的红利逐渐在消失,大家都在抢占线下的流量。
两月30个项目入局
“设想一下,早上你去上班没有来得及吃早餐,或者工作之余想吃点零食和茶点,这时你的办公室里就有一个零食货架,你还会选择几百米外的便利店吗?”樱桃觉得,无人货架是近一步把空间和时间都压缩到了极致:把商品放在了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地方。
而这种“极致”似乎也让其迅速得到市场和资本的认可。近段时间,这条赛道上不停地传出融资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从8月无人货架项目迅速兴起至今短短两个月里,这一领域披露出的项目已经超过30家,累计投资金额超30亿元。其中不乏单笔融资金额过亿元的案例。
记者统计发现,近期猩便利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小E微店完成1.4亿元A轮融资;果小美也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先后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也已经过亿元。
不仅仅是创业企业与资本在共舞,巨头加持的每日优鲜、饿了么等企业也在“骚动”。
近日,有消息称生鲜品牌盒马鲜生将与一家共享办公空间达成合作,计划于10月份进入办公室无人货架领域。9月20日,背靠腾讯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在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后,其计划在办公室无人货架项目“便利购”上投入3亿元,快速铺设10万点位。
此外,饿了么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饿了么也正在涉水无人货架业务。饿了么方面表示,e点便利是饿了么新零售业务部门参与合营的线下项目,目前这个业务还处于测试阶段,具体何时全面推广尚未有明确时间表。
对于有着千万甚至亿级用户的饿了么,为什么也会挤进这小小的“办公司生意”?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更大可能还是为了“抢坑”,不想错过这一风口。
在樱桃看来,由于无人货架这一门槛不高,这些巨头加持的企业都有其先发优势,入局这个行业,操作起来会比较容易。但这并非意味着,巨头的进入短时间就会让整个市场格局发生改变,因为这些企业只是试水还是会将无人货架作为其未来的战略来对待,还有待观望。
尚处于“铺市场”阶段
“资本入局其实还挺早的,但是疯狂地进入确实是在今年最近几个月才起来的。”樱桃对此透露。实际上,无人货架的潮起与此前无人便利店的出现不无关系。自今年6月底开始,阿里淘咖啡、缤果盒子等无人便利店将“零售无人化”这一概念带热。而当时,也是办公室无人货架项目开始宣布融资的时候。
尽管由于技术门槛低与应用场景较少等因素,无人货架项目一度遭受质疑。但不可否认,在遭受质疑的同时,这些开放的零食货架却早已在各大公司的办公室铺开了。
樱桃表示,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无人化的零售一定是未来最重要的方向,整个无人化消费的场景与空间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就在无人货架兴起的前几年,自助售卖机已然出现在许多公共空间,这算是无人零售的最早尝试。如今,无人货架的出现,与其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无人货架会在自助售卖机的基础上火热起来,主要还是在于其成本的控制。据了解,自动贩卖机每台设备铺设成本在1~1.5万元之间,加上地租以及运营的成本,对于零售商来说,广泛铺设自助贩卖机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相比较而言,无人货架简单方便,成本大概在200~300元,占地面积更少,在相同产品、价格差异不大情况下,意味着更容易被选择。
既然大家都相信这个模式是成立的,那么为什么在这一时间集中爆发呢?
“一是因为线上红利的消失,大家都在抢线下流量;二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智能技术的改造给无人化提供了技术条件;三是刚好迎来新的爆发点,那就是新零售的出现。”樱桃给记者分析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些无人货架供应商和企业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企业员工自费购买零食,零食货架提供商自负盈亏,企业不负责管理,也不收取场地费用;第二种是企业提供零食补贴,员工购买零食享受部分折扣;还有一种是企业总包的形式,由企业付费购买零食作为员工福利免费向员工提供。其中,目前第一种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由于自负盈亏,无人货架运营商在选择投放点上是有一些基本选择标准的,但这更多的是为了保证投放点的购买力而制定的标准。比如说常住人口有多少,消费人群是否年轻化。“在目前这种大家都在铺市场的情况下,购买力才是最大的标准,至于坏账情况等问题,相对还是放到后面来考虑。”樱桃说。
“货架+智能载体”建立壁垒
由于低成本、低壁垒等特征,入局无人货架领域的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但其盈利模式仍显单一。记者了解到,目前整个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还都只是单纯依靠货架本身销售商品所产生的毛利空间作为盈利点,少数企业在销售日常快消品外也上架其自营产品。
在樱桃看来,这种盈利空间不会很大,尤其是在现阶段,大家都在抢占市场的情况下,价格空间大家都会压得比较低。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无人货架大多只是能够上架一些零食、饮料等塑封快消品,而便利店中毛利最高的加工食品暂时无法解决。据了解,没有加工食品的零售店毛利在15%,而无人货架目前行业的货损率在10%以上,整体的表现是入不敷出的。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当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的模型是合理的,但目前很少有企业能将“坏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
无人货架主要是以商业模式为主导,可复制速度较快,无人货架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经常能看到一家公司里出现多款货架。这也让入局企业坚信:建立相应的技术壁垒是有必要的。
9月28日,办公室无人便利货架品牌果小美宣布与主打智能零售货柜的番茄便利实现战略合并。据了解,这是无人货架行业首宗合并案。在合并仪式上,果小美CEO阎利珉表示,果小美看重的是CBD写字楼里白领用户的重要消费场景,而番茄便利的智能冰柜技术布局和最佳商业实践能够有效地拓展办公室现场售卖的SKU宽度。
技术因素的导入无疑成为此次合并的核心。而此次合并,也未出乎业内人的意外。樱桃认为,单纯的货架形式一定不是未来。未来一定是“货架+智能载体”来布局这一市场。据了解,果小7大概会在今年11月下旬开始第一批智能柜的投放,数量达8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