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厂商都在做的生态其实大不相同
现在提到市场竞争,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的一个观点,说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上升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很多人熟悉的是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系统的竞争。当然在云计算领域,竞争也已经开始逐渐上升为生态之战。
云计算厂商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云计算生态系统中,有三个核心角色,即使用者、提供者和建设者。使用者指各种云计算服务的终端用户,包括个人消费者、政府、教育和企业客户; 提供者指各种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包括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三类提供商;建设者是为提供商提供各种基础资源、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供应商,如软硬件产品、信息 安全、支付、网络服务等。
我们都知道生态系统的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按照模块化理论,这个建设生态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单一云企业模块阶段,2、垂直一体化云企业模块集成阶段、3、云企业模块集群网络阶段。
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呢?
一般而言,单一模块发展阶段只是验证云服务的可行性或者处于产品探索阶段。而只有当这个阶段之后,企业才敢于将这种能力进行商业化。
当企业把内部使用的云服务商业化之后,企业开始进行谨慎的行业拓展,尝试把云服务销售给多个不同的行业。这个时候可以说成是水平扩张阶段。
而一旦扩展至更多行业,或者服务更多客户的时候,很多多元化、复杂性的市场需求单靠云服务自己已经无法满足。这个时候,云服务商就要引入其他解决方案提供商,渠道伙伴、培训服务等厂商来满足这些需求。而一旦这个阶段启动,则意味着云服务商开始了真正的云生态建设阶段。
随着这个生态建设日趋完善,云服务商将日渐成长成为一个典型的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经济体,具备超强的网络效应——越多的云服务用户采用某一云生态服务,将吸引更多云服务用户加入该云生态,对云服务用户的价值将更大,即正向网络效应。
具体案例:阿里云的生态建设之路
也许你觉得这个看着比较枯燥,比较理论。OK,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阿里云的生态形成过程。(非植入,引用自参考文献)
根据模块化理论视角。从阿里云的发展历史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单一模块发展阶段(2007—2011):2007年,为提供阿里巴巴IT后台服务,成立了阿里软件。为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发展,2009年阿里软件更名为阿里云。期间,阿里云业务主要满足阿里巴巴IT业务需求。
②模块网络推广阶段(2011—2014):2011 年起,阿里云不仅满足阿里内部云服务需求,且开始对外扩张企业服务边界,打开对外销售网络市场。正式对外发布了云计算服务产品,包括开发者平台、开放存储服务、大规模数据分析、渲染计算等。
③集群模块网络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阿里云宣布“云合计划”,建立云生态系统。阿里云基于阿里集团,实施资金扶植、免费试用等策略迅速完成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技术平台提供商等模块的集成,使云服务定制更具弹性,快速响应多样化用户需求。
最终阿里云形成了这样一个云生态系统:
云计算厂商生态差距很大
就目前云计算市场的主流厂商而言,国际上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已经具备很强的平台属性, Goolge Cloud Platform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就目前而言,它仍然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阶段。至于IBM、甲骨文等厂商,仍然在第二阶段。
亚马逊AWS目前拥有数百万付费企业客户,围绕它的开发者、企业客户、渠道、培训、咨询等企业已经成为云生态;微软Azure借助原有的开发者体系,已经上百万的企业客户,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云平台;谷歌GCP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在大力投资,建设自己的云生态系统。
国内的云计算厂商,可以说,阿里云已经初步具备生态效应,成为一种平台经济。后面的腾讯云应该说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阶段。
阿里云和腾讯云都受惠于母公司,可以帮着它们提前进入生态建设阶段,但是整体来看,付费客户超过100万的阿里云具备强大的先发优势。
至于金山云、Ucloud、QingCloud青云、华为云等厂商,则基本都处在第二阶段,开拓行业应用仍是主要任务,距离成为具备平台属性的云服务平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