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智慧大棚方面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
之前,笔者相继介绍了物联网在工业能源、交通、金融三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从阅读量以及用户留言探讨来看,大家更为关心工业能源中的智能抄表以及交通行业中的智能泊车领域。鉴于目前物联网蓬勃发展态势以及读者不断的关注,笔者将继续解读物联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本次,笔者将带来物联网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大致会细分为智慧大棚、动物溯源及林业数据采集三个方面,本篇文章将率先在智慧大棚方面展开聚焦。
如何改变现有连接方式成智慧大棚行业痛点
众所周知,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数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在温室中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采集分析数据,优化生产环境,科学施肥灌溉,从而给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现有的大棚数据采集技术包括M2M、Zigbee、433MHz、WiFi、有线等,随着农业温室迅速发展,普通单个连栋温室有几千平方米,一个园区温室群的面积甚至达到几百亩以上,而传统温室监测与控制系统多采用有线或WiFi技术连接,存在以下问题:
一.使用不便:温室内线缆布线复杂,纵横交错;
二.建设成本高:WiFi技术覆盖范围小,连接数量有限,维护成本高;
三.可靠性差:安装维护困难,系统可靠性差。
引入NB-IoT/eMTC及时分析处理结果
目前,NB-IoT/eMTC技术大行其道,其同样能适用于智慧大棚之上。利用NB-IoT/eMTC技术,可定时采集和记录大棚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微量元素等指数,同时对数据上传、分类、处理及分析,对异常情况告警,并反馈控制指令至灯光、通风、遮阳等设备。
具体可以延伸至以下场景:
场景一:大棚环境监测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远程查看大棚的环境指数,并通过视频监控观测大棚内作物生长情况,掌握农作物生长全过程,为作物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设置温室环境参数的阀值,通过手机短信、系统消息等方式实现环境异常告警,用户可实时查看温室监控视频,防止农作物异常状况出现。
场景二:远程监控
大棚环境出现异常时,实现自动控制。例如当土壤湿度过低时,大棚灌溉系统自动开始浇水;当大棚内湿度过高时,自动进行通风。
场景三:辅助决策
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分析最适合农作物成长、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参数,辅助用户决策。
发展展望:智慧大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从传统粗放生产变革到现代精准生产,中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化不断迈进。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未来,通过加强从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共享与透明管理,引入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功能,实现农产品全流程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主要有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基础运营商、传感器等硬件厂商、第三方应用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