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无人零售:店面是表皮,省成本、提高体验、采集线下数据是核心

作者:刘以秦
来源:《财经》
日期:2017-10-11 09:46:40
摘要:无人的店面只是表皮,真正的核心是通过智能的手段,来节约成本、提高用户体验,以及采集更丰富的线下数据。

  无人的店面只是表皮,真正的核心是通过智能的手段,来节约成本、提高用户体验,以及采集更丰富的线下数据。

无人零售:店面是表皮,省成本、提高体验、采集线下数据是核心

  2016年底,亚马逊宣布推出无人实体商店Amazon Go,打响了无人零售的第一枪,中国消费领域的巨头公司们紧跟其后,京东正在将京东金融与其无人零售业务深度结合,阿里巴巴、苏宁和娃哈哈的无人店试点都已经落地。

  在创业市场端,继上半年共享模式大火之后,无人零售又迅速成为了新的风口。今年截至目前,包括缤果盒子、果小美、领蛙、CITYBOX、哈米科技、猩便利等约30家无人值守货架模式的公司披露获得融资,累计金额超30亿元人民币。仅9月4日当天,就有两家无人零售创业公司宣布获得融资。

  电商红利期已经过去,引流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线下的数据采集越来越重要,线下流量入口成为必争之地。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2万亿元。这份报告估计,虽然今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用户规模预计仅有600万人,但到了2022年,用户规模可达2.45亿人。

  这看起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市场,但目前,无人零售主打的“无人”概念,营销意味大于实际。

  除了将已经成熟的扫码支付替代人力收银员,背后的物流、仓储、配货等流程,几乎与传统零售无异,还无法用自动化替代人工。除此之外,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也都还未成熟,用户体验、店铺安全和运营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缺陷。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今年考察了不少无人零售的项目,在他看来,目前的无人商店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智能”和“无人”。“自助结账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结果,但是在自动化补货、仓储、物流方面,目前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做不到。”他告诉记者。

  无人零售被认为是零售业的未来,但无人的店面只是表皮,真正核心是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节约成本、提高用户体验,以及采集更丰富的线下数据。未来,真正智能的无人零售将补齐传统零售的短板,重构零售行业的标准。

  巨头与创业者齐飞的市场

  陈子林2013年的时候还在广东中山做生鲜电商的生意,主要卖水果,取名缤果水果。那个时候生鲜电商也烧过一把火,他的公司融了两次资,随后市场开始变冷,融资困难,如果不降低成本他的公司分分钟就会死。

  如何既能保证电商的低店租,又能减少配送的开支?他的解决办法是直接在小区里放置冷藏柜,用户可以在下单后自行提取。

  “既然把冷藏柜放在那里了,干脆再放点零食,还能把电费赚回来。”陈子林回忆道,后来他又想,都放零食了,干脆直接做一个小型的无人便利店。

  2016年8月,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在中山开始试点,缤果盒子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第一天就做了100笔生意,销售额超过1000元。2017年6月,缤果盒子落地上海,随后又拓展到大连、西安等城市。7月,缤果盒子获得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包括GGV纪源资本、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

  缤果盒子也是国内第一家成规模的商用无人便利店。

  但如果你是第一次体验无人便利店的消费者,可能需要一点耐心。目前几乎所有的无人零售业态都选择了扫码开门的形式,这意味着还需要关注公众号以及注册用户信息等步骤。

  自助支付完成之后,还需要等待3D摄像头对手中的商品进行识别,这个识别时间通常超过30秒钟,当然你可以选择等到下一个顾客进门时顺便出去。

  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向记者表示,“无人”只是表象,提供便利、流畅的用户体验才是重点,这包括入门体验、选购体验、支付体验等。

  创业公司之外,大公司也在积极卡位。

  传统零售企业娃哈哈近年来一直在关注“新零售”领域,希望能够通过新技术探索更多的可能。2017年6月25日,娃哈哈集团与研发无人零售店铺技术的深蓝科技签订一份“3年十万台,10年百万台”的Take Go无人店支付技术系统协议,并计划投入20亿元。

  而走在新零售前列的电商巨头们也不甘落后,京东和阿里都已经布局无人零售领域。

  2017年7月5日,位于湖北枝江城区的京东全国首家无人便利店面向公众试运营。今年6月,京东枝江据点与南夫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后者研发具有无人值守功能的智能购物系统,该系统具备门禁、称重、收银等功能。京东从去年起就开始深度布局这一领域,2016年6月,京东成立了“X事业部”,探索智慧物流体系中的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仓等技术。

  7月8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2017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巴巴展示了一个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无人零售店“淘咖啡”。天猫新零售技术事业部负责人赵鹏介绍,无人零售店背后包括了整体学习和感知能力的体系,通过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融合,再加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深度学习算法,组成一套智能系统。

  而阿里则希望借此打通线上线下,拥有一套完整的新零售解决方案。

  相比较电商平台,线下零售的一大缺陷就是无法获取全面的用户数据。在电商平台上,无论用户是否注册,客户的浏览行为都会被记录,包括客户从哪个渠道连接点进来的,选择访问目录还是直接搜索,在哪些产品页面停留时间较长等等,商家都了如指掌。

  加入了智能技术的无人零售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更全面地采集线下数据,电商平台的红利已经逐步消失,导流成本越来越高,而线下仍然是零售业的主战场。

  用户身份识别,视频监控购物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照亮了曾经摸黑前行的线下零售场景。同时,这些数据也为后端的仓储、物流、配货等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智能商品售卖机魔盒CITYBOX会根据用户的购买习惯来进行推送,例如一名用户经常购买酸奶,他就会获得酸奶类产品的优惠券。苏宁的无人店通过图像识别,能够跟踪消费者的购物流程和商品交易,例如在哪类商品前停留时间最长,哪款商品经常被试穿但销售量并不高,店里哪个区域聚集的人流量最多等等。

  在阿里、京东这些电商背景的玩家大力推广“新零售”概念的同时,线下零售的同行们却有不同的意见。连锁便利店罗森中国董事、副总裁张晟就不看好无人店,他认为这只是解决了经营者的痛点,并没有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店小、种类不全导致用户体验并不好。

  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之间的互相攻击由来已久,线上电商认为线下零售是老古董,不懂变通;线下零售则认为电商根本不理解“零售”,尤其是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上。

  尽管无人零售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看来还是两头都不占——既没有线上的便捷,也没有线下的服务。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者,目前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重重

  陈子林创业做无人店的初衷就在于节约成本,无人零售诞生之初,就被认为是零售业的未来,原因之一就是能够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与地租成本,不仅能降低商品的价格,公司也能获得更多利润。

  记者询问了多位在北京的消费者,再加上公开信息显示,价格、品类和位置是他们最在意的几个因素。几位体验过无人便利店的消费者表示,目前的无人店价格并不占优势,甚至更贵。

  而且,现在的无人店正面临规模越大,成本越高的局面。

  以无人便利店为例,从表面来看,店面可以节省1个-3个员工的人力成本,再加上店面较小,租金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减。陈子林表示,缤果每天营业额达到300元即可盈亏平衡,而传统的便利店需要至少2500元。

  但除此之外,背后的物流、仓储和配货等流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这部分成本仍然无法降低。从事物流行业超过十年的张祝认为,无人零售背后的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是一个挑战。“从物流工具的标准,到管理系统,再到企业自身的能力,距离从仓库到消费者手里完全无人化,还有很长的距离。”他告诉记者。

  成本还不仅仅包括这些,无人店还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曾经有一位想和缤果合作的商家,去体验缤果便利店时,拿了一瓶可乐,没有结账,跟在其他顾客背后直接出门了。过程简单,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无人便利店为避免货物被盗,每一件商品上都贴上了RFID(无限射频识别)技术的价签,这也是自助收银必须具备的条件。每一个RFID价签的成本是0.4元左右,需要人工去贴,又增加了成本。

  而像苏宁这样选择使用视频识别方式的无人店也不安全。以目前的技术成熟度,视频识别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5%-98%,但任何一家店面都无法接受2%的识别错误——这会带来不小的损失。

  另外,以无人货架为例,在北京,一台包括饮料、零食在内的自动售货机采购价超过3万元,场地租金约为5000元每年,还有不少于1000元的电费。但销售额却并不乐观,夏天的平均营业额在5000元每月左右,冬天时则需要更高的成本(加热电费),但营业额往往不足夏天一半。

  从节约成本这一点来看,无人零售在北美市场的推广更有动力。北美地区的人工费用在不断高涨,这使得零售业者必须减少人工环节来降低人工成本。

  但这个问题在中国大陆并不突出。第三方物流研究机构物流沙龙的创始人潘永刚告诉记者,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找工作,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物流中的技术手段比人力成本更贵。

  除了成本之外,增强用户体验是无人便利店的另外一大议题,此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所有无人零售公司,都强调了这一点。

  外卖等即时电商平台兴起之后,消费者只需要等待30分钟,就可以收到便利店里的商品。而无人零售则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魔盒CITYBOX也希望能够打造更好的体验——无限贴近用户,原来需要等30分钟,现在步行1分钟就能买到。

  CITYBOX的创始人王强曾经是城市超市的董事长,也是天天果园的联合创始人,这样的背景让他在零售,尤其是生鲜品类的供应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与缤果、苏宁和阿里巴巴选择做无人店的方式不同,CITYBOX做的是办公室、写字楼、学校、商场等封闭、半封闭场景的无人货架。售卖的产品主要是饮料、酸奶、零食以及微波炉加热食品等,由于大部分品类需要冷藏,因此搭配的是封闭式的智能冰箱。

  想要实现用户步行1分钟就能买到,就意味着需要迅速铺点。该公司的市场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8月,公司已经签约了2000家运营点,包括阿里巴巴、毕马威、德邦物流等大企业的写字楼,明年年中,公司计划投放5万台设备。

  无人零售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产品种类少。CITYBOX目前的SKU(库存量单位)只有50-80,缤果和其他类似的无人便利店SKU在300-500,而传统的便利店SKU至少在3000以上。

  虽然场景不尽相同,但目前的无人零售切入的方向基本一致——客流密集地区的小型店铺。高科技与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军认为,在这样的场景下使用无人售货的方式就是一个灾难。

  由于客流密集,设备需要识别处理大量的信息,挑战太高,另一方面,巨大的理货量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这就无法保证用户体验”,李军告诉记者,“试想一下大家挤在一个很小的店面里排队结账的场景。”

  杨歌认为,美国市场标准化程度更高,人口密集程度更低,“目前来看,美国市场对于无人零售的培养环境更好”。

  阿里巴巴这样兼具技术能力和渠道能力的巨头在此时就发挥出了优势。相比较创业公司,它们下一步推出的“支付门”技术能更好地解决人流量问题。支付门上安装了多个传感器,能够迅速地自动识别用户手里的商品,并自动完成结账,避免排队现象出现。

  阿里巴巴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提到,阿里旗下无人零售项目“淘咖啡”项目团队已经进驻了全新的“新零售实验室”,正在攻克更复杂、更大流量场景的无人零售难题。

  五层境界

  技术才是真正的破局关键点。

  苏宁技术研究院将零售业分成了五个层次,第一层是传统的有人零售;第二层是用自助支付替代收银员;第三层是加入图像识别技术,能够智能化监测用户的部分消费行为;第四层是能够智能化处理与消费者相关的所有环节,但仍然受到店铺大小、商品种类、人流量的限制;而最高一层就是能够不受限制的全面智能化处理。

  苏宁云商IT部执行副总裁向江旭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很多无人零售公司基本处于第二层和第三层,苏宁和阿里处于第三层,亚马逊目前能够做到第四层。

无人零售:店面是表皮,省成本、提高体验、采集线下数据是核心

  再细分目前中国市场出现的这些处于二、三层的无人零售业态,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二维码/条形码识别类、RFID技术识别类,以及图像识别类。二维码识别类与传统零售完全无异;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但与图像识别一样,识别率并不高。

  IDC副总裁Ivano Ortis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规模化、自动化和前所未有的精度,适用于超细微客户细分,这将成为零售创新的基础。

  无人零售行业想要实现这样的未来,人工智能是关键,而人工智能的关键是大量标准化的数据。

  不同的用户在登陆电商平台时,得到的页面并不一致,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进行个性化推荐,这在电商领域被称为“千人千面”。

  一旦拥有海量数据,线下店也能做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这些数据对于后端的物流、仓储、配货的智能化也起到了刺激作用。潘永刚认为,无人零售通过数据联动,能够做出一个更合理的补货模型,不再依赖人的经验,倒逼后端流程的自动化。

  目前整个物流行业都在进行智能化的改造——通过实时交通信息数据,智能规划运输路径;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投递分拣;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供应链生产情况等信息,进行精准排产,这些都能降低行业对人力的依赖。

  得益于数字化电商平台的大规模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中的部分环节已经出现了智能化的痕迹。但是,整个大物流行业不是仅靠菜鸟物流和京东等几个大的物流公司就能完全覆盖,传统领域里有更繁杂丰富的物流场景。

  潘永刚观察到,目前大部分无人零售公司的业务都集中在前端,“无人零售过程中能够产生数据的门店系统、订单系统、业务运作系统等,都应该与后端产生密切的联系”,他说,“这样才能产生联动效应。”

  传统零售公司也在积极转身。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零售巨头沃尔玛已经在美国申请了“漂浮仓库”的专利,它可以通过无人机将包裹送到客户家门口,这也是沃尔玛将其电子商务业务推向新阶段的最新举措。

  但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噱头,无人机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在各个地区都还受到政策监管限制,一位智能物流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用无人机这样的黑科技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零售业想要改变,仅靠简单的扫码支付,或是吸引眼球的黑科技还远远不够,利用全面的数字化手段进行改造更加重要。从物流到店面、从配货到用户购买习惯,零售业全链条的智能化是明确的未来趋势,这需要零售业的从业者们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当面对一个明确的大趋势时,资本的加入能够缩短行业成熟的时间。目前在中国市场中,围绕无人零售的多种业态已经基本出现,但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第一梯队公司,机会尚存,但挑战比机会更多。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