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预计到2020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超954亿元
智能仓储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当前,我国智能仓储在“互联网+”战略的带动下快速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整个行业向着运行高效、流通快速的方向迈进。具体表现如下:
一、仓储行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果。
从经营模式来看,仓储企业正逐步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转变企业经营模式,努力实现仓库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并向各种类型配送中心发展;从发展方向来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延伸产业服务链条等方式,实现仓储领域向网络化与一体化服务发展。
二、新兴仓储领域快速发展。
在电商、快递仓储方面,电商企业将竞争力放在提高用户体验,提升配送效率上,一方面加快自建物流设施,另一方面 “对外开放”仓储资源;同时在快递公司上市潮的资本市场推动下,仓储领域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冷链仓储方面,生鲜产品市场配套的冷库建设与低温配送中心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电商+低温宅配”的冷链模式以及一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陆续建设的低温配送中心成为当前新热点;在医药仓储方面,2016年12月29日,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五大任务,其中包括提升行业集中度、发展现代绿色医药物流、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提升行业开放水平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等细分目标。
三、仓储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从机械化水平来看,以货架、托盘、叉车为代表的仓储装备和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在大中型仓储企业的应用状况良好。据GGII数据测算,全国仓储业机械化作业率35%以上,仓储管理信息化达到50%以上;从信息化水平来看,我国仓储业的信息化正在向深度(智能仓储)与广度(互联网平台)发展,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自动或快速分拣技术,在一些大型企业与医药、烟草、电子、电商等专业仓储企业应用比例有所提高。
在仓储行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的同时,也存我国自动化仓储物流存在物流成本高、企业规模小、自动化技术普及程度低等问题:
1)物流成本居高不下。GGII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为14.9%,下降了1.1个百分点,比重呈连续多年下降趋势,说明物流效率正在提升,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约6%),仍有较大差距。
2)行业竞争者数量众多,企业小散乱现象明显。从行业主体来看,GGII数据显示,仓储企业数目从2010年的1.7万家增长至2016年的5.2万家,年复合增长率为20.4%,就业人数由2013年的71.0万人增长至2016年的117.3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同比增长18.2%,企业数目和就业人数都呈上升态势;从行业经营模式来看,一些传统的仓储服务由于技术含量低,劳动资本密集,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以贸易贩卖为主要经营模式,基本不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行业投机性强,抗风险能力弱。
3)流通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许多仓储企业至今还没有运用WMS,一些基于互联网的仓储平台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电商仓储的水平与规模远远不能适应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物流需求。
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从企业数量来看,GGII数据显示,2016年,仓储行业企业数量达5.2万家,从2010年的1.7万家增长至2016年的5.2万家,年复合增长率为20.4%。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的自动化立体库已经超过3000 座。
从行业供应方面来看,GGII数据显示,2016年,仓储行业新增固定资产规模达5885.1亿元,同比增长22.5%。从数据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规模正急剧扩张,由2010年的992.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88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4.5%。
从市场需求方面看,GGII数据显示,2016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519.4亿元,同比增长15.3%,2013-2016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17.1%。
GGII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物流业的崛起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需求的释放和仓储业战略地位的加强,未来智能仓储存在巨大市场需求,预计到2020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超9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