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物联网案例,看懂阿里巴巴为何布局最难的物联网道路
可穿戴、AR/VR头戴、智能家庭、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智慧城市等已经在深刻影响现实社会,但是从万物视角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分布太不均匀。
许多大公司和创业公司投身唤醒万物的新征程,但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侧重,有的偏重连接、有偏平台、有偏硬件、有偏应用,这与每个公司的天资禀赋和商业传承有很大关系。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加重了物联网的不均衡。
披着电商外衣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选择了一条最全面但也最艰难的道路,在2017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推出了Link物联网平台,宣布走“平台+市场+标准”三位一体战略,提出五年连接百亿设备的目标。
在这个道路下,物联网产业获得了全面的赋能,从标准统一的底层开发平台,到上层应用规模分销。阿里云Link为此已经推出几十种云端一体的业务和产品,联合了数百家产业链伙伴成立ICA全球标准联盟,并在阿里成熟的电商体系中成立了物联网市场,不设门槛,入驻方案商可以使用自己的软硬件产品包括云。
不得不说,这三个布点确实戳中了物联网生态最核心的要素,如果成熟起来,物联网就会势如破竹,贯穿消费者、企业和产业空间。但是要耗费难以想象的心力和过程,谁给阿里云信心?
跑着思考
中国领先的外卖服务提供商饿了么,日单量超过900万,但一直饱受配送效率低下困扰,还不知道慢在哪里。配送员不能说不卖力,但大量时间耗费在等饭好的过程中。商户也有抱怨:厨房生产嘈杂,厨师做好外卖单基本靠吼,高峰期前台还常常配错订单。
阿里云用物联网思维理顺了这个多头纷杂的系统。
最近,阿里云为饿了么提供了基于IoT的配送流程优化,配送员不用等在饭馆,厨师做好饭之后,拍下一个集成了阿里云IoT SDK的按钮,信息就发送到部署在阿里云的饿了么后台管理系统上,系统就可以实时调配距离最近的配送员取菜,同时通知顾客快递已在路上。大大了提高配送效率。下一步,阿里云还计划为每辆配送车也配备一个IoT按钮,配送员不仅可以安全抢单,饿了么还能够获得整个配送流程的数据,知道慢在哪里,从而实现流程优化。
平心而论,这个提升了至少数百万人体验的物联网应用并不复杂,阿里云IoT只是充分利用了物联网的连接能力,让物体自己发出指令,构建起一个基于数据的动态调配系统,用数据改善人为的无序。这样类似的需求,一旦平台标准都成熟,会层出不穷百花齐放。我们要准备的,只是改变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对企业来说,物联网已经是新产品占位和降低成本的必需品。根据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项目预计将占IT预算的43%。
深圳芯中芯公司经营蓝牙语音芯片模组多年,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他们最近在老产品中植入阿里云Link,让使用这个模组产品的耳机、音箱啊,轻松变成一个语音交互助手,可以查询天气、帮助预定机票等等。
新产品显而易见拥有极受欢迎的差异化竞争力,芯中芯也获得了阿里云物联网市场解决方案类产品的首单成交。
这两个都不复杂的案例,清晰的展现了物联网已经在深度改变生活、企业和产业,各种场景、需求已经蜂拥而至。包括阿里在内的任何一个巨头,甚至都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时间。
阿里选择的这套完整的生态培育模式,会极大降低行业生态的解决方案研发、复制以及协作成本,合作伙伴和阿里就能在物联网爆发前夜一起掌握主动权。
一个城市的物联网缩影
在无锡鸿山,阿里云Link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路灯、每一条河流、每一个煤气管道都配备了数据上云的传感器,搭建了云端一体化平台,让城市不再是孤冷的建筑群,而是一个可视化的数字世界。
鸿山的管理者可以在实时监控路灯的能耗、河流的涨落、煤气管道是否通畅等,提升城市生活的智能化和体验。同时,在丰富应用的物联网市场,阿里云联合政府共同扶持ISV开发应用和服务。为了保证整个城市处于一个标准体系下运转,而不是烟囱式割裂,阿里云联合数百家合作伙伴,在ISV标准联盟大会上发布了首个物联网白皮书。
鸿山小镇几乎是一个物联网产业全景的浓缩,阿里云Link为此提供了平台+市场+标准的完整配置。
在这个配置里,最核心的不是三个布点各自发展成熟,而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
由硬件+软件+云上技术+前台客户+后台开发者等万物互联的生态系统,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服务。
鸿山管理者不但可以轻松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大大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更可以借生态能量,吸引和扶持物联网高阶产业,反哺城市经济。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阿里云Link选择做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阿里巴巴IoT事业部总经理库伟深信:“物体终将不再冰冷,而是聪明的与人类对话,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迎接万物苏醒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