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孙正良:加速发展汽车电子标识技术 创新智能交通管理及执法服务

作者:张晓多
来源:警察技术杂志
日期:2017-06-05 09:37:32
摘要: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构建信息网络及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求,将先进、成熟、可靠性高的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新时期的迫切任务。这项全新的技术可以突破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并与交通管理平台相融合,能够充分满足公安部“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响应、科学高效、信息共享”的要求,实现真正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交通管理。
孙正良:加速发展汽车电子标识技术 创新智能交通管理及执法服务

  孙正良,研究员,专业技术一级警监,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道路车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智能交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以及牌证数字防伪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科研项目近十项,主持起草2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1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构建信息网络及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求,将先进、成熟、可靠性高的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新时期的迫切任务。这项全新的技术可以突破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并与交通管理平台相融合,能够充分满足公安部“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响应、科学高效、信息共享”的要求,实现真正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交通管理。

  2013年,公安部、工信部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编制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推动超高频RFID芯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规范和引领各地涉车RFID电子标识的应用。2016年,该系列标准报批国标委。同年,在无锡、深圳等全国公安物联网示范城市开展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应用工作。本期专题人物,我们采访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请他为我们详细解读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记者: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对于未来我国的交通管理和服务工作将产生怎样的意义及影响?

  孙正良:2015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政府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近十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社会治安防控系统的建设,在交通秩序管理、社会治安防范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交通监控设备存在号牌识别率低、无法辨别假(套)牌车辆等技术难点,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众安全出行需求。而基于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的推广应用,是新形势下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服务公众出行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手段,对预防涉车暴力恐怖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等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基于超高频RFID 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将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为创新交通管理和执法服务带来新机遇,无锡、深圳、重庆等城市已经在重点车辆通行监管、公交信号优先通行、通行证管理,停车/门禁出入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规模化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记者:汽车电子标识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孙正良:电子标识技术的特点,一是可信电子身份。汽车电子标识TID号的唯一性和国密算法身份鉴别机制能实现“一车一卡”和“一卡一密”,确保电子标识难以复制、难以拆移;二是识读快速精准。电子标识具有快速精准识别功能,在200km/h的车速下可远程识读,识别准确率可达99.9%;三是安全自主可控。基于GB/T 29768国家标准的电子标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防非法识读的安全体系,采用双向安全认证(带国密算法)和“一卡一密”,确保电子标识系统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隐私保护严密;四是无源免维护。采用无源技术的电子标识安装方便,无需专业工具手工即可迅速完成,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无需日常维护。实验表明数据保持时间大于10年;五是跨行业共享应用。在顶层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电子标识应当满足公安、交通、环保,保险等多个行业的涉车管理和服务需求,各行业具有独立的信息存储区域,实现“一卡多用”。

  电子标识在应用上的优势在于:一是可大幅度提升交通感知能力。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能够准确统计道路交通流量(按车型分类统计),动态监测道路交通状况,有效跟踪车辆轨迹,为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实施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和停车诱导服务等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支撑;二是各城市针对重点车辆的各项管控措施可得到有效实施。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可方便实现各类通行证的电子化管理,通过识读基站准确采集通行车辆信息,有效落实泥头车、危险品运输车以及黄标车区域限行限号等管控措施;三是可精准打击涉车违法犯罪行为。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可通过车辆身份的精准识别,高效、快速辨别假套牌车辆、故意遮挡号牌、逾期未年检车辆及逾期未报废车辆等违法行为,增强发现查处嫌疑车辆能力;四是推进多行业信息融合共享。电子标识技术上的兼容性可以方便地将年审、保险、环保等多种车辆信息整合到电子标识中,可用于城市停车门禁管理、公路不停车收费、环保执法、城市交通规划,车辆保险等行业领域要,提供跨行业、多部门的“一站式”服务。

  记者:汽车电子标识的相关标准制定及装备研发工作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四五年的时间,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正良:首先,在标准制定方面,针对汽车跨区域流通和快速运动的特点,公安部科信局于2013年3月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了编制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的立项申请,推动超高频RFID电子标识芯片的国产化,规范和引领各地涉车RFID电子标识的应用。国标委于2013年7月和2015年9月分批下达了汽车电子标识6项产品类标准和2项应用类标准的编制任务。2013年9月,公安部交管局牵头成立了由公安部交管局、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工信部科技司、国标委工业二部等参与的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导8个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作为标准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了汽车电子标识技术论坛,吸收国内近40家RFID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标准研讨、关键技术指标选择,产品研发和测试工作。

  目前,首批6项国家标准历时3年多时间,经过起草、研讨、反复征求意见、指标验证、技术专家论证预审及行业专家审定等编制工作后,已形成标准(报批稿)报送国标委;第二批2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已于2016年底公开征求意见,正在形成标准(送审稿)。

  其次,在相关产品研发测试方面,一是组织国内十多家企业完成了电子标识专用芯片、RFID读写设备等产品的研制、中试生产工作,并不断通过测试和示范应用发现问题、改进设计;二是持续开展电子标识及读写设备技术指标验证测试工作。2015年以来共组织6次在黑龙江漠河和黑河极低温度、海南三亚和新疆吐鲁番极高温度下的环境适应性测试,组织在安徽广德试车场进行240km/h高速行驶识读性能测试。从测试结果看,芯片实测灵敏度达到-18dBm,电子标识总体识读性能处于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满足高速自由流交通状态下精准识读的需求;三是完成了电子标识发行管理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配套的后台管理系统研发,在无锡、深圳等地部署使用。

  记者:我们了解到这项工作已经进入示范应用阶段,效果如何?除无锡、深圳外,接下来是否还将在其他城市进行示范应用?

  孙正良:2016年初启动的无锡和深圳示范项目已分别在约5.6万辆和7.5万辆汽车上(主要为出租车、公交车、大货车等运营车辆)安装了汽车电子标识,在城市道路和门禁出入口上分别设置了179个和384个识读基站,开展了货车通行证管理、公交车信号优先,门禁管理等应用测试。无锡、深圳的示范应用取得了预期成效,相关产品和应用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例如:无锡通过汽车电子标识识别系统查获5辆非法假/套牌车辆和5000余起货车进入禁/限行区域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圳利用汽车电子标识开展交通信号公交优先控制,不停车情况下,平均每个路口可缩短近50秒的等待时间,每天优先动作达到1000余次。为全面落实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的先行先试任务,公安部、工信部、交通部及环保部于2016年12月联合印发了《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方案》和《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技术方案》,明确2017年试点目标和各地具体任务,成立部际协调工作组,接下来将协同京津冀地方政府开展相关试点应用。2017年2月,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示范推广车路协调技术,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备,推进全自动驾驶车辆研发,研究使用汽车电子标识”。

  记者:汽车电子标识的相关工作进展到目前阶段,还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孙正良:首先,目前尚缺乏国家和地方层面相关的法律法规。2015年4月,深圳市通过人大立法修改了《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事道路运输的八类车辆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电子标识”,而无锡市则没有相应的立法权。因此,无锡和深圳试点期间,主要在运营车辆上安装电子标识,私家车只能采用鼓励+自愿的原则,造成电子标识安装进度相对缓慢。下一步,需要国家部委积极论证电子标识作为机动车电子身份的必要性,尽快从国家立法层面确定电子标识的法律地位。另外,一些地方仍出现“类电子标识热”应用趋势。由于汽车电子标识应用范围和领域很广,近年来个别城市仍出现不符合标准的“类电子标识”应用,建议国家部委做好宣传,引导各地科学论证应用需求,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用,避免各搞一套引起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记者:有关汽车电子标识的下一步工作部署是怎样的?

  孙正良:为推动汽车电子标识在全国各地应用的有序和规范,我们下一步主要工作,一是抓紧完成剩余2个国家标准的审定和报批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委,争取电子标识国家标准早日颁布;二是深入推进无锡、深圳两地示范项目应用范围。在信息汇聚、车辆管控、交通控制,涉车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强示范应用,对汽车电子标识及读写器运行稳定可靠性进行充分检验;三是按计划完成京津冀地区的试点任务。为京津冀部分车辆安装电子标识,在京津冀主要干道和出入口安装电子标识信息采集设备,逐步构建京津冀汽车电子围栏,强化机动车运行安全监控,为进京车辆核查和车辆通行提供便利。在进京通行证管理、重点车辆监管、机动车环境管理、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管理、公交信号优先,停车管理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记者: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汽车电子标识相关工作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和任务?

  孙正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是汽车电子标识系列国家标准起草牵头单位,也是超高频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具体负责汽车电子标识全面推广技术指导与支持工作,承担全国汽车电子标识密钥管理中心工作。通过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坚持“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两大原则,团结和引导国内RFID芯片和读写设备领域的主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产品测试和市场培育,推动我国自主RFID产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提升物联网和车联网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