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现金只用了两块五
若在几年前,没带现金出门,可能会寸步难行。但在互联网科技、移动信息技术包围的今天,随着银行卡、各类电子IC卡的全面普及,扫码支付、网上支付、银联闪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的兴起,随身携带现金,早已不是社会生活的“标配”。
那么生活在如今的贵阳,没带现金能否畅行无阻?日前,本报记者进行了为期13天的无现金生活体验。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记者只支付了现金2元5角,与此同时,移动支付金额总额高达1543元。
体验日记
没现金,“一扫了之”
时间:3月23日
移动支付:159元8角
现金支付:0元
随身携带的只有一张信用卡、一张公交卡,还有一部手机,就这样,记者开始了“无现金生活”的第一天。
当天的第一站,是从家到单位。从所居住的小区出来,搭乘公交车,刷了公交IC卡,一次1元8角。当时上车的共有8位乘客,其中三人都刷的是公交卡。和邻座的阿姨闲聊,阿姨是凯里人,她说,她到贵阳的第一年,就办了公交IC卡,因为特别方便。“刷一刷就行了,完全不用担心没零钱。”阿姨说。
坐公交可以刷IC卡,在商场消费,也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当天的第二站,是在一家餐厅吃饭。收银台上,放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绿一蓝两个指示牌,结账的时候,收银员主动表示,可以扫描二维码支付。
记者打开相应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输入金额和密码,不到5秒钟时间,手机即显示“支付成功”,支出158元。
收银员说,移动支付端是去年底才安装上的,在他们店里,选择移动支付的消费者,至少占了50%左右。“很多消费者觉得拿钱包、找零特别麻烦,都喜欢‘一扫了之’,其实这对我们而言也是好事,方便快捷不说,而且不用担心少收、错收,甚至收到假币。”
时间:3月28日
移动支付:10元
现金支付:2元5角
“无现金生活”第6天。第一次打车。从单位打车到喷水池。抬手招了一辆的士,一上车便问:“师傅,微信支付可以吗?”
正在开车的出租车师傅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只要收到的是钱,怎么都可以。”副驾驶上正好坐着出租车师傅的老婆,出租车师傅便开玩笑说:“拿老板娘的手机收嘛,她可以拿去发红包。”
一旁的老板娘熟练地打开手机微信,点击收付款,扫一扫,十元钱便转到了老板娘的微信钱包里。
这是出租车师傅使用微信的第五个月。出租车师傅说,以前他都没怎么玩过微信,但一个星期里,总会碰上个把要求微信支付的乘客。有一次,一个乘客忘了带现金,要求微信支付;可出租车师傅根本不会用,最后,只能“干吃亏”,摆摆手让对方走了。“钱找不开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就不用为找零钱费神了。”
记者随后在喷水池逛街,碰到久违的朋友,当场要还欠的300元钱。记者想让朋友微信转账,朋友却“嫌弃”钱包里现金太多,非得把现金用出去。“现在谁出门还带这么多现金?”朋友说,“手机比钱包还重要。”
但是在宝山北路上,记者嘴馋一家小摊贩卖的洋芋粑,让老板打包了一个,付款时,老板说,她不会玩微信,更没有支付宝。记者幸好有刚到手的300元钱“解难”,一张红票子出去,找回来5张花花绿绿的票子,一枚硬币。
4月4日,记者体验结束后,这2元5角,成为了这13天中,唯一花出去的现金。
调查:年轻人最爱移动支付
13天的“无现金生活”体验中,记者也相继对贵阳市无现金支付普及率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走访贵阳市亨特城市广场、南国花锦、逸天城、花果园等多个大型购物中心时发现,下至吃饭喝茶,上至买衣买家电,无现金支付,几乎已全面覆盖所有经营户。
无现金支付,经营户欢迎,消费者也欢迎。在采访中,不少经营户告诉记者,至少有四成左右的消费者,采取的都是无现金支付方式,尤以80后、90后年轻人居多。
而在沿街的小吃店、大排档、服装店里,无现金支付亦在发挥作用。日前,记者在花溪大道湘雅村附近随机走访了10家沿街商铺,其中有4家商铺经营者向记者表示,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即便不会使用最为便捷的扫码支付功能,也有经营者表示,“可以加我好友,发个红包给我就行了。”
而在今年3月初,国内多家媒体联合就网友“目前使用现金的频率”这一问题进行了网络投票调查,投票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现金已经不是自己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即使用现金的频率按月甚至年计算;有11%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无现金社会。
这一调查数据与贵阳市民对“无现金社会”的认同度相近。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近20位贵阳市民,有五成贵阳市民表示,现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
顾虑:“无现金支付”仍有盲区
种种体验、调查数据似乎显示,贵阳的“无现金社会”已经悄然来临。
但记者在调查中同时发现,无现金支付“盲区”仍然存在。对于绝大多数小商铺来说,他们仍然只收现金;无现金支付,只是偶尔为之的辅助手段。不懂使用方法、缺乏信任感、无相应设备,成为拦住无现金支付全面普及的最大障碍。
贵阳市遵义路一粉面店老板陈军告诉记者,他虽然有使用微信收款,一个月至少要收个五六百块,但用的仍是最笨拙的“加好友、发红包”功能。只要收齐两百块,就用微信红包发给女儿,请女儿帮他提现。
“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又什么都不懂,万一要是银行卡信息、钱被盗了怎么办?”陈军说,所以他坚决不在微信账号上绑定银行卡。
有对于安全的顾虑,也有对于达成无现金支付行为诸多条件的顾虑。贵阳市民蔡静,有次去一家餐厅吃饭忘了带钱。本想着可以用微信支付,哪知一顿饭吃完发现,手机刚好没电关机了。幸好老板认识蔡静,开了“后门”让她下次来给,她才免去“吃霸王餐”的尴尬。
“以前只要消费者有钱就行,换成‘无现金支付’,网络信号、设备都是问题,完成支付的条件其实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蔡静说,“当做支付方式之一可行,但要全面实现,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姜刚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及“无现金社会”话题就曾表示:“中国地大人多,电脑等知识和技术,老年人以及农村大多数居民还掌握不了,硬件设施一下子也不能在全国范围全覆盖,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不少,“传统的纸币支付方式还将长期存在一段时间。”姜刚杰说。(刘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