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容量达1800亿 出路在前装市场
3月2日,第二届中国智能硬件年会暨投资峰会2017在深圳隆重召开,前华为副总裁,现任赛伯乐基金高级合伙人张俊博士带来了智能硬件领域最新演进路线,对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前瞻看法。
2018年智慧家居市场容量达1800亿
出路:发掘前装市场,将智慧家居作为房子的附加值来卖
人工智能、物联网、广义的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张俊博士认为这是2016年以来最热的四个词。互联网只是把PC机连接上网络,但物联网连接的是所有的能通电的设备,更详细地说,它连接了所有的、广义的智能硬件(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其他智能终端)。
张俊博士认为,智慧家庭领域和穿戴式设备似乎有同样的处境。它的蓝海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发到,许多企业又掉进了红海。“我很想投智慧家庭的公司,因为我投资的标的基本上是几个亿的销售规模,几千万利润。但是现在要找到一个一千万利润的智慧家庭公司都比登天还难。”张俊慨叹国内智慧家居公司同质化竞争家居,在高端智能家居平台和痛点需求上,却没有真正叫得响亮的产品,企业的赢利能力堪忧。
张博士引用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人民币,未来到了2018年将会达到1800亿元。这个容量巨大的市场为何没有真正启动,未来出路在哪里?张博士的答案是前装市场,在预装。真正的在装修之前把它部署好,这个是未来的方向。因为在海外大部分是精装修房,卖的就是精装修,其实就是在精装修的时候把智慧家庭就装进去了。所以现在很多房地产公司转型,思路就是准备跟智慧家庭公司合作。
智能手机:华为智能手机崛起,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础研究匮乏
张俊博士引用了Trendforce在2016年的研究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达到3.3亿部,环比增长9.1%,其中中国品牌表现抢眼,第三季度合计出货1.5亿部,环比增长16.3%;高端手机关注度增长,低端手机关注度下降。
看到华为等国产品牌手机的成长,张俊博士颇感欣慰。但是他早在华为,担任副总裁期间,已经看到华为在基础研究上的短板,“我是负责软件公司,我向公司提出来要做自己的安卓,做自己的IOS,做自己的嵌入操作系统。因为华为、三星本质上都是一个硬件公司,而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当时我的方案还被任正非老板拿去交给2012实验室,华为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全球搜罗了一批世界顶级的通信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当时就评估了一下说,张博士的这个方案是一个噱头,后来华为就没有做。但是现在当余承东把终端公司带到跟苹果,跟三星要PK的时候,然后我们短板就暴露出来,软件很欠缺,因为华为毕竟是一家硬件公司。”
现在华为手机的海思麒麟芯片崛起,但是软件系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再加入人工智能等最先进的技术,都需要华为外部的资源。
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年复合增长达20%
张俊博士指出,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巨大,工业机器人目前密度偏低,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的升级,工业机器人经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全球中国的增长潜力最高,预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
但是目前中国市场的现状是,欧洲及日本厂商主要机器人市场,全球四大供应商合计占据整体工业机器人市场60%占有率。中国厂商缺乏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技术。
张俊博士认为,现在在国内大家看到的机器人,基本上就是一个ipad加上一个机器人的框架而已,它其实没有核心的智慧电机技术和减速机技术,它顶多算是一个系统集成,它不可能实现我刚才说的,能够做到一个服务机器人,能够代替你去照顾年迈卧床的父母。
还有一个军用机器人。随着军民融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会是一个值得我们投资的领域。
智慧医疗市场看好,三大投资方向
智慧医疗未来是一个刚性需求,特别是智慧养老。赛伯乐有三个投资方向,其中包括大健康,大健康里面就包括了智慧医疗。而且智慧医疗的医疗设备,未来可以跟机器人很好的结合起来。张俊博士表示,中国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其体外诊断产业增长保持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增长速度达到20%,可穿戴医疗设备和家用医疗器械,将成为第二大数据入口。
张俊博士介绍说,在国外达芬奇机器人已经给婴儿做手术,而且那个刀口可以精确到头发丝大小。但是这个设备非常昂贵,基本上只有最高端的人群才用的起。国内有一个团队想复制这个,把成本降低下来,这是一个方向。
VR市场要崛起必须破解六大硬伤
赛伯乐投资集团的创始人朱敏就不看好这个VR,他说他十年前就在硅谷创业,做了一个公司,后来30亿美金卖了。十年前就在看VR,但是看到现在一个也没有投,从现在看他说是对的。
张俊认为,VR市场要真正需求起量,必须突破六大瓶颈。1、VR硬件开发不成熟,硬件瓶颈、图像技术瓶颈,数据瓶颈;2、眩晕感,许多玩过VR游戏的人都有这种不适的感受,说明体验并不好;3、行业标准不统一;4、多产业、多场景的复杂融合;5、需求杀手级应用激活;6、VR内容匮乏。
“我在华为也是高端专家,也是做标准的,以前做数字电池标准,现在也参与国家物联网硬件方面的应用和标准的制定。我希望有一些有志于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我们可以基于协会,基于基金,基于刚才我们的合作伙伴郑总要讲的智能硬件孵化器,基于风险投资、孵化器、协会的生态系统,我们来打造一个真正的物联网智能硬件上下游的产业。”张俊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