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300亿生物识别市场 安全性还需多重把关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日期:2017-03-10 09:40:43
摘要:从声纹、指纹、人脸、虹膜再到静脉,生物识别随着应用增加、应用场景丰富开启快速发展模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生物识别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将突破250亿美元,国内市场突破300亿元。

  从声纹、指纹、人脸、虹膜再到静脉,生物识别随着应用增加、应用场景丰富开启快速发展模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生物识别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将突破250亿美元,国内市场突破300亿元。

300亿生物识别市场 安全性还需多重把关

  300亿生物识别市场 安全性还需多重把关

  生物识别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近年来,随着安全领域和社会安全的需要,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

  指纹识别业务大发展

  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对生物识别行业的爆发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自苹果5S使用指纹识别以来,指纹识别如今甚至已成为很多国产中低端手机的标准配置,包括魅蓝NOTE3、红米NOTE3、华为的荣耀畅5X、中兴的Blade A1等均搭配上了指纹识别技术。

  数据显示,2015年,指纹识别的渗透率达到25%。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指纹识别渗透率将达到50%,而这一数据将在2020年达到75%。

  下游需求拉动指纹识别芯片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15年,全球智能终端指纹识别芯片的出货量达到47779万颗,市场销售额达到21.1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国内指纹识别芯片出货量达15600万颗,同比增长210%,市场需求高速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智能终端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19889万颗,销售额将达到30.7亿美元。在此背景下,指纹芯片厂商、指纹识别模组厂商、指纹识别方案提供商均将获益。

  “刷脸”时代来临

  2015年,人社部提出要紧密跟踪芯片技术的发展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入驻社保卡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人脸识别已应用于智慧医疗。今年3月,全国首家“人脸识别”医保支付系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上线,可以通过手机刷脸支付医疗费用。

  在大众消费市场,人脸识别技术也在酝酿类似与指纹识别的变革。HTC推出后置双摄像头的HTC M8后,华为、酷派等大厂商迅速跟进,双摄像头作为支撑人脸识别的重要工具成为很多产品的标配。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达到73.39亿美元。其中,指纹识别技术使用范围最广,产品市场份额约为58%;其次是人脸识别产品,约占18%,预计至2017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达108.82亿美元。

  多种技术组合运用

  随着指纹和人脸识别应用的快速推进,声纹、虹膜、静脉等生物识别应用将紧随其后,未来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将组合运用,守住安全大门。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各有优劣,人脸识别技术门槛较低,指纹则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多种生物识别方式组合运用将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不同的技术特点衍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从传统的硬件销售、软件开发,到云服务模式的解决方案,再到未来可能实现的大数据变现,生物识别盈利模式多样。。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带来多重改变

  我国的安防企业目前已在进行市场深度开发,并组建了各大生物识别产业技术联盟,因此,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一、生物识别应用技术潜力惊人

  生物识别技术较密码、口令等传统认证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别。生物识别技术,就像一个智能化的辨认者,它可以通过对用户的生物特征进行一种身份的认证。由于人类的生物特征就像哲学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它通常具有唯一性、遗传性、可测量、自动识别和验证等特点。

  二、生物识别技术引领安防新革命

  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市场的前景可谓非常广阔。该技术产品在许多行业已经得到应用,并随之使产品发展进入黄金时代。随着企业研发资金持续投入,技术必将更加成熟与进步,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采用。

  生物识别技术早已成为安防行业的热门技术,且在行业的热度在持续升温。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将作为安防行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在行业内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研究与掌握,它所激发的市场潜力乃是惊人的巨大。

  三、多技术融合,如火如荼

  随着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人们逐渐研发了人脸识别、虹膜、视网膜识别、掌纹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并使之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掌纹识别等领域的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几者之间一般都会进行联动结合应用。

  当然,多重生物识别技术跨领域的融合应用,需要多门学科协调研究发展才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的境界,但目前这种尝试与研发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结语:生物识别的优越性大家有目共睹,其未来市场不可估量。但从安全性考虑生物识别真正市场收欢迎还需克服自身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离不开数据,要提高识别性能,需要有足够大规模的数据学习和支撑。大规模生物特征数据采集困难也影响了生物识别技术发展推广的应用。业界人士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放、共享一部分数据。

  虽然科研机构和产业公司在采集、利用生物特征信息时都有较好的防护措施,也对敏感隐私信息经过脱敏处理。但生物识别技术通常具有唯一性,也难以“挂失”,如果大规模泄露并被不法利用,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他建议,国家应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生物特征的采集、利用,并做好相应的保存和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