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将“全覆盖”
跟机器人“聊天”时,它们会更“懂”你;无人驾驶的汽车将开上街头,成为车水马龙的“新成员”;救护车上的设备可以及时跟医院“沟通”,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看,这些都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关系,也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根据合肥市印发的《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合肥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壮大,还将瞄准一批前沿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根据《规划》,合肥将建成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等4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积极培育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光伏新能源、机器人、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10个以上国内一流的省级集聚发展基地。
直升机等多种飞机将实现“合肥造”
直升机、无人机、特种飞机……这些“高大上”的产品将实现“合肥造”。根据《规划》,合肥将壮大通用航空制造产业,突破通用飞机整机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取证、集成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发直升机、多用途飞机、特种飞机和无人机系列化产品。
还将大力发展机载显示、无线电导航、航空电子测试等航空设备,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温合金材料、高端轻质高强度金属材料等配套产业。
同时,支持组建航空俱乐部、航空教育培训机构、飞机租赁等运营服务主体,拓展通用航空新业态。
研发超感影院等数字创意设备
在3D影院,观众可以欣赏到更为丰富与立体的影像,未来的影院,不仅提供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带来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互动体验。
根据《规划》,合肥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平台,加强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自然人机交互、交互引擎等关键技术研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可穿戴智能装备、沉浸式体验平台、虚拟直播、超感影院等数字创意装备。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鼓励对戏曲、音乐、美术、文物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动徽派文化走出去。支持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开展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创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建立现代智能医疗服务体系
在救护车上装上车载医疗设备,可以将病人的信息及时传回医院,为病人的抢救争取时间。根据《规划》,合肥将大力发展无纺卫生材料及移动医疗系统、车载设备、移动APP医疗服务应用及移动救护产品等移动救护产业。
医疗系统也将更加智能。合肥将加快发展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新业态,大力推进生命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全数字医疗集成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服务体系。
将建设可给电动车充电的立体停车场
根据《规划》,合肥将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和性能。构建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落实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到2020年,产值突破4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燃料电池汽车研制试验基地。
在充电配套方面,将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服务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网络互联和市域全覆盖。依托城市公共交通和各类园区,推动新能源客车、物流车等专用车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鼓励建设集停车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化停车场,推进已建和在建的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以及住宅小区增建充电桩。
机器人的“语言水平”将有更大提升
未来的机器人,将具有更高水平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根据《规划》,合肥将重点突破智能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问答系统、类人智能等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
还将引导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智能家电、智慧教育、智能客服、汽车电子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逐步完善生态链和产业链,打造“中国声谷”。
无人驾驶汽车或将在马路上行驶
合肥还将瞄准更为前沿的产业,重点在量子通信及下一代通信技术、智能汽车、下一代信息器件、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式增长的未来型产业。
从《规划》的内容来看,未来的高科技生活用“脑洞大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根据《规划》,合肥将拓展量子通信在金融、互联网、军工等领域的应用,还将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开展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未来网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汽车也将更加聪明。合肥将鼓励互联网企业与汽车企业合作研发智能汽车系统,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研制和应用,重点突破汽车复杂环境感知、高精度图像识别、车载激光雷达、车载毫米波雷达。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同汽车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和产品的示范应用。
在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将实现关键性的突破。根据《规划》,合肥将开展基因治疗技术研发,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优化,开发针对重大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基因治疗新技术和新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