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风暴下 智慧停车行业将现群雄并起
近日,智慧停车行业内接连发布融资消息,且融资总额巨大。在智慧出行大板块下,智慧停车行业内爆发的融资风暴让互联网圈内的格局之争迅速降临到这个行业上。
“近期,我们将对外宣布获得的B轮融资,具体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这是智慧停车企业ETCP的CEO谭龙在第二届云停车论坛上对外宣布的消息。之后,ETCP正式对外公布B轮融资额——15.5亿人民币。随后,另一家智慧停车企业停简单也于近日公布了新一轮融资消息,B轮融资上亿元,但融资具体金额不明。
纵观整个智慧停车行业,两年内,行业内每次重大融资的发布都将整个行业向前推进一大步。而如今短时间内爆发的融资风暴让行业内呈现出一幅“群雄并起”的大场面。然而,最终的行业格局真会这样么?
其实,相比群雄并起,在互联网圈内,另外一种理念则被更多人所信奉——“赢家通吃”。有人认为,一旦市场上有一家做成了巨头,其他公司的机会就机会渺茫。其面临的命运不是被收购就是长期被巨头和新进入者蚕食,甚至有人断言,老二非死不可。
这样的行情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领域里,“群雄并起”情况也相当常见。诸如电商、团购、外卖等非独占资源提供商的存在,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得在细分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都能发展得风生水起。
一面是更多拥趸的“赢家通吃”,一面是接连发布融资重磅的整个行业。对于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来说,通过从行业的众多特性和发展面临的难点反推,或许不难看出其未来格局的发展走向。
难点一:产权分散 圈不住地难搭台
作为全球汽车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在“互联网+停车”领域,美国的发展可谓走在前列。以美国本土其最为知名的停车软件Park me为例,其采取了动态定价的模式,主要通过收取交易费用的方式实现盈利。通过建立了P2P的网络,城市居民可以将私家车位或者其他犄角旮旯的地方分享给一些急需找车位的车主,这种被其创始人Sam Friedman称作“类似其他剩余市场的运营模式”的经营战略为其带来了成功。
在这样的繁荣景象背后,究其原因是美国政府对停车场资源的集体管控以及对Park me们的开放扶持政策。第一时间将资源分享,从终端实现引流,一下获得庞大的体量。
反观国内停车市场,这个传统行当里,从业者身份复杂:既有经营公共资源的官方参与,又有来路多样的商业运营,还有独占一地的私人拥有者,资源门槛极高,利益协调复杂。虽然商场、医院、社区以及路边停车场随处可见,但各种类型的的停车资源均“各自为政”。停车场资源的产权方众多复杂导致圈地问题成为“老大难”。
于是乎,在市场的发展上,哪家圈地最广,哪家就更有先天优势。而这种先天优势很有可能以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将竞争对手生生压死。同时,由于停车场资源具有独占性和垄断性,车场资源的广泛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最终体量,所以,对停车资源的抢夺成了各家企业争夺的焦点。
在目前国内互联网+停车O2O行业中,以ETCP为代表的多家智慧停车企业早已在圈地大战中竭尽所能。据了解,由于在国内大中型城市内已悄悄发展四年,同时凭借其A轮5200万美元的行业最高融资额,ETCP在圈地阶段掌握先机,获得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智能停车场资源,成为目前最有可能滚起雪球的停车公司。
难点二:需求分散 众口难调拼平台
相比直接服务客户的众多互联网应用,作为高频刚需的停车服务所能连接的远不止是单独的停车流程本身。由于对车场的位置和服务的设施属性有别,不同的停车场所要实现的价值也千差万别。大型商圈想要车主快速通行、交通枢纽希望实现车位导航、高端社区希望入驻汽车后服......除此之外,错时停车、车位租赁、反向寻车、洗车保养、甚至与其自有的会员积分体系进行打通,完善其商业闭环,提升消费体验等。
相比对停车场资源的比拼,这些由停车而衍生出的众多要求显然对于智慧停车企业提出的考验更大。因为相比跑马圈地的抢时间硬工程,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意味着对整个企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实力的多维度考验。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以及对未来停车行业远景规划的企业,才有可能让单纯的停车获得更大的收益。
目前,在国内智慧停车行业内,率先提出停车2.0大平台运营理念的ETCP在行业内的动作无疑更为超前。据了解,凭借其众多的优质停车资源和万达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其推出的商业产品库也迅速扩大,服务涉及大型商圈、交通枢纽、金融企业、用车出行等众多行业。在大平台的发展思路上,作为智慧停车创始企业的ETCP无疑又领先了一步。
面对“停车资源”和“平台功能”的两大考验,智慧停车的未来格局也势必依次发展。在目前行业内的创始企业掌握众多停车资源、广阔运营平台、众多商业产品和行业内最高的B轮融资的当下,其他企业想要与其在这两个维度走到同一量级,实现群雄并起,这次融资风暴恐怕难以令其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