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首战负机器人 地球人都有些发蒙了
自打阿尔法围棋横空出世,网友们就亲切地给它起了个名字:“阿尔法狗”。人机大战第一场,“阿尔法狗”没有“狗带”(go die,死亡,网络用语),李世石自己先“狗带”了。
阿尔法围棋,中文叫做阿尔法围棋,是谷歌开发的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五番棋决战,如今已经化为了世人眼中的一把标尺——人工智能已经进化到了什么程度?我的未来会不会因此而改变?
一场冷血无情的先输后赢过后,地球人都开始担忧了。
李世石还能赢吗?赢几盘?
机器战胜人脑只是时间问题
让人“欣喜”的是,阿尔法围棋也会失误,让人郁闷的是,阿尔法围棋的失误数量远远少于李世石。
李世石第123手的昏招,被很多人解释为人类与机器相比的弱势。但事实上,阿尔法围棋更强大的,在于它的学习能力。很多人研究过阿尔法围棋与樊麾的对决,当时很多人认为它的实力“也就如此”。而当包括李世石在内的所有人再一次目睹阿尔法围棋的“尊容”时,它已经进化得更为强大。赛后,李世石默默地一个人复盘,与此同时,阿尔法围棋比他更早,更完善地“复盘”并且“学习”成功,它的功力又涨了一分,就像金庸小说中的北冥神功,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赛后的发布会上,李世石并不想退缩,他直言自己不会后悔5秒钟就表态参赛的决定:“输棋不会动摇我,我依旧有五成胜算。”
他捍卫的也许只是他可能得到的100万美元。人类的尊严?窗户纸总是要捅破的。
战胜李世石就是战胜人类?
围棋之道远不止于计算
退一万步说,就算阿尔法围棋最终把李世石打趴下了,就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战胜人类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论有意还是无意,谷歌的“比赛营销”正将围棋功利化、功能化,几乎所有人都开始认为,围棋选手的强大,靠的就是精准的计算力,这和当今中韩年轻选手的特点简直一脉相承。但,这是真正的围棋吗?
围棋的精髓,并不在于计算,在于“道”,在于“意境”,在于“育人”。吴清源的“三三·星·天元”,武宫正树的“宇宙流”,早就不止于棋力的高低,而真正做到了“以棋鉴人”。虽然阿尔法围棋有两个大脑,一个精于计算,一个长于大势,但以现在的人工智能(AI)水平来看,其实还只是照猫画虎的水平。
如今人类与阿尔法围棋的竞争,本质上是以短击长,AI什么时候能够通过围棋“修生养性”,才是真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人工智能终将统一世界?
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李世石输棋后,一个问题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AI连围棋都能下赢人类了,还有什么是它完成不了的?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是机器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品,而他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更是广为人知。“三原则”体现的,是人类对未来“黑科技”的恐惧,但说实话,这样的恐惧多少有些杞人忧天。
扎克伯格就是这么想的:“我们现在担忧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就如同两百年前担心要是以后有飞机了飞机坠毁怎么办一样。如果我们总是过度担心安全性,我们就不可能造出飞机。因为担心安全性而阻碍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是最糟糕的选择。”
更何况,现有人工智能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统一世界”的能力。机器的质变大致有4个层面,一是功能,二是智能,三是智力,四是智慧,阿尔法围棋最多刚刚跨入第三个层面的门槛。再说了,人类可以制造出机器,自然有制约机器的方法,网友们昨天有个段子很流行,对,拔插头。
1997年,深蓝击败多位顶级象棋棋手之后,人们也曾倍感压力。将近20年过去了,科技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以后也会如此。
人机大战编年史
[国际象棋]
1968 国际象棋大师大卫·里维打赌1250英镑,称十年内没有计算机能战胜他。
1978 里维赢得了他的赌注。
1988 “深思”击败本特·拉尔森,成为第一个打败特级大师的计算机。
1989 里维以0比4的比分输给了计算机“深思”。
1996 深蓝(IBM)与国象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对决,2比4输掉了比赛。
1997 深蓝以3.5比2.5战胜卡斯帕罗夫。
2016 公平对决情况下,已无人类能战胜最好的计算机。国象大师们偶尔会进行展览式比赛。
[围棋]
1997 计算机科学家约翰·特罗姆普也是名业余国象爱好者,他打赌1000美元,称到2011年时没有计算机能战胜他。
2010 特罗姆普赢得了他的赌注。
2012 特罗姆普输给了计算机“Zen19”,比分为1比3。
2015 阿尔法围棋5比0战胜樊麾,成为第一个战胜职业选手的计算机。
2016 阿尔法围棋与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五番棋大战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