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绿色”效应

作者:任雪萍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日期:2016-02-03 09:35:28
摘要:扭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现状,还人类生存之青山绿水,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绿色发展诉求的必然逻辑。

  扭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现状,还人类生存之青山绿水,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绿色发展诉求的必然逻辑。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制冷、电炊和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01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此项主张结合了能源革命与信息革命两大趋势,并以绿色发展作为其最重要的主旨追求,其所释放的多维绿色效应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是隽永的。


  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提出背景是传统能源难以为继

  “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由清洁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因为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一个既开放又统一的系统。相对于稳定的太阳能量流、太阳和月亮的引力等,它是开放的;而相对于化石资源的潜力,以及水、土地和空气等资源,它又是封闭的。如果世界经济发展始终建立在这个封闭的有限的能源和原料基础之上,就注定了它只能有一个备受局限和自我窒息的堪忧前景。

  其一,地球上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终会枯竭。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合计占全球现在使用能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BP(英国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6879万亿桶,可以满足全球53.3年的生产需要;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5.7万亿立方米,可以保证全球54.8年的生产需要;全球煤炭探明储量为8915亿吨,可以保证全球113年的生产需要。而核能发电的燃料源自铀矿,可开采77年,如果考虑用过回收再处理后重复运用,则其使用年数可增加50倍,可达3800多年,但核能使用有着其难以消弭的魔鬼性总使人心有余悸。所以现在看来,当下人类生存依赖最深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及天然气,它们将会在21世纪的前半叶趋于枯竭。

  其二,在石化能源转换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使水、土地、空气等生命要素遭受损耗和破坏。化石能源是环境污染的最直接和最大的制造者,工业文明以来这三百多年,化石能源的消耗达到峰值,而人类对环境污染的量能也超出了工业文明前人类一万年“破坏”量能的积累,其后果正如我国能源问题专家刘振亚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所言: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近0.9℃。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4℃,带来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等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很明显,传统的化石能源势将走到尽头而不可持续。

  继续依赖化石能源维系人类发展无异于刀头舐血、饮鸩止渴。那么何以求解?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的绿色追求

  过去20年,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谈判,采用碳减排、碳定价、碳交易、碳关税等方式解决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用制度约束方法解决问题,只是在能源利用层面的外因上着力,然而根本的是要从能源本身的内因层面上寻求出路。要实现全球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就必须改变能源本身,这种改变实质上就是能源革命。能源革命是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奏,第三次工业革命前路何从,应该说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新的能源革命的一个解决方案。

  何谓全球能源互联网?刘振亚先生在2014纽约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概括表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能够连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特高压电网输电,智能电网管电,而最具意义的是清洁能源发电,以此凸显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的价值原点是绿色能源发展战略。

  节约资源,突破瓶颈约束,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全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绿色发展诉求的逻辑原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趋于耗竭,奔腾的流水、过境的大风、普照的阳光、涌动的海潮却生生不息,全球有超过1万亿千瓦时的陆地风电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时太阳能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能、生物质能、潮汐、地热资源等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然而分布极不均衡,优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一极一道”以及各大洲大型绿色能源基地,现有的超高压电网无法实现大范围内的开发配置需求,以致“远水解不了近渴”,全球能源互联网可谓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扭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现状,还人类生存之青山绿水,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绿色发展诉求的必然逻辑。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制冷、电炊和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绿色作用力通过能源“通道”以乘数乃至指数效应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消弭着工业文明遗留的固有范式,可谓“凝眸处绿色风云叱咤”。

   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三维“绿色”效应

  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一场能源革命,其效应并不仅仅限于能源本身,对于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将是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

  首先,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具有良好的绿色生态效应。刘振亚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特别提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清洁能源比重将达到80%,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届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左右,能够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这些数字对于个体,抑或是一代人都难以撬动神经,但其从远处对于人类“类”存在的意义,则是生死攸关的。

  其次,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具有良好的绿色人态效应。现行“诸侯分割”的能源格局决定了世界终究无法摆脱因资源瓶颈而带来的纷争乃至战争。事实上,只要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存在的资源,那么不断的冲突就会被预先写入程序,因为此时国家利益优先于全球利益,由此形成的全球等级化,势必阻碍人类和平的生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具有明显的“人和”效应,它能够增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将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缺电、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异,减少国际争端,让世界成为一个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再次,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具有良好的绿色心态效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特质彰显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体现平等、开放的价值追求。在此之中,每个成员都被需要,都具话语权,都是“网”整体的一部分;不仅于此,“网”中的每个成员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权利和义务并存共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在其中因为惬意、悦纳和尊重而使其人格特质日臻和谐与完善。可见,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能够重拾人与自然的外部和谐,更能廓清工业文明带来的对人的本质的恍惚和迷离,而收获对人自身内部世界的修复和提升。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