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全解:未来互联网医疗哪些领域最吸金?(中国制造2025)

作者:本站采编
来源:动脉网
日期:2015-11-06 13:27:27
摘要:近期更新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对每个重点发展方均按照需求、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重点、战略支撑与保障五个纬度进行分析和描绘,分别形成了从2015年到2025年,同时展望2030年的详细技术路线图。动脉网摘编了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部分,看未来哪些领域会成为热点?而你又是不是在这个领域?

  过去十五年,在中国BAT是主导。有人说,未来将不再是它们,而是全行业“互联网+”的新可能性。

  所以,中国决策层们看到了这一趋势,迅速发布了与之对标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十大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其中,涉及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有三个领域: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其近期更新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对每个重点发展方均按照需求、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重点、战略支撑与保障五个纬度进行分析和描绘,分别形成了从2015年到2025年,同时展望2030年的详细技术路线图。

  动脉网摘编了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部分,看未来哪些领域会成为热点?而你又是不是在这个领域?

  服务机器人及相关传感器技术

  机器人包括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其中,服务机器人根据应用环境不同又分为应用于家庭或直接服务于人的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应用于特殊环境的专业服务机器人。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抛开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增长外,养老助残、救援救灾、公共安全等多种型号服务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示范应用。

  《中国制造2025》指出期望目标:服务机器人在养老、康复、社会服务、救灾救援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

  重点开发养老助残等消费服务领域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

  涉及关键零部件值得注意的是传感器领域:重点开发关节位置、力矩、视觉、触觉、光敏、高频测量、测光位移等传感器,满足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需求。

  服务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中,重点支持医疗、康复、养老、助残、救援等社会公共服务机器人的研制。



  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

  先进基础材料是指具有优异性能、两大面广且“一材多用”的新材料。

  面临的需求是:大而不强;总体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应用领域尚不能完全实现自给等;迫切需要发展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

  重点开发的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包括:

  (1)再生医学产品

  研制出5-10种应用于骨、皮肤、神经等组织再生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高端再生医学产品年产规模50亿元。

  (2)功能性植/介入产品

  开发出 5-10 项应用于心血管、人工关节、种植牙、视觉恢复等临床治疗的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功能性植/介入产品年产规模30亿元。


  生物3D打印技术及四类高性能医疗器械

  生物医药是基于生物技术的用于防治疾病及卫生保健的制品和系统技术总称,包括基因药物、单抗/蛋白药物、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和中药等。

  面临的需求:

  步入老龄化社会;

  自主研发产品薄弱;

  将重点开展生物3D打印技术在药物筛选、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利用生物 3D 打印技术,结合大分子药物、新型修饰型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干细胞及iPS细胞,研制10-20个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治疗产品。

  关键共性技术里有5类:

  (1)基于疾病靶点网络、反向分子对接等药物新靶标发现与确证技术

  用计算机方法构建疾病的细胞信号网络模型,描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网络动态变化,进行虚拟分子筛选、对接和验证确定候选药物对于特定疾病亚型的有效性,最终确定有效的新靶标,实现以动态网络为靶标的创新药物发现。

  (2)基于细胞和靶标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药代/药效/毒性三位一体的成药性评价技术

  运用人源细胞和人源化动物模型,结合靶标的分子病理机制,建立PK-PD,TK-TD模型,强化药代/药效/毒性三位一体的成药性进程。

  (3)基于新靶点/新结构/新功能的抗体、蛋白、多肽、核酸及免疫细胞治疗等创新生物技术药物研制新技术

  突破同一靶点协同增强功能的抗体制备技术体系;发展ADC 抗体药物筛选技术体系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规模化生产和质控技术;加强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相关纳米技术、3D打印技术的缓释平台开发,突破蛋白质药物的成药性研究关键技术;制备低免疫原性,靶向、无毒、高效的基因治疗载体/输送系统。

  (4)基于磁性靶向给药等释药系统和药物递送相关技术等系列特色共性关键新技术

  推进药物递送系统向精密性、控释性和靶向性的智能方向发展。构建新型的环境响应性递送系统,发展基于磁性靶向释药系统和药物递送相关技术,提高药物性能及其疗效。

  (5)基于个体基因信息和分子标志物的精准治疗共性技术体系

  开发基于个体化特异性分子标志的药物,建立从基因检测到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技术体系。

  



  医疗器械是应用于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保障过程中的设 备、装置、材料、制品。高性能医疗器械泛指在同类医疗器械中能够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临床更高要求的医疗器械,其发展对满足临床需求,带动整个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中,90%以上产品为国外品牌,这是造成我国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2020 年产业发展目标:

  年产业规模达 6000 亿;

  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达 50%;

  国产核心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60%;

  全国建起 5 个以上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

  形成 20 家示范应用基地;

  形成 3 家以上国际知名品牌。

  2025 年产业发展目标:

  年产业规模达 1.2 万亿;

  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达 70%;

  国产核心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80%;

  全国建起10个以上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

  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省级产业集群;

  形成30家示范应用基地;

  在各主要产品领域各形成5家以上国际知名品牌。

  有4类:

  (1)医学影像设备

  3T及以上超导磁共振系统(MRI),开放式超导系统,128 排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 机)、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 像/磁共振成像系统(一体化PE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128及以上物理通道),微型超声诊断设备,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X 射线相衬成像、电阻抗成像设备、脑磁图设备等新型影像设备。

  (2)临床检验设备

  高通量临床检验设备、快速床旁检验、集成式及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检验分析系统、分子诊断设备、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高分辨显微光学成像系统等。

  (3)先进治疗设备

  大型重离子/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图像引导放疗设备、高清电子内窥镜、高分辨共聚焦内窥镜、数字化微创及植介入手术系统、手术机器人、麻醉机工作站、自适应模式呼吸机、电外科器械、术中影像设备、脑起搏器与迷走神经刺激器等神经调控系列产品、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可降解血管支架、骨科及口腔材料植入物、可折叠人工晶体等。

  (4)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康复设备

  智能型康复辅具、计算机辅助康复治疗设备、重大疾病与常见病和慢性病筛查设备、健康监测产品(包括可穿戴)、健康大数据与健康物联网、远程医疗及相关标准等。

  关键共性技术包括:

  (1)可靠性保证技术

  包括可靠性分析、计算机模拟、软硬件和机械的可靠性测试技术、电磁相容相关技术等。

  (2)健康互联网技术与标准

  研究健康互联网标准体系,分层次、分步骤建立相关标准, 建立必要的测试与测试方法的技术条件。

  (3)健康大数据技术

  健康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技术及健康管理行为指导标准。

  (4)医用增材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

  适于3D打印技术的可植入材料及修饰技术,碳纳米与石墨烯医用材料技术、用于个性化制造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主要聚焦在:

  京津冀地区创新医疗器械集聚区

  长三角地区先进医疗器械集聚区

  珠三角地区数字化医疗器械集聚区




  从互联网医疗板块来看,其中的主线就是一定要加强创新驱动,但前提是选对领域。此外,就是互联网企业一定要跟传统实体企业进行对接。不然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百年,仍然是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传统的传统企业。当然也请放心,政府会搭班子、引资金流、开放市场等来推动发展。所以,你选对领域了吗?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