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机器人“抢饭碗”吗 教你如何保住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他可能没想到,近百年来,中外科学家为此奋斗不已,真的创造出“机器人”,使科幻成为现实,并使之大量应用于生活、工业、医疗、航天等领域。放眼望去,机器人改变世界的能力,似乎没有上限!在不少工作领域,“机器换人”的趋势正在扩大,人们难免担忧,和机器人“抢饭碗”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机器人抢饭碗
■观点一
“短期对工人不会有太大影响。”——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经理黄旭钊
从事纺织鞋服行业多年的黄旭钊看来,机器人对产业对工人的影响或许没有那么明显,更准确地说,是这种影响短时间内不会显现。
他认为,运用机器人的生产有两个特点,标准化、款式单一,而且量大。纺织鞋服都是依单生产的,而现在订单的体量都不大,以小单为主,且客户都要求个性化设计,并不喜欢整齐单一的款式。所以,他认为,大量的机器生产并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一些特别的花式、款式,机器仍是无法生产的,所以很多工作仍需要人工操作。”黄旭钊认为,精钻业务,有个性手艺的工人未来仍会是行业需要的。
■观点二
“招不到工人,才用了机器人。”——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泽洽
在郑泽治看来,机器是替代了工人的工作,为企业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但也这说明并不是机器赶走了工人,而是工人少,机器替补了工人的缺失。
“现在年轻人的头脑里都没有蓝领这个职位,每个人都想做白领,这和教育有关。”郑泽洽说,工厂很多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做,几乎是四五十岁的大叔大妈在做,一旦他们老了做不动了,这个岗位就没人了。这时候机器的出现其实是一种替补,而不是侵占。
■观点三
“机器人可从事一些高危工作”——泉州市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总助吴雪华
机器人可以从事一些高危、高压、高强度的工作,吴雪华表示,机器人以后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她说,目前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类,工业型机器人和家用型机器人。工业上的通用型机器人有14个机型,非通用型则更多。而14款通用型机器人中微柏已有12款。生产品种丰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会用到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进行喷漆、仿制包袋、筛选合格的产品入箱等一系列工作,也可以代替人工在一千多摄氏度高温中作业,这样的一条线可以代替三十几个工人。
她介绍,目前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陶瓷公司使用工业机器人,全部车间都没有人,分拣、贴标、入箱、打包、仓储一连贯的工作,机器人取代了人工,解放劳动力,让基础劳动的人的生活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不少企业而言,一次性投入是比较大,但从长远看,这种投入又是必需的和合算的,因为企业也要在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和创新。”吴雪华表示。
■观点四
“有思想的东西无法被代替!”——龙腾木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荣富
“木雕作品可以体现一个雕刻师的风格、技艺、特性,而机器人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德化龙腾木雕负责人刘荣富认为。
刘荣富说,他们公司尚未用上机器人来雕刻产品,而且目前也没这个规划,全部是靠雕刻师的技艺来雕刻作品的。“机器人的话,一定要设计统一格式,雕刻出来东西千篇一例,从收藏的角度来说,并无多少价值。”刘荣富说,而雕刻师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他们可以根据每块木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再加上自己的技艺,雕刻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作品,这一点是机器人也无法比拟的。
刘荣富说,出名的雕刻师作品,有收藏价值,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价值也水涨船高。
德化多名陶瓷大师也认为,陶瓷技艺有高有底,可以体现在一件作品上,而机器人生产出的东西几乎一样,所以拥有一技之长的行业专家,很难被机器人所代替。
新闻延伸
机器人来了,我们如何保住饭碗
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们怎么做才能不丢饭碗呢?不妨看看托马斯·H·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和他合作伙伴朱莉娅·柯比(JuliaKirby)在《哈佛商业评论》所阐述的观点。
主动升级主动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宏观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强于计算机的人总有工作可做。
另辟蹊径许多脑力工作同样有价值且无法程序化。若要选择另辟蹊径,你需要关注自己身上无法程序化的能力,先发现自己有何才能,之后着力加以培养。
介入干预虽然现在的计算机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生硬的逻辑仍偶尔会得出一些远非完美的结论,无需天才便可对其加以改进。有能力介入干涉的,是懂得如何对计算机工作进行监督调整的人。
专精于业虽然其中大部分人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们赖以谋生的技艺乃通过专精相应岗位培训而获得。若要选用此法,那就做个在方寸之地上深挖数尺的人,借此扬名。
顺势前行制造下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工具。人类始终是下一代新创意的来源,是组织运营中最难被竞争者复制的独特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