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智慧化方案:工业4.0智慧制造安控新思维

作者:本站采编
来源:安防知识网
日期:2015-11-13 10:31:48
摘要:工厂若想要智慧化,需经过环安─环控─中控(CMS)的历程。

  工业4.0在近两年备受瞩目,是由于其概念在于推动制造业的变革,带动工业升级,提高就业率,在全球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正好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而这也为台湾的安控产业带来可能的机会。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所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画,以虚实整合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为核心技术,以智慧工厂(SmartFactory)为主要精髓,及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应用上,目的是为提高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下的工业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德国专注于创新工业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复杂工业管理过程,在嵌入式系统及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专业技术,奠定德国在工业制造上的领导地位。在工业4.0时代,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将以解决客户问题为主,让生产过程更智能化与弹性化,缩短生产流程,透过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来达到工业4.0的雏形。

  受德国4.0带来的利多,放眼全球,美国、日本、中国都在积极追赶。根据经济部工业局数据显示,美国在2011年投资22亿美元发展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藉由伙伴联盟共享设备与基础设施,积极引导让愈来愈多的外移企业回流至美国生产,重新取得制造业领先地位。日本的产品制造产业振兴计划,利用融合机器人技术,发展人机共存的未来工厂,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及附加价值。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行信息化、工业化,智慧转型、绿色发展,欲使中国制造业从价值链底端升级至高端水平,从工业大国跃升工业强国。

  全世界都在谈未来制造,台湾面临这波改革浪潮,在先进国家与新兴国家上下夹击之压力,政府推出生产力4.0的发展政策,结合精密机械、资通讯及管理技术的基础,推动生产力4.0。其中在制造业方面,将以智能自动化为底,结合虚实整合系统、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构生产力4.0的创新营运模式,透过复制扩散,逐步带动中小企业升级。

  由生产力4.0衍生出的智能工厂,与政府积极推动的智慧城市理念相辅相成,在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愿景之下,要做到智慧感测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与因特网系统完全融合,企业、政府必须积极投入智慧基础设施,工厂智慧化的提升势在必行。

  国内工厂现况:仍处于2.0升3.0

  虽然现在工业4.0正夯,口号也喊得很热,但其实大部分工厂仍停留在最基本的2.0阶段,唯有先替其提升到3.0的状态,体质改变后、自动化完全数据化后,才有可能考虑是否有工业4.0的机会。

  盟立自动化副处长王淑华指出,在为工厂导入智慧化设备时,发现许多传统厂房设备有过于老旧的问题,无法做讯息的沟通,这也是过去在人工处理数据与产品的分析结果上有一段落差的主因。因此,工厂要迎向工业4.0,必须先具备生产自动化的条件,再将工厂内的设备提升到信息自动化阶段,或是为其加装传感器(Sensor),以便讯息的交换。从2.0进阶到3.0以后,才算握有跨进4.0第一步的入场券。

  根据晟福科技总经理罗福枝的说法,以他所接触的加工制造案场来说,的确有许多工厂仍维持2.0状态,部分业者亦不懂工业4.0的概念,他认为要先将整体进阶到3.0,才能去谈4.0的可能性。工厂之所以导入自动化设备,目的在于减少人力、降低支出,现今自动化设备已多有Sensor,但若想让工厂智慧化一步到位,要怎么运用这些Sensor和大数据是很重要的课题。

  现在大多数的业主皆认为导入物联网就是朝向4.0,盟立自动化协理蔡育才表示,Sensor导入只是做到收集数据的功能,没人可保证这些数据能产生什么效益,必须再经过数据分析后,才知道工厂要做什么改变,能产生什么样的利润与商机。工业4.0的概念,通常以新厂导入较为容易,因为对旧厂而言,在既有设备上做升级是一笔额外支出,投资意愿明显不高。

  盟立自动化经理向德成补充,有部分业主会导入工业4.0是因为有危机感,例如需大量生产的产业或是全球前几大公司,为确保自身竞争力,就愿意导入这样的设备,像环境监控、人机协作,目的是提高生产,解决生产良率问题;还可运用在维护保养上,设备加入数据分析功能,分析是否在零件损坏前就先行提醒更换,抑或坏掉后再换,判断哪一种较能降低成本;另外如食品工厂会运用影像技术,预防人员操作问题,监测其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减少食品安全的风险。

  工厂在智慧化的呈现

  因此,以工业4.0来说,环境监控与安全监控是其中一个重要范畴,摄影机的监控除了掌控人员入侵问题外,还能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提供重要的数据收集,如透过摄影机判断哪些生产环节可能产生问题,进而改善生产质量等。日本谈的工业4.0是人机协同合作,当人跟机器同时运作,就需要很多监视设备去确定该运作方式不会对人造成危害或影响。另外,厂内的空气、温湿度、微粒(particle)等亦是监测重点,比如无尘室中需监测微粒浓度以控制良率,因此在自动化过程中结合无人搬运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AGV),在循环过程中将侦测内容做实时分析。蔡育才指称,现在谈环境监控,已不仅是狭义的门禁、电子围篱,而是衍生为一种生产设备运作的校准、监视甚至管控机制。

  台塑网软体开发处系统分析师郭沛恩直接点明,工厂智慧化的重点在于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智能制造的目标,简单来说,即是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环节中,透过智慧机器与人所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可以自动监测生产线运作过程,亦可自动调整、自动组织,甚至在制程中整合设计、加工、控制及管理等过程,取代人类在制造过程中的部分劳动与脑力,以适应外界或内部的变化环境。

  回归到制造业本质,生产要素是否能做优化的利用,从制造环节去重新检视整个生产环境,包括原料管控与流程,让用户全盘掌握制程,并透过系统平台的分析运算能力,建立设备信息及反馈的数据库,而不一定要达到全面性的工厂智慧化。金融业、服务业、媒体业都在不断更新,如果制造业可以有一套系统让用户的产业价值链有效提升,那么,它已经开始走向智慧化的道路。

  工厂智慧化进程:环控、环安、中控

  研华台湾区业务经理谢明道提出工厂若想要智慧化,需经过环安─环控─中控(CMS)的历程。物联网时代改变了环境监控的样貌,为环境监控带来重大改变,从个别设备的数据分析,演变成彼此可串联互通,透过大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此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讯号,这些讯息变成具有价值的信息,用来作为分析判断的基础。环境监控的范围扩大,便得了解厂房安全的风险特征,尤其厂房内使用特殊性气体及化学品的种类繁多,如何从源头为生产环境安全把关,成为生产业界追求的目标。

  有了环境监控、工业安全的概念应用后,需要倚靠“中央监控系统”,将电力、空调、照明、消防、门禁、CCTV等所有监控系统集中到一个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发挥群体整合控制之综效,中央监控就像是人体的大脑与神经回路,掌控工厂的内外机具设备和人员状况,终至落实智能维运、智能制造的目的。传统产业若能及早导入客制化的中央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生产效能必定更加显著,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会是高科技厂房提升工业安全与环境监控质量的利器。

  工业4.0强调的不是把东西换成自动化机台、自动化设备,不是要取代人力,而是在加工环节中加入自动化程序,提升产品质量良率,对工厂而言,减少人力成本,根据不同的环境行业做大数据分析,增加产品产值,才是真正有感并能加以实行的策略。

  智慧工厂只是智慧城市里的其中一环,每个工厂都想提升自己的生产供应体系,这牵涉到企业本身的战略以及想要前进的方向。工厂4.0仍处在远景阶段,智慧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先思考自身需求及先后顺序,虽然大数据分析已成趋势,但若缺乏云端的运算层做商业分析,前端的感知层、中间的通讯层即使再如何完善,物联网也只是沦为噱头,徒增工厂的负担而已。

  智慧工厂攸关企业永续经营、人类生存环境,工厂智慧化为的是要加强工厂的免疫力,如何协助工厂在所需环节内利用e化系统,将制造过程的环节衔接起来,再做后台的智慧化分析,导入智能制造的概念,最终方能成就生产力4.0,为台湾的竞争力蓄积能量。

  何谓智慧工厂

  未来的制造业扎根于数字技术,工业软件将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传统上是机器与人类互动,未来则是机器对机器的互动。未来的智能工厂以全新生产流程运作,除可垂直与工厂及企业管理流程形成网络外,亦可以水平透过网络与外部供应链结合,从订单到交货,实时控制整个价值创造网络。此外,智能工厂可整合产品及其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工程,达到资源效益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存货及缩短客制化产品交货时间等。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透过建置各处的传感器撷取讯息,可以让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或物做信息的交换,再以各类通讯技术将讯息传送到后端平台,后端平台除了接收数据并储存外,具智能设计的系统还会实时分析数据意义,甚至发出控制指令给前端进行动作。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