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支撑工业4.0变革 智能工厂未来制造新模式
在中国制造2025和全球工业化4.0的大背景下,第七届服博会专门设置了智能制造专题研讨会,邀请境内外优秀的制造企业代表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代表,共同深入讨论制造业企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与服务外包如何实现共融的问题。
四维度推进“中国制造2025”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产品质量总工程师王至尧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比德国工业4.0复杂很多,企业切勿盲目跟风操作。
王至尧认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以后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落地。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里,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也就是智能制造,要从产品、生产、模式、技术四个纬度推进。
王至尧介绍说:“产品功能创新,我们数控一代还没有完成,向智能一代逐步升级,这个过程大概要20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生产过程创新,产品设计管理从生产上提高水平;产业模式的转型,以用户为单位的制造模式新常态;夯实技术基础,规划里面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突破重点、全面推进,2.0、3.0同步发展。”
物联网支撑工业4.0变革
物联网智库合伙人、高级研究员赵小飞从物联网的角度来解读智能制造。在他看来,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一直在提的关健词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支撑下的工业4.0变革,为企业带来全面的业务价值与能力提升。
赵小飞解释说,物联网中的“物”已经不是单一物体,它可能是一个智能互联产品,可能是一个产品系统,或者是一个产品体系。“以前工厂的生产设备只是一个单个的生产设备,但是现在有了通信的手段和平台,它可能和其他的设备实现联动,也可以通过软件和通信设备,实现对一些辅助设备的监测控制。”
赵小飞表示,对于很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要面对信息化水平不同的企业。我国大量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可能还处于工业2.0的阶段。这样一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可能需要有提供弹性化服务的能力。
智能工厂未来制造新模式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宏玉在研讨会上表示,高端制造回流发达国家,同时低端制造业又相继离开中国,这样中国就面临着双重的压力,所以中国制造业必须转型,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信息技术的发展比如下一代的互联网、云计算、无线传感、物联网等都会引起制造业的变革。”王宏玉认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本质是我国提出两化融合,但是两化融合有它的局限性,只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主要是新一代的信息和工业技术。
据王宏玉介绍,未来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流程,工厂会先在纸面上设计,模型化变成仿真,然后看看整个的布局效率,在虚拟工厂做模拟运行,把工厂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在这里面暴露出来,最后再建造实体化的工厂。“这种数字化工厂的技术改变了传统工厂的设计理念,将设计规划从原来的经验方式变成计算机辅助的仿真优化,此外,也减少了时间,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