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世界里的“互联网+”
“互联网+”这个概念于2012年在业界首次提出,与2007年出现的“互联网化”概念一脉相承,强调互联网与各传统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互联网+”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成果与标志,也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方面。
移动互联网+安防:传统安防企业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监控设备、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产品上增加网络软硬件模块,实现用户远程操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2014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22亿元人民币。儿童防走丢智能鞋、儿童卫士智能手表等设备可以随时定位儿童位置,并可通过手机App查询。智能手环等健康设备对用户的健康指标可以实现实时监测,自动分析并给出建议。
云计算+安防:基于云计算技术,一些企业打造了统一的智能产品软件服务平台,为不同厂商生产的智能硬件设备提供统一的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并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产生协同价值。京东推出了JD+计划和京东智能云,开放了云服务和其他数据处理技术,同时推出一款超级App,用户使用一个账号就能控制家中多款智能硬件产品。
物联网+安防:运用物联网技术,安防企业将机器等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构建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CPS),进而使各生产设备能够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实施控制。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加快生产制造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传送和分析,加快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危险、复杂车间的生产操作或者是去巡查电网。
在“互联网+”这一大背景下,安防中小企业纷纷转型,由传统的集成商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模式靠拢。“互联网+”带给安防企业的不仅是市场规模的空前发展,更是一场技术与产品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