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ETC接受程度演变历程及未来商机预期分析
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
这一技术在我国正在出入新兴向上的发展阶段,从国家政策到各地政府,还有企业和个人,都在朝着这一高效的收费方式靠拢,可以说,ETC将发展成为我国未来高速公路的主流收费形式。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ETC发展历程。
2014年3月7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工作。要求到2015年9月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户。
为保障全国ETC联网工作的推行,交通运输部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部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国ETC联网工作。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
根据规划,ETC全国联网工作将分为两步走:在2014年年底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14省市实现联网;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29个省市)联网运营管理。客车使用率不低于25%,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20%;主线收费站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客服网点覆盖到县(区)级行政区,并实现军车、武警车辆使用系统全国联网运行;建立完善的全国ETC联网运行标准及检测体系,初步建立全国收费公路联网数据服务系统。
2014年12月26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陕西等14个省市成功实现了高速公路ETC联网运行。
按照要求,2015年,河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5个省市将实现联网。
2月3日,交通运输部召开2015年全国ETC联网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ETC联网步伐。这是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全国ETC联网工作第二次推进会。
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15年稳增长惠民生十项重点工作,提出在2014年已实现14个省市ETC联网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接入一个”的思路,2015年基本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全国联网。
进入2015年,ETC全国联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ETC联网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ETC全国大联网已经进入“倒计时”。
一、ETC全国联网催生百亿元市场商机各省ETC发展渐入佳境
近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我国ETC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超过30%。
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和海南因为公路不收费没有建设ETC系统外,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基本都建设或开通了ETC系统。
由于经济活跃,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ETC应用较早,京津冀早在2010年就实现了联网,山东、山西并网后,北方片区共有ETC车道1600条,用户260万;在长三角片区,上海、江苏在2008年开始联网运行,安徽、江西、福建随后并网,到2012年8月份,浙江并网。截至2013年,长三角片区6省市拥有ETC车道共计2800余条,当年ETC营收超过150亿元,明显高于北方片区。
2014年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陕西等14个省市成功实现了高速公路ETC联网运行。联网区域14个省份的ETC覆盖范围达到了5.2万公里高速公路,接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一半;建成了6659条ETC专用车道,较2014年初增长了37%;发展ETC用户909万,较2014年初增长了52%。
2014年,各省都加快了推进全国联网的步伐。以湖南为例,湖南省委省政府对联网工作高度重视,主动请缨加入2014年联网,借着全国ETC联网契机,变压力为动力,从基础薄弱一跃进入全国前列,一年时间,新增用户超过百万,截至2014年11月底,湖南省ETC用户突破110万户,由落后,变为跻身全国前三。
经过几年的建设,吉林省不仅成为东北三省ETC使用率最高的省份,而且成为全国不停车收费公路联网率最高的省份。
2014年实现ETC联网的14个省市基本都地处沿海和东部地区。按照要求,2015年,九省通衢湖北和十省通衢河南将先行并网,因为两省地处中原,在交通上起着横贯东西、联通南北的作用,他们如果不并网,横亘在中间,将会牵制和影响整个联网工作的进程。
2015年,广东等15省市将按照“成熟一个接入一个”的思路,分期分批并网。第一批:湖北、甘肃、贵州、宁夏、河南、青海;第二批:四川、重庆、广东、云南、吉林;第三批: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新疆。
二、ETC全国联网意义何在
我国自1988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以来,高速公路收费一直采用人工收费。由于设备落后、效率低,导致高速公路通行率低下,“高速公路不高速”成为戏谈。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ETC系统。
ETC经历了十年发展后,开始在全国迅速升温。自2007年起,GB20851系列ETC国家标准的推出及京津冀、长三角示范工程启动后,福建、湖北、甘肃、陕西、山西、湖南、重庆、四川、辽宁、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市)相继启动省域联网ETC的建设。
ETC,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其技术和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在车辆通过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只需放慢速度即可,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通行费将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自动扣除。ETC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ETC电子支付是全球主流收费手段。日本和美国、韩国,还有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用户规模都在千万以上,日本约六千万,美国接近五千万。新加坡是目前全球唯一全实现ETC全覆盖的国家,新加坡100%的停车场都是使用了ETC。
和传统人工收费系统不同,ETC技术是以IC作为数据载体,通过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收费计算机与IC卡的远程数据存取功能。ETC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以出口收费为例,传统人工车道通行能力约为每分钟4辆,而ETC车道的通行能力可达到每分钟25辆,通行能力提高6倍,优势十分明显。与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相比,ETC可以节约近87%的收费站扩建费用,降低约20%的人工与服务成本;车辆的燃油消耗平均可以降低20%。因此,发展和普及高速公路ETC收费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ETC全国联网的意义不仅于此,ETC全国联网,再加上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电子车牌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必将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跃上新的台阶。
三、政策推动,ETC产业化前景可期
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可以说是驱动ETC发展的两驾马车。ETC全国联网,政策推动,则是最强有力的幕后推手。
我国政府对推进ETC全国联网工作高度重视。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推进工作列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ETC全国联网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为推进ETC全国联网工作,国家相关部委在政策、措施、资金、工作协调等方面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
交通运输部作为ETC联网工作主导部门,对ETC联网工作十分重视,确立了全国统一的ETC联网运营和服务准则,解决了跨省客户服务盲区问题,加强了信息服务的交互与共享,确保全国ETC联网运营工作安全、稳定、有序开展。同时在技术上构建了全新网络平台。全国ETC联网推动了公路收费系统的全面升级和业务发展。由此形成的ETC清分结算平台,成为公路交通系统继路网管理平台之后第二个实时部省信息共享平台,在提高收费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收费公路管理水平。全国联网收费总体框架由国家收费公路联网结算管理中心、省(区、市)级联网结算管理中心、省内路段收费分中心、收费站、收费车道(MTC车道、ETC车道)等五级组成。这些,都为推进ETC全国联网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ETC联网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ETC联网工作尽管推进速度很快,但联网工作仍面临着较大压力,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是标准执行尚不统一。有的省份在建设ETC时,由于对标准规范、技术文件执行不严,如车卡绑定、车道判定的具体流程、卡片结构定义、密钥管理等出现地区差异,给联网工作造成了一定障碍。2014年联网的部分省份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由于电子标签、用户卡发行时未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导致大量用户无法跨省通行,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个别省份涉及数十万用户卡需要召回升级,不仅耗费了财力、物力,社会形象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此外,统一车型分类标准是实现全国联网的最基础条件,目前还有湖北、广东、河南、重庆等省份车型分类尚未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由于货车实行计重收费,而眼下尚无ETC通道计重收费的国家技术标准,致使货车无法使用ETC。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说ETC全国联网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难点在于全国各地ETC区域差异性以及地方保护等因素依然存在,即便部委已出台文件,但到有些地方,执行力并不到位。
实施全国ETC联网,是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ETC技术应用,将会加快改变现行占主导地位的人工收费模式,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也将节约管理成本,改善管理水平。而且,全国ETC联网的效用不仅仅体现在提升收费效率上,ETC系统首次将公路管理的信息终端延伸到了车辆,架起了路与车之间专用的信息通道,实现了人、车、路的信息交互,具备了运行信息采集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这使得路网管理有了全新的手段和平台,将极大地促进公路交通服务转型升级。随着工作的推进,这些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五、目前我国ETC市场规模
2012年,我国ETC市场规模仅为5.39亿元,2013年达到7.37亿元,增长速度超过30%。预计2014年-2017年,我国ETC市场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我国ETC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4亿元。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交通运输部将设立一个结算中心,各个省有分中心,来实现省内结算。客车ETC的使用率不低于25%,到2015年底,非现金支付使用率,包括客车、货车全加起来,非现金的支付要不低于20%。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12月26日开通到2015年1月26日短短一个月时间,联网区域内跨省ETC交易量高达1000万辆次,交易金额6.5亿元,彰显出ETC联网的巨大社会效益,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跨区域出行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ETC市场应用和发展前景诱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截至2015年2月底,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ETC车道7034条,ETC用户约1017万户(含单卡用户),自营客服网点超过600个,合作网点超过3800个,跨省交易量约2171万辆次。
我国ETC发展空间巨大,今年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后,全国ETC用户数量将达到2000万户。这一数字与人口不及我国人口十分之一的日本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现在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点开通了ETC系统,预计2015年日本的ETC产业贸易额将累计达数千亿日元。日本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的全面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速公路通行率大幅提高,收费站员工数量明显减少,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近年来,日本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收益基本上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六、ETC联网给相关厂商带来巨大商机
ETC大联网将给相关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包括自动车辆识别(AVI)技术、自动车型分类(AVC)技术、短程通信(DSRC)技术、逃费抓拍系统(VES)技术、红外技术,工业控制计算机(工控机)、车道控制器、电子标签读写天线、车辆检测器(抓拍线圈以及落杆线圈)、抓拍摄像机、费额显示器、通行信号灯、声光报警器、自动栏杆、字符叠加器等。
正如交通运输部冯正霖副部长所说,全国ETC联网是对ETC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的一次集中检验,透明、公开的联网测试,使得存在问题一目了然,激发了市场竞争,改善了服务意识,促使ETC产品从设备生产到集成安装、联网运行的各环节得到了严格质量控制。不断增长的ETC基础设施建设和ETC用户规模,扩大了市场需求和产业容量,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加入,形成了更加规范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推动了ETC产业健康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活力。
今后,ETC将由后装市场向前装市场发展,交通运输部正在跟汽车厂商沟通ETC的前装,国内汽车厂商也在积极跟进。同车联网一样,ETC前装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汽车厂商的竞争优势。
OBU充电一直是一个技术困扰,一代OBU电池的寿命为3-5年,二代太阳能版的OBU电池寿命为5-8年。一旦ETC实现了前装,OBU(车载单元)就可以直接采用车电,从而较好地解决OBU充电的困扰。
ETC全国联网,为ETC上下游厂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14年国内ETC厂商都明显感觉到了市场的放量增长。甚至前几年在市场已经快销声匿迹退出行业的企业,都又风云再起,重出江湖。
据本刊调查,目前国内ETC专业厂商大概有10多家,包括金溢、聚利、万集、中兴、紫光、中海、航天、皖通、汉王、海华、握奇、成谷等(排名不分先后)。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前五大品牌基本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其中又以金溢科技市场占有率最高。截至2014年12月31日,金溢科技先后参与了北京、广东、江苏、江西、四川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ETC系统建设,OBU累计销量突破660万套,连续多年占据中国电子不停车收费行业的领军地位,并率先推出全国领先的ETC云充值及车主服务云平台。
到2020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预计将建收费站约7500个,按照每个收费站两进两出4个收费车道规划,需要建设ETC车道3万条。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站按照目前基于5.8G技术建立的ETC车道每个车道ETC相关设备投资约为20万-30万元。3万条ETC车道,ETC相关设备投资约为60亿-90亿元。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山东、上海等14个省市ETC联网运行后短短一个月时间,联网区域内跨省ETC交易量高达1000万辆次,交易金额6.5亿元。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后,每月交易金额可能会超过10亿元,保守估计,一年也将达到100亿元。因此,ETC全国联网,将催生百亿元市场商机,许多行业和企业,都将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未来,基于ETC应用的市场有多大?我们不妨作一个分析和测算: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ETC用户超过1000万户,到2015年年底将达到2000万户,“十三五”末也就是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6000万户。2015-2020年6年增加5000万户,我们仅以增加5000万个OBU、每个OBU按240元算(终端用户购买价),仅OBU一项,就将创造120亿元的商机,平均每年20亿元。如果再加上约为初装费用20%的设备维护费,OBU每五年更新一次;再加上围绕ETC卡的消费市场和信息服务市场,数字将更诱人。
当然,ETC大范围普及之后,对有些设备的需求可能会有一定的减少。ETC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传统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也就是说,如果过去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需要建12条收费通道的话,现在只要建6条甚至更少就行了。这样一来,对视频监控等产品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七、ETC+互联网:最接地气的“车联网”
目前我国ETC普及应用率只有10%左右,日本和韩国ETC普及应用程度要远高于我国。截至目前,韩国约有50%、2000万辆汽车装配了ETC收费系统,前装比例达到40%;日本约有80%、超过6500万辆汽车都装配了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日本的ETC不但具有收费功能,还具有信息播报等功能。从数字对比可以看出,我国ETC市场后发潜力不可估量。
“互联网+”成为时下最流行热词,想象一下:ETC+互联网,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车联网眼下炙手可热!车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入口”,各厂家争抢的目标就是用户群。ETC联网的初衷是实现高速公路的快速便捷收费,但是,如果赋予ETC更多的功能如信息播报、有偿信息服务/支付购买等功能;如果将公路沿线消费扩展到城市消费、停车消费等,ETC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而是一个庞大的“车联网”。未来,ETC或将成为车联网的一个“端口”。
2000万个(未来将会增加到6000万个)ETC用户,不就是最有价值的庞大的车联网用户群吗?这样体量级的用户群,本身就是一座金矿。
“互联网+”是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革命,“ETC+互联网”,则是ETC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
而且,更为精彩的是,ETC网是一个非虚拟的不同于互联网的“生产型”用户网,是会产生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网络。久而久之,用户都会对ETC产生强大的依赖性,这是多么优质的车联网用户资源?
一张ETC用户卡,如果我们仅仅把它看作是一张付费的卡片,就不可能有太多文章可做,但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市场空间就大了。金溢科技提出的“以卡为媒”,或许就很好地诠释了ETC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ETC的未来值得畅想!ETC实现全国联网后,ETC市场需求看似将进入平稳期甚至饱和期。但是,技术创新有时能够让一个行业更精彩!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