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互联网+或颠覆农业格局 大数据提升市场预测能力

作者:物联网世界采编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期:2015-07-02 09:43:56
摘要:我国农业是小规模经营农业,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中长期存在着如标准化水平不够、交易效率不高、产品追溯难以实现、农民增收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有望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倒逼解决,从而带来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格局的颠覆性变化。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随后,制造、医疗、交通、教育等产业领域纷纷“触网”,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寻找新的机会,一向看起来很“土”的农业也开始寻求与互联网的融合。

  互联网+有望颠覆传统农业

  我国农业是小规模经营农业,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中长期存在着如标准化水平不够、交易效率不高、产品追溯难以实现、农民增收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有望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倒逼解决,从而带来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格局的颠覆性变化。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6月30日在由央广网、一亩田和天天果园、味道网联合举办的“互联网+农业的路径和变革”论坛上指出,互联网+农业是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作为我国四个现代化最落后的领域,互联网+给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王小兵表示,互联网+农业的根本是要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要不断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方面要打造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的自动化水平;在流通方面要+农业电子商务,最主要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全面融合的过程。要重点把握几个关键词:融合、连接、转型,“互联网+农业”应该是将互联网的所有属性都加进去,不能是有选择的加。

  互联网大数据提升市场预测能力

  互联网的的最大优势是“链接”、“互动”和“重构”,农业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直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链接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农民盲目生产的问题,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缩短产品到餐桌的距离。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鲜活农产品滞销、买贵卖难的现象。“姜你军”、“蒜你狠”、“葱击波”、“火箭蛋”等轮番“上阵”,消费者无奈为高价的农产品买单;另一方面,果蔬等农产品丰产滞销现象频现,2013年海南荔枝丰收,2元一斤仍少人收购;2014年安徽歙县三潭枇杷大丰收却积压难销,不少枇杷瓜熟蒂落,归于泥土。农产品丰产却卖不出去,“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反复出现,让农民“丰产”难增收。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产销信息不对称,预警不及时。而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海量数据分析将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问题提供了途径。

  一亩田副总裁兼研究员院长高海燕表示,互联网+农业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态体系的重构上,当前农业领域的滞销本质上并不是生产过剩,而是信息短缺直接导致的,传统的销售渠道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已有的生产能力,因此必须用新的思考方案来解决问题来匹配新的生产能力。

  中央将拨20亿支持农村电商

  有业内专家指出,“互联网+农业”正进入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黄金期。事实上,国家早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正式步入快车道。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5月8日,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随后,有消息称商务部等二十多个部委参与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初稿已经完成,最终文件将以国办发文的形式出台。这是首个全面部署农村电商发展的文件。

  此外,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明后两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安信证据报告称,2015年将是“互联网+”农业元年,在互联网+产业的浪潮下,农业互联网迅速崛起,作为过去最缺乏效率的市场,农村互联网成为发展空间最大的创新领域。“有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才能解决流通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经验种植等行业痛点,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