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问题颇多 向芬兰学习经验

作者:物联网世界采编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日期:2015-07-20 10:17:56
摘要:在全球这么多国家中,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芬兰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

  现在,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建设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智慧城市。有许多城市已经走在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先例,但是有的也还在继续探索,中国就是这样。虽然截止目前,由住建部评选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超过了300个,但是相关的问题也不断显露:概念认知不清,没有协调统一的管理等。这需要我们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也能依据国情,将宝贵的经验融入到我国城市建设的计划当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少走弯路。

  在全球这么多国家中,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芬兰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说到芬兰,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皑皑的白雪、圣诞老人与高度工业化的现代城市,现如今,在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与节能环保领域,芬兰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该领域中国和芬兰的合作也十分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致电芬兰驻华大使馆采访到了使馆科技参赞KariHiltunen先生与使馆经贸处LauraRajaniemi女士,让他们来介绍芬兰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先进经验。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芬兰的智慧城市发展情况和对智慧城市的认识

  LauraRajaniemi:在芬兰,智慧城市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如果智能的解决方案没有被贯穿于该城市的发展始终,我们就不会认为这是一座智慧的城市。因此在芬兰,智慧城市等同于智慧的规划设计、智能能源和垃圾管理解决方案、智能交通以及最重要的智能生活的组合。通常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选择的智慧城市发展方案周期都在数十年以上。对于芬兰而言,智慧城市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智慧城市的发展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改善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智能建筑也是芬兰非常看重的部分,这其中主要包含了能源与材料的使用效率、集成方案与建筑自动化两个重要元素。芬兰有专家估算过,一个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中,设计费占1%,建筑成本占10%,其余部分都消耗在建筑的使用过程。因此,智能建筑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不是短期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建筑节能。

  记者:芬兰的相关理念、技术有中国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部分吗?

  KariHiltunen:很多经验是可以通用的,芬兰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我们不得不开发节约能源的相关解决方案,也正是这样在节能领域与能源使用率方面,芬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的数量和建设速度都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这个可以让城市建筑消耗更少的能源而提供更长的使用年限。

  根据中国住建部统计,当前中国每年有超过80%的在建工程是非节能型建筑,这也就造成了建筑业与建筑相关行业的能源消耗仍占中国能源总消耗的47%。为此,我认为智能建筑领域是芬兰与中国最有可能合作的领域之一。

  LauraRajaniemi:事实上,中国住建部已经在2013年与芬兰环境部在智慧城市中的节能领域展开合作,并把相关内容写入谅解备忘录,共同研究更加节能的智慧城市发展方案。

  中国的智能生态城市正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发展,目前住建部已经发展了超过300个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很明显,中国的城市在未来需要变得更加智慧化。举个例子,我们在构建零能源消耗或者被动型的建筑过程中可以使用更好的施工方法,如预先浇筑建筑模块,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能源,加快建设速度,以及提供建筑工地安全系数。

  另一个例子是自动化部署工具与信息服务的组合,它能给组织公共交通提供新的路径,集成公共与私人车辆,并让基础设施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同时减少碳排放。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智慧城市与信息化的?

  LauraRajaniemi:我相信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C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更加舒适,获取服务更加容易,让我们的城市可以持续发展。公共交通上链接WIFI、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读懂车流的智能交通指示灯等都需要通过ICT技术来实现。

  记者: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也在信息安全、隐私安全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芬兰,是如何应对的?

  KariHiltunen:今天的世界的确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进行联通,无论在芬兰还是在其他地区都是如此。今年是世界著名ICT公司诺基亚成立150周年,20多年前发明的手机让短信的商业用途得以实现;20年后,几乎90%的芬兰人都是通过手机来登陆互联网。今天在芬兰,我们也在积极开发云计算与数据分析业务,可以说ICT已经成为了芬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更加密集地使用网络一定会让人们对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产生担忧,也让国家、公司和个人都更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这也引发了关于自由与人权的新一轮讨论。

  但是我认为,隐私和安全并不相互排斥,它们可以相辅相成。重要的是,所有的公民、企业和政府能够信任被安全处理的数字信息。

  记者:芬兰这方面有相关的法律或者条文吗?

  LauraRajaniemi:我可以给你几个芬兰的案例。首先,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潜在的风险与威胁,这样才能够对应这些问题。芬兰在发展国家安全战略方面走在欧洲前列。我们近期的指导文件——《网络安全战略》已经在2013年出版。按照《网络安全战略》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要求,芬兰可以在管理网络上故意或无意地干扰以及应对、恢复这些问题。

  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到位,以确保健康安全的环境,以及规范监测和清晰地界定哪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法进行监控。今年年初《信息社会公约》被写进法律。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重叠,以及简化阐述该领域琐碎的立法条文,其具体的功能有:简化现有规则,提高消费者保护,提高信息安全,创造更平等的电信市场。

  《信息社会公约》潜在的最大作用是提升政府在信息社会中的监管力。而且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项对通信保密性的新要求适用于所有电子通信分销商,包括社交媒体公司。虽然该《公约》与欧盟立法的趋势相一致,但是芬兰依然是扩展该领域立法的先驱者。

  第三,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的公开讨论机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持续高速发展和不断改变形态的今天,在监管ICT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人权和言论自由。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权都应该被同等看待。我相信,控制例如互联网,重要的是要遵守民主的原则、透明度和法治,充分尊重人权以及获取信息的权利和自由使用互联网的权利。

  互联网是数以百万计的网络组成的平台,不能用传统的方式管理。在我看来,互联网的治理和与其面临的挑战需要一个开放的、多方面利益者参与其中的平台来解决,这种合作需要包含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和私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