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金融落地 移动支付开始以“人”为中心
我们每个人智能手机上的APP非常多,但至少会有一个与支付相关的应用,大多数人安装的都是支付宝。不过,也许很多人只是在需要转账或者查看余额宝的时候才会想到打开支付宝,也就是说,支付宝是以“钱”为核心的应用,我们只有用到钱的时候才会想起它。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被改变,新版的支付宝在界面上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造,突出了“商家”和“朋友”两个功能,也就是明确了未来向商业场景与社交关系两个方向发展的战略。可以说,新的支付宝,正在做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基于实名与信任的场景平台,这是金融场景化探索的关键一步。
金融场景化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重要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很重要,这已经是整个互联网界的共识。支付的本质是真实身份的连接。而且,相比社交、搜索平台的连接,支付是更有价值的连接。这个连接是直接与场景进行沟通,还是仅仅作为一个离开消费者视野的后台工具,显然具有不同意义。
对于支付来说,在在PC时代,支付仅仅是后台工具,当我们购物或进行其他商业交易需要用的时候,支付才会被调取,而支付宝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工具而已,人们甚至根本不需要知道支付宝页面长什么样子。
而在移动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消费,支付就变成了连接世界的工具。这个时候,人们遇到消费场景的时候是打开支付宝,还是在消费场景中后台使用到支付宝这个工具,对于支付宝来说就显得极不一样。
蚂蚁金服认为,金融场景化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所有行为,包括支付在内的金融服务与社交互动,都将融入到具体的场景里。正如人们不会为了使用支付而去购物,而是在某个具体的消费场景里自然而然的使用支付宝,人们的理财需求也不仅仅只是孤立地为了赚钱,最终都是为了满足生活场景中的某个目标。
因此,支付宝要直接和消费场景关联在一起,让人们在遇到消费需求的时候,会直接打开支付宝进入消费界面,而不是进入消费界面之后的支付环节才出现支付宝的链接。
对于我们每个用户来说,不管是网购还是转账,每一个单项都不是特别高频的应用,但是我们却是在一直花钱,花钱对每个人都是高频应用。按照蚂蚁金服的设想,如果一个人所有花钱的需求都可以通过支付宝来满足,那么支付宝就会变成一个打开频次很高的APP,更快地固定用户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和使用路径。新的支付宝让用户的使用频率更高,增加用户粘性,这就是蚂蚁金服的金融场景化的新追求。
家家都做场景化金融,成功与否还要看自身秉赋
可以说,金融场景化是金融行业的未来,也是金融业产生的本质由来。金融的诞生是由商业驱动的,并非凭空而来。历史上,因为晋商广泛经营粮盐茶布贸易,山西票号因此遍布全国。因为淘宝网的发展,支付宝成了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所以,无论是支付还是其他金融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场景。谁拥有了场景,谁才拥有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机会。新版的支付宝,又增加了商户、关系链等模块,让场景的拓展变得系统化、生态化。
也正因为看到了金融的场景化本质,无论是有支付的金融机构,还是有场景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从去年开始,支付宝、微信等就在打车、医疗、商场、停车场等等各个领域展开争夺。而其他的O2O公司更是大手笔投入,大众点评近期升级了团购业务,推在线优惠支付服务“闪惠”,百度糯米扬言200亿美元争夺线下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也都积极开展电商业务,工商银行于年初还宣布了新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推出的融E联也加入了各种支付场景,以及消息等功能,可以直接联系客户经理,购买理财产品。在互联网金融上用力最大的中国平安更是宣布依托壹钱包,推出333项生活场景应用的整体互联网金融战略。
不过,即便大家都做金融场景化的布局,但支付宝显然具有最大的优势。和其他公司相比,支付宝在场景化金融拥有着更好的基础。
简单的看,支付宝的账户体系最为完善、用户基数最为庞大,拥有超过4亿的活跃用户,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领域占据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有了这样的支付能力方面的核心基础,向外拓展更为容易。
此外,线上方面,支付宝服务淘宝生态的近千万卖家,还有数十万的线上商户。线下方面,通过过去两年的开拓,支付宝已经在餐饮、商超、便利店、医院、出租车、专车等众多线下场景实现覆盖。在超过13万家的线下餐饮和超市门店、200多家医院和数十万辆的出租车,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用支付宝付款。通过双12和每个月的支付宝日的活动,已经开始逐渐形成用户粘性。服务窗的尝试,也让线下商户对支付宝在引流、营销、变现等方面的价值有了一定认知,更通过红包等活动,积累了关系链。
可以说,支付宝为今天的金融场景化已经做了长达两年多的布局,现在改变也就是水到渠成。面对未来更加碎片化、高频化的移动支付场景,支付宝的目标是让其与用户的生活和消费相互融合,创造出基于用户个人的金融关系链,这其实也是未来整个场景化互联网金融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