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何迈向“中国智造”
一季度,苹果手机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部,在中国市场更是受到众多“果粉”青睐。
然而,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表明,尽管在中国制造,但苹果手机实际由美国设计和拥有,原件在其他国家生产,仅组装在中国完成。一部苹果手机的批发价格中,日本、德国、韩国企业各自能从中获得34%、17%、13%的价值,而我国企业只能拿到3.6%。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附加值较低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5月中旬,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时再次强调,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中国制造”升级之路,任重而道远。
难之所在,机之所生。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大体分“三步走”、用3个10年左右时间,最终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此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推广“智能制造”,做大“互联网+”模式,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这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的产业现状和发展路径如何?又该如何着手,如何发力?记者日前深入沈阳制造业一线探寻究竟。
创新驱动:创什么,怎么创?
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要走“自主化”
展览台上,两个微型机器人展开欢迎横幅;小型机器人踏着音乐节拍运送货物……6月9日,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天津召开,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展现着全新的制造业发展方向,也昭示着创新驱动的巨大魅力。
机器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记者大开眼界:机器人满车间来回穿梭——根据指令到仓库取货,搬运到工位上,然后由机械手装备零部件。此后的喷涂、烘干、监测、成品入库,全部由机器人完成。
新松的技术与欧美比肩,产品销售火爆,但丝毫不敢放慢创新的脚步。公司总裁曲道奎告诉记者:“信息化时代,全球市场上没有任何空隙。一旦‘落伍’,不但吃不到肉,可能连喝汤的资格都没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制造企业都有类似的共识:由于长期关注终端产品,而忽视材料、工艺、产业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力和保障力,我国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较少。许多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只能“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
作为全球第一大金属切削机床企业的沈阳机床集团,也曾经历过“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受制于人”的烦恼。2014年,沈阳机床集团销量5.6万台,数控机床产值占77%。尽管机床的“体”是中国制造,而“魂”即数控系统却是从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公司买来的。
沈阳机床集团宣传部部长黎先东算了一笔账:“一台售价35万元的数控机床,进口数控系统时,对方开价竟高达28万元。这真是‘用造飞机的成本赚种土豆的钱’。”更让人尴尬的是,每卖出一台数控机床,就帮德国和日本公司卖出一套数控系统,为其赚取20%的高额利润。
沈阳机床开始了艰难的突围之路。黎先东介绍,集团曾试图模仿,可数控系统“看不见、摸不着”,不掌握源代码,即使拆开设备进行分析和仿制,做成的仍是“脑残”产品;他们曾斥巨资从国外购买技术,然而解读数据需要5年时间,实现产业化还需5年,这些技术早已过时了;他们还试图与国外合作研发,但也半途夭折。
关键性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对于创新者来说,只有华山一条路——靠自己。”基于这样的共识,历经模仿、引进、研发等诸多磨难而不得,沈阳机床集团最终回到原点:自主创新。他们历时7年多投入11.5亿元,攻克了数控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i5智能机床,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对此,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要健全“产学研用”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企业创新能力。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更加突出创新驱动的原因。
智能制造:造什么,怎么造?
深度融合用“乘法”,生产模式“智能化”
高耸的烟囱,曾是工业化的象征,而现代化的厂房、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则是现代工业给人们的印象。
今天,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变局正在上演:集合了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等特点的“智能制造”,已成为新型生产模式。
在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的智能化制造基地,从切割、焊接、喷涂、装配到调试,全套机器人生产线错落有致。只见机器人用“细长胳膊”在大型装备上划出一簇簇蓝色火焰,经过层层工艺加工,最终生产出国防工业领域的核心动力装置——燃气轮机。
“以前我给材料‘看病’,现在我给机器人‘看病’;以前担心焊接中的各种人工操作失误,现在只需控制电脑就能有完美的焊缝。”焊接工人孙鹏生动地描述了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区别。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言,“互联网+”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衍生出许多新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必须抓住信息化和制造业的融合机遇,其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正是“智能制造”。
一个庞大的“智能工厂”项目正在孕育之中:沈阳机床集团正与相关企业合作,用智能化生产线,打造“数字化无人车间”。而在未来三年内,分布在全国的3万台智能机床,将通过工业云平台联网运转。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智能工厂”将实现在线加工、指尖制造、离散式生产,管理人员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掌控整个车间的运行状态,了解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成本、质量,并对机床实现远程实时诊断维护。
参与该项目研发的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所长林浒认为,“智能制造”并非是把互联网与制造业简单相加,而是要发挥“乘法”效果,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让传统制造业焕发青春。
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也迎来了政策的春风。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通知,今年将启动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苗圩介绍,智能制造对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要求很高,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推广“试点”势在必行。
“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
人人都是设计师,产业形态“服务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换的时空距离得到有效缩短,其强大的互动性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并推动着制造业的产业形态走向“服务化”。
人人都是设计师,这一理念已从杯子、T恤等小商品,走向家电、机器人等“大物件”。比如在新松机器人互联工厂,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外观和用途,在线上定制个性化服务,下单后还能跟踪机器人的生产、售后服务等信息。
李毅中认为,在互联网上根据个人需要,定制和采购材料、零部件,并自己生产出来,是最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产方式,也是附加值最高的产业形态。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听取用户需求进行生产,更重要的是与用户实现有效互动,并让其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唯此,才能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管理等智能化水平。
德国一家企业接受哈雷摩托车的定制化订单,在完成线上支付后,24小时内一辆价值10万美元的哈雷摩托车就配送到用户家门口。这一案例让曲道奎印象颇深,“在制造业企业中,运用最早、最好的互联网技术莫过于电子商务。把营销渠道搬上互联网,不仅拓展了销售市场,还降低了成本,使企业更具战略竞争力。”
李毅中则认为,“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基础相对较弱,但互联网应用和创新却更有优势。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将有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但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仍是产品本身。互联网并非万能,它可以放大优秀的制造能力,却也能让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很快消亡。要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除了全方位拥抱互联网,还需在提高制造能力上下工夫。这才是“中国制造”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