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时代来袭 顺德校企合作破解人才难题
作为制造业重镇,顺德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智能制造与创新驱动的转型变革,大量的智能机器人已经被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生产线,机器人生产有力的打破了企业用工慌问题。但是小编获悉,在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顺德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机器代人”打破企业用工荒
上百万外来务工人口,是顺德庞大制造业兴起的基础。但如今,招工难、用工荒、人员流失率高,成了大部分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尤其春节后,不少企业开着大巴车去火车站守株待兔式地招人都招不到。此外,企业用工的成本也在上升,工人的月平均工资超过4000元。与人力成本一同增加的,还有物料成本、客户的需求、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的优势不言而喻。“以前车间里一人值守1台机,通过自动化改造,现在一人值守6台机。”位于顺德的广东顺威精密塑料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丁斌说,“机器人替代工人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了因疲劳、失误等主观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而在那些生产环境恶劣的领域,机器人的优势更加明显。在五金生产过程中,工人在机器里爬进爬出,安全隐患很大;引入机器人生产后,工伤事故基本被杜绝。很多企业家老板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不用担心半夜三更接到电话,“因为深夜接到的紧急电话,往往意味着工厂又出现了工伤事故。”
机器人原来是“顺德制造”
顺德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的需求很大,而实际上,它们引进的工业机器人本身,也主要是“顺德制造”。佛山鼎峰机器人有限公司就是顺德一家专门制造销售工业机器人的高科技企业,他们看中了佛山家电企业集聚、机器人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专门从东莞搬来佛山。10年前,当这家企业开始研发摆臂机器人时,日本专家都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今天,在全国很多省份的工厂里,都有鼎峰机器人忙碌的身影。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顺德制造的工业机器人设备在价格上的优势十分明显,10多万元的单价,只相当于2个普通工人一年的薪水,性价比很高。目前鼎峰有3条流水线可供生产,满负荷运转时一天可生产26台机器人,2015年的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建,这标志着当地“机器换人”战略进入新阶段。“实际上,无人工厂并不是完全没有人,而是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甚至可达到90%的水平。我们佛山的一些先进企业也已经实现这个目标了。”
校企合作破解人才难题
不过,在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顺德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外界普遍有一种感觉,认为东莞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总体上高于佛山。鼎峰机器人公司营销总监谌联华认为,这是因为东莞的外资企业多,他们的自动化观念很强,十几年前的生产工艺标准就已经很接近自动化,因此现在对设备进行改造,也会快一些,机器很容易就把人代替了下来。相比之下,顺德制造工艺的自动化改造还需要一些时间。“在顺德,对整体的制造工艺的改造,以及企业家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谌联华说,“顺德的企业家们舍得投钱,但他们关心的是,我买你的设备回来,是否真的用得起来。”而高端人才短缺则是顺德企业面前的另一个困境。鼎峰的研发中心就是放在深圳的,“因为很多高端人才不愿意留在佛山,他们在深圳过着很安逸的生活,我们就只好在深圳的地铁站旁边租下一层写字楼,供他们开展科技研发。”对此,顺德顺威精密塑料有限公司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这家专门从事空调用塑料风扇的生产厂家,通过与华东科技大学建立联系,专门组建了一个由院士和博士研究生领衔的“智囊团”。顺威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丁斌介绍,“我们会把企业的需求逐条列出来,针对这些具体需求与高校开展合作。博士硕士们长期身处生产第一线指导研发工作,跟企业的研发团队打成一片,这种合作方式很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