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设备:接棒智能机,助力物联网
智能手机将随着中低端产品而持续提升普及率,总出货量仍持续增加,但是成长动能终将趋缓,也象征着下一世代的穿戴式设备,即将接棒演出,从单一产品竞争,提升演变成为群聚性的生态圈竞合,而初期将以智能手机为主,穿戴式设备为辅,再向外扩散,物联网的加成效果逐步展现。
穿戴设备顾名思义,是可以贴近或直接接触于身体,却不能进入体内的产品,基本上距离人体尤其器官越接近的物品,功能越单一或越简便则相对安全,且最好不具有“故意存在”的感觉。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穿戴设备并非一味追求功能强大的原则,反而以方便、安全性做为出发的重要考虑。
智能手机与穿戴设备相辅相成,然而手机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消费性商品,功能自然越强大越好,而穿戴设备市场目前才刚起步,对于站在开发角度的国际大厂来说,将会着重于搜集消费者的信息,也就能够构成人体与云端之间的桥梁,用于沟通与链接,且应用层面相当广泛,未来可能会朝向非大量性的多样化发展。
调研机构纷纷看好可穿戴设备,得到厂商以及产业链助力,其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呈快速增长态势。
穿戴设备:接棒智能机,助力物联网
Gartner
Gartner预估,穿戴设备在未来5年内还不至于会取代智能手机,仍会居于辅助的地位,但长期来说有机会以两位数成长,预估2020年穿戴式设备的销售量将达到5.14亿件。
Gartner预期2015年穿戴式市场将呈现强劲成长,智能手表、健身腕带等追踪设备数量将逼近7千万件大关,较2014年增加38%;不过,这些设备在未来5年内还不至于会取代智能手机,而是成为既有设备的辅助工具,今年对穿戴式设备来说会是相当有趣的一年,目前穿戴式市场普及率相对仍低,但长期来说有机会以两位数成长,Gartner预测,2020年穿戴式设备的销售量将达到5.14亿件。
从厂商的角度来看:AppleWatch势必会引发消费者对穿戴式设备的兴趣,而三星(Samsung)、Sony、联想(Lenovo)等品牌也必定会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与其一较长短。除了硬件,厂商还将强调生态系统以及如何从关联市场中找到综效。
三星、Google、苹果与微软已准备打造全面的医疗健康平台,以吸引医疗保健、健身业者成为其合作伙伴,这样的策略将启动全新的商业模式,但到底该如何保护从穿戴式设备所搜集到的敏感资料,势必也将引发热议;除此之外,就穿戴式产品相关的应用程序与生态系统来看,多数厂商仍有改善的空间。
JuniperResearch
英国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Research表示,到2020年,可穿戴市场的规模将增长到800亿美元,而这一市场的潜力得到开发的关键在于,让可穿戴设备隐性化。
业界观察人士相信,苹果新招募的这些非科技界人才将促进可穿戴技术和手环、手表、戒指等贴身物件之间的磨合,使两者结合的产物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而最有可能盈利的可穿戴产品就是能让技术完全隐没、使人不易觉察的产品。
新兴的可穿戴技术市场备受数个因素的困扰:
1.电池技术缺乏创新和突破,这使佩戴者时不时就得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便利性大打折扣;
2.这类设备面积有限的用户界面无法容纳复杂精细的功能,但假以时日,这一问题无疑将得到改进;
3.谷歌眼镜的前车之鉴,普通人在公共场合佩戴可穿戴设备可能引起侵犯隐私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