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下的追赶 中兴华为布局“超级工厂”
中国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中,坐落着西部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基地,这座由中兴通讯投产的工厂车间里,25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只需要40多分钟一台星星2号手机就被组装完成。
从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到现在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发展成熟,自动化的机器人已经开始走入全球各地的制造工厂。而在这场自动化的工业较量中,中国作为全球手机生产基地也在迅速提升着自身的能力。麦肯锡预测,每年全球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约为60亿美元,先进的机器人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可达7200亿到1.45万亿美元。
“未来工业4.0的智能制造我们会超过苹果的,对这一点中兴非常有信心。”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中兴终端CEO曾学忠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是说。而在不久前,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也对媒体表达出一个观点,供应链的能力已经不是华为与三星之间最大的差距,品牌才是。
机器人进工厂
“目前场内配备全自动生产线25条,生产基地全部建成后,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兴通讯全球最大的工厂之一。”中兴终端基地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中兴的这家工厂中,生产线从单板测试加载、全自动化分板点胶、整机音频测试、整机软件加载等使用的都是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据记者了解,该工厂某些环节实现的是全自动化生产,相比之前传统生产线产量提升了40%,人工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记者在中兴的手机工厂中见过全自动化的“音频检测机器人”:可以准确地抓取流水线上的手机放进模仿人声音的“黑盒子”里,在进行完语音操控系统精准性的检测后,可以自动分拣出良品和不良品,后者会进入人工通道进行问题排除。
一位从富士康离职的制造主管对记者表示,在富士康主营的手机代工业务中,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贴片和后端的装配、搬运环节,在绝大部分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用人工。从成本方面考虑,根据型号、功能、复杂程度的不同,国产机器人的每台售价高的可达六七十万元,低则十几万元。
高投入背后正值中国4G局势逐步明朗之际,本土手机厂商无论是销量还是质量都处于攀升阶段。
来自中兴终端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兴整体终端产品出货量超过1亿,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800万部,2015年,中兴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目标6000万台,而其重点机型全语音手机星星2号上市一个月销量即已突破30万部。
不过曾学忠也对记者坦言,产业配套上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据了解,卡位“一带一路”,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确立了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包括三星在内的大批世界500强电子企业已经入驻。
截止到目前,中兴生产基地覆盖亚洲、北美、欧洲,其中,中国的生产基地主要在深圳、杭州以及西安,西安基地将担负中兴手机高端智能手机的生产,深圳和杭州则是中低端。
而华为也在提速辐射全球的制造能力,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松山湖华为终端总部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3.3%,2015年,计划投资5亿元。“工厂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一条线只需要三名操作员工,两条线共用一个质检体系。虽然产量如此高,但员工数量已经减少了很多了。”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供应链短板已破?
余承东在近日的一次媒体访谈中谈到与三星和苹果的差距,让人意外的是,他表示供应链已经不再是华为的短板。“我们供应链的主管是一个芬兰人,以前是索尼爱立信供应链的全球主管,在华为干得很好。而且他搞了一个蓝海计划,大幅度提升了华为供应链的效率。”余承东对记者说。
一个背景是,从1997年到2005年,华为全面导入IBM的管理方式,集中体现在两大主要流程上,其中一种就是集成供应链(ISC),这也为华为的成长打下了基础。一家在比亚迪手机事业部服务过8年,目前专攻手机音频抽测的产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除了苹果关注此项检测外,华为也在做相关的投入。
华为对自己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开始变得自信。
与之持有相同观点的曾学忠则称,未来工业4.0的“智能制造”我们是一定会超过苹果的,中兴对这一点非常有信心。
工业4.0在制造领域是热门词汇,其核心在于制造厂商能够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也就是通过充分利用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创新交互式生产技术的联网,相互通信,即物理信息融合系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去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时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围绕工业4.0的合作内容就非常醒目,相关政府部门也在规划未来,谋求中国制造的升级版。
“我们谈供应链的管理都是干了十多年二十年的,都在关心整个质量的管理、计划的管理、供应商的关系等。那天一家互联网厂商跟我说,他说他做手机瘦了20斤,我说你看我胖了5斤,这就是差异。”中兴一供应链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虽然相对于台湾,大陆手机产业链发展较晚,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配套已经相当齐备,并且在关键芯片、周边零组件、下游之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环节,围绕在国产厂商身边打转的已经是全球厂商。”上述负责人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能力提升很快,但依然要看到国产厂商与三星和苹果之间的差距。
有这么一个坊间传闻的例子,为了给MacBook增加一项新功能,让屏幕上方的小绿灯穿过电脑的铝制外壳,苹果订购了数百台激光设备,每台售价在25万美元,而在这之前,要让光线穿过金属基本属于“不可能的任务”。
富士康的一名负责人表示,苹果对于生产线的要求是,即便是不同厂家做出来的东西,最后看起来都得像一台机器里一次做出来的产品,不然就是不合格。
三星则依旧拥有巨大的全产业链优势。比如说,三星的业务横跨面板、芯片、摄像头、电池等智能手机等所有核心技术领域,而且在每个领域都占据着不同的优势,在芯片和面板两大核心部件控制着市场供应,并且拥有着Super AMOLED显示屏的顶级技术。
“苹果对产品的苛刻与三星对产业链极强的把控确实是我们追赶的方向。”上述中兴供应链人士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