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温州一老板6年研发近场通信 与苹果刚启用的NFC有的一拼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杭报在线
日期:2015-01-07 08:39:37
摘要:而在飞利浦与sony启动合作之后5年,在中国的内蒙古有个32岁林姓温州商人拿着同样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去找一家酒厂,他的初衷是推销这种新兴的防伪技术,酒厂老总则反驳他:这个标签只能使用专业设备才能辨认出来就没什么意义,但假如老百姓用自己的手机就能扫出来,那他会考虑采购。

  在智能手机从无到有,迭代升级的近10年里,人们一直设想会出现一种技术:只要把手机往东西上一放,就能完成彼此的快速辨认,一方面,手机上可以收到图文并茂的产品信息,另一方面,设备端则能完成记录,开门,付款等一系列动作。

  这一技术作为架在线下实体经济与手机虚拟网络之间的桥梁,是近年来兴起的O2O浪潮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一桥梁的关键位置也随着3年前微信的兴起而一直被二维码牢牢占据着。而在最早的技术圈内,人们一直认为会是芯片来扮演这一角色。

温州一老板6年研发近场通信 与苹果刚启用的NFC有的一拼

  从NFC技术出现10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叫好不叫座。苹果公司从2007年的iPhone一代到2013年推出的iPhone5s,一直都不支持NFC,2013年还推出了iBeacon意图建立自己的标准。直到2014年发布的iPhone6,苹果才推出了结合了NFC与指纹识别的APPLE PAY,尝试改写线下的支付场景:人们只要把iPhone6放在收银台上,并把手指按在home键上,无需输入任何密码就能瞬间完成付款。

  鉴于苹果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步动作让科技界大为激动,手机取代钱包的时代似乎已近在眼前。

  而在飞利浦与sony启动合作之后5年,在中国的内蒙古有个32岁林姓温州商人拿着同样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去找一家酒厂,他的初衷是推销这种新兴的防伪技术,酒厂老总则反驳他:这个标签只能使用专业设备才能辨认出来就没什么意义,但假如老百姓用自己的手机就能扫出来,那他会考虑采购。

  这番交谈启动了这个嗅觉敏感的温州商人对手机与芯片双向通信长达6年的研究与投入,并在1年之后与国内芯片制造的带头人王志功教授结成战略联盟。

  与飞利浦主导的NFC技术不同,这项通信技术独特之处在于芯片本身可以不加载电源,只依靠手机的辐射出的微量无线电波就能完成辨认,而手机本身并不需要安装芯片,且有效距离较NFC长很多。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林加缪主持开发的S-RFC第一代芯片已经以手机开门的形式铺设到了全国数以百计的小区之内,培育了第一批的种子用户。

  与此同时,NFC在国内的实际境况,却是举步维艰。苹果采用的实际上是阉割版的NFC芯片,仅能支持APPLE PAY,而不支持第三方应用,在和银联以及运营商的博弈中迟迟难以进入中国。而小米4去掉了NFC,魅族MX4也没有NFC功能,国内手机厂商们以实际行动来反应当前市场对NFC的看法。

  2014年,一场关于芯片的战争山雨欲来 。

  38岁的神秘温州老板与无线领域的全国侨界十杰

  内蒙古这块以煤炭和地产而闻名的区域在近十年里的确孕育了无数财富神话,其中不乏资本与精明两者兼备的温州商人。

  在2008年接触到RFID电子标签芯片后,林加缪决定切入这一新兴行业,走遍全国各大高校寻找科研人员,并在半年后凑齐了一支教授级的8人开发小组,历时半年,花费百万之后产出了第一批芯片,几乎都是废品:当手机以微弱电波向芯片发送信号时,由于芯片没有供电来源,芯片外的线圈不仅要接受电波中的信号,还需将电波本身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下来,并靠存储下来的微弱电能,提供给芯片的信息处理以及将处理后的信号返回给手机。

  在最早一批样品中,返回的能量只有10%,而假如返回信号要能被手机快速识别出来的话,这一数字至少要达到50%。功耗成为当时整个产品线上反复改进都难以逾越的鸿沟,直到林加缪说服了王志功加入。

  王志功,1990年开始在德国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任职,从事超高速, 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光电集成电路设计,曾在德联邦政府组织的六项联合攻关项目中承担关键课题研究,创造并保持了集成电路方面的多项世界纪录。1997年,王志功应邀国务院人事部邀请,作为归国定居专家回国,之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杰“。

  在无线电通信与集成电路领域,王志功可以说是全球顶尖的专家,他最常被人提起的一个研发项目是:将断开的神经两端接上微电子芯片,用无线电实现肌电信号的隔空传递,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像霍金这样的病人有可能用无线电代替神经传达信号来重新控制瘫痪的四肢。

  巨大商业空间,顶尖中国技术与厚重浙商资本三者的结合,剩下的就是时间与反复的开发、测试和修正了,芯片的打样用圈内的话来说叫做“流片“,流片前的开发、流片的过程、流片的测试、测试之后的问题分析修正以及再流片,2年一个周期,简单来说就是小规模试产几百片样品芯片。目前第二版的产品完成度已接近80%,而在仿真实验里,改进工艺后的芯片已经能实现20cm距离内,在摇一摇的功夫间就被普通的智能手机快速辨认出来,而且芯片本身并不需要电源。”林加缪说,NFC则必须使用搭载了NFC芯片的手机,而且距离需要短得多才能辨认出无电源的另一片NFC芯片。

  曾经有一个投资人听闻过林加缪的项目,跑去调研,问他究竟投了多少钱,林加缪说也就自己一个人投了几千万吧。投资人面露怀疑,说:哪有人揣个几千万就敢做芯片的。“但事实的确如此。”

  ”我们用技术众筹做了一个顶尖行业的科研,省钱,又快又好。“林加缪说,简单来说,早在5年前众筹概念尚未火热的时候,他就跑遍天南海北,找到了全球范围内最为顶尖的几十个人,王志功负责把研发分拆成模块,调用这几十个人远程协作,他则负责把修正后的方案试产样品与谋划商业落地。所有的研发团队都没有拿过一分钱,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运作。

  摇一摇手机开门与100个小区的楼道门禁

  “手机开门”仅仅是林加缪芯片帝国的第一步棋:尽管无电源的芯片尚未完成开发,但他已经开始在有电源的生活场景中内植入自己的芯片:在杭州,万家花园,在水一方,铂金时代等数十个小区内,原本进入小区的人行匝道门与单元楼楼道大门都需要使用磁卡刷卡来开门,如今都被摇一摇手机所取代:用户入住小区后不再需要缴纳押金办理磁卡,取而代之的是下载一款名为妙兜的手机APP应用,在获得物业授权后,进门前只需要打开妙兜,摇一摇手机就能开门。

  与市面上大多数的手机开门APP不同,妙兜只允许用户“现场开门”,即需要将手机接近到门前的几米范围内才能开启,而不少同类竞品则允许用户远程开门,林加缪认为后者会为安全埋下隐患,"妙兜暂时还只针对单元门与人行匝道提供手机开门服务,这些门禁本身就属于公共服务设施范围,并没有太强的专属性。"林加缪。

  “从公共单元门到个人住宅大门之间,其实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点,我们尚未切入个人生活提供回家开门的服务,也是认为用户对于把钥匙托管给别人尚未做好心里准备。”林加缪说,至于于安全性方面的担忧,用户其实大可放心,“就连湖北省公安厅家属院如今使用的都是我们的手机开门服务。”

  手机开门自然不是妙兜的赢利点,事实上迄今为止妙兜对老小区的门禁改造还是免费的,目标是为了建立庞大的用户基础,并为明年即将大范围铺设的芯片网络,以及日后即将打通线上线下的账号体系做准备。一个安装了妙兜应用的手机就代表了一个用户,而一块芯片就代表了一个商业的终端单元:未来用户和终端两者的数量将决定妙兜的市场价值。

  这还仅仅是有源芯片的应用。无源芯片的应用更具有遐想空间。林加缪说,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他主导开发的S-RFC只是比NFC在距离上远了一些,而且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芯片,普通智能手机就能完成。但在产品真正商业化的时候,这一点点差别对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可以设想的是,未来用户在商业综合体内闲逛,只要进入某家店铺,手机就会收到多媒体化的产品说明,店铺则会却记录下用户,并在大促到来之时向其推送信息。”林加缪说,技术圈内对这一设想由来已久,但苦于室内定位技术一直无法完成,如今只要借助在门口铺设芯片,10米内的距离可以很容易地完成这一逻辑。“假如更进一步将芯片附加到商品上,得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则将更为细分。

  ”毕竟我们的芯片价格只有3-5元,是NFC的五分之一,一旦进入量产阶段,在200元以上的商品上都能使用,这还会带来巨大的防伪与电子溯源的市场空间。“林加缪说,此外,一旦妙兜芯片与手机APP能在一线城市铺开到达百万人群级别的规模,从摇手机开门到支付功能接入在技术上其实也只有一步之遥。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