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智慧城市热:但见坑深不见楼起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元,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
在新一轮的智慧城市热到来之际,有一些思考值得城市管理者去关注和倾听。
“智慧城市建设的背后,有着很多的故事和规则,不然容易陷进看上去很美的智慧城市的深坑中。”作为方正信产CEO的刘欲晓,这样道出了对各地“智慧城市热”的理解。
国家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则指出,很多人把智慧城市当成一个目标,其实它只是一个手段,智慧城市不是一个单纯的项目或者说今天花了十个亿就可以把一个智慧城市建成,它实际上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全国智慧城市试点近500个,但尴尬也随之而来:全国主要城市的发展现状都面临“好吃的肥肉已经被吃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的境遇,出现了智慧城市建设超前的情况。
央视主持人马洪涛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城市在上任领导人时新建了一个行政中心,5年后下一任领导又新建了经济开发区。最后这两片地区全是烂尾楼,过渡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突出。
那么,各地匆匆上马的“智慧城市热”,到底需要怎样的建设蓝图?
年初,《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炉,《规划》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刘欲晓认为,新型城镇化,就好比当下时髦的特斯拉汽车,要求城市做到“集约、绿色、智能、低碳”。在这四个概念中,工业化就像是特斯拉的电机,农业现代化是电池,信息化则是超大号PAD及所有内置程序,而城镇化则是高密度铝合金框架和轮子。
刘欲晓指出,在“四化同步”中,只有将信息化与城镇化组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而这就是一种非常切实际、也非常明确的发展模式。
万碧玉也同样认为,要以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线,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对象,建立起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体系。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刘欲晓举例称,比如某个地方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作为城市的管理者,第一时间需要调动几股力量共同应对这个灾难,医疗、消防、警力,甚至气象等等都要跟上。
“作出一个动态决策,绝对不是靠单一的信息来源,也不是靠单一管道的信息输入,它是一个城市各个职能部门,或者说城市的各个功能之间的一种信息的叠加,由信息的串连、透视所导出来的一种综合决策。”刘欲晓说。
“城市的智慧建设一定要有顶层设计,但不能像写一篇漂亮的论文然后就搁到书架上了,而是基于你对这个城市的了解有多少,再真真实实落地。”刘欲晓表示,方正IT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因地制宜,真实的帮政府去做顶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