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可穿戴医疗市场爆发的拐点
不管你承不承认,可穿戴医疗已悄悄的步入了人们的生活,并随着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必将在医疗行业掀起一股颠覆性狂潮。IMS Research高级分析师指出,可穿戴医疗市场2016年或将超过29亿美元,至少占据所有可穿戴产品销售额的一半。
事实上,可穿戴是非常好的载体,这就同时说明了,在功能与时尚方面需要一定的平衡与结合。然而,现阶段的可穿戴产品空有外观,设计思维仍旧以推销科技的方式进行,并非来自消费者诉求本身,这使得产品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比如可穿戴医疗。
现今市面上的可穿戴医疗产品多以手环为主,打着医疗创新的旗号,实用性方面却仅仅局限于运动计步、卡路里消耗、热量计算、睡眠监测等几项技术门槛较低的功能,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对此,光聚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于东方也表示,手环存在较大的弊端,目前来说并非刚需产品,但这是可穿戴医疗市场起飞的必经之路。
世事大多难以一蹴而就,新兴的技术与产品同样需要市场的培育,而可穿戴医疗当下面临的重重阻碍,对教育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需要让用户知道有这样一个途径,它能够管理人们的健康,却比传统的就医模式更为方便;有了认识,才会有认知,会意识到现有的仅是一些“入门级”产品,能够采集到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进而能有力推动市场突破困境,迎来曙光。
鉴此,对于可穿戴医疗来说,充满曙光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目前尚有哪些瓶颈亟待突破?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市场迎接爆发的拐点又在哪呢? 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培养用户粘度:精准有效才是关键
对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手环手表也好,眼镜也好,皆是人们熟悉的、愿意穿戴的产品形态,但这类产品难以引起用户的共鸣,究其原因则是准确性和有效性。只有能准确有效的解决问题,用户才愿意购买,并且长期佩戴,产品的形态、酷炫的外观仅是增加了附加价值。
那么,要如何确保产品精准有效的获取数据呢?从设备端讲,一是采集的设备,二是取样的方式。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笔者将在后文进行赘述。
采集:介入式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将成大势
我们知道,人的生理信号是很微弱的,比如脑电信号,如果不接触到脑部核心区域,是无法采集到脑电波的;心电图亦是同样道理,如果不靠近胸口最近的地方,没有按照导联的方式进行监测,数据是无效的。因此,介入式的传感器加上可穿戴设备未来具备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于东方表示,当下的大多数可穿戴医疗产品均是无创的(即佩戴后不会对人体产生干预),准确度方面能达到90%就已经很高了。而更优的介入式产品,即植入式和微创两大种类,以后者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除去采集的方式,数据采集芯片同样重要,通常我们用到的是MEMS芯片。利用MEMS进行人体信号检测的好处是,可靠性较高,且硅材料容易做单片集成。对于可穿戴医疗设备而言,体积和功耗非常关键,因此MEMS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便是单片集成,一个MEMS芯片即可实现多信号检测,比如光聚科技的WT01芯片,便可解析48种ECG数据,能实现动态心电图数据监测。
另一方面,则是材料需要突破。上文提到,未来微创式数据采集最具前景,而较硬的硅是目前MEMS的材料主体,因此选择一种可替代硅的柔性材料,是MEMS技术的另一大发展方向。
取样:多次数据取样确保精准测量
于东方指出,动态监测的精准度实际上取决于两个概念:一是样本量,比如跑了几圈,走了多远;二是样板量,即你的数据是以谁为基准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取其他辅助量作为参考。比如当你需要分析监测到的心电数据时,我可以提供同一时间内的血糖、血氧等辅助量,因为这些参数彼此间具备对应关系,可以提供直观的参考价值。”
针对样本量的概念,于东方进一步表示,光聚科技的动态血糖监测,是动态对病人进行24小时监测,血糖数据将采集480组。“我们知道,一般的血糖病人在医院一天会采集4次,严重的采集10次,而我们提供480组的数据,样本量有效增大,得到的结论就更趋精确。”
可穿戴医疗+远程服务:搭建有效的医患信息交互模式
日前,卫计委发出的《禁止医生私自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公告指出,为了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同时也保证医患双方的权益,规定医师一定是在所在医疗机构里面,通过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设施向其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法律责任主体也是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这是对远程医疗服务进行规范的根本考虑。
要培育用户的信心,仅靠有效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数据交给一个用户可以信服的群体,因此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有效获取数据,以及建立有效的医患信息交互模式十分重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用户将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提供给医生,医生是不能够进行分析处理的,因为数据的检测方式,以及传感器安放的位子,都会影响数据的获取。现在很多第三方机构在做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工作,但他们并不关心这个数据是用户录入的,或是设备采集上传的,亦或数据采集的时间节点,导致很多数据都是假数据,而在假数据的基础上予以判断毫无意义。
因此医患之间需要有严格有效的用户使用方式,比如数据的检测是饭前还是饭后,静态动态,都需要有明确规定。而信息社区化、游戏化,则可以有效提高用户参与度——现在设备端已经定义好了,而让你每天上传数据,也许会觉得烦懒得做,因此通过游戏类的互动,可以让上传数据不那么枯燥;同时社区经验的分享,能让枯燥的、和人健康有关系的数字变得有粘性。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医生资源严格把关。有一些远程服务企业,挂着知名医生的头衔,但背后诊断的可能仅仅是个小护士,“挂羊头卖狗肉”的服务方式容易对用户造成严重的影响。唯有有效的检测终端,有效的获取途径,以及有效的管理者,才能构成真实使用的健康网络。
低功耗:衡量可穿戴医疗产品的核心指标
前几日,Apple watch的浮出水面引发一场热议,然而颇受病垢的一点是,续航能力仍旧无法摆脱一天一充的命运,可见功耗依然是可穿戴产品需要突破的一大难题。而伴随技术的不断革新,MCU、无线模块等相关核心器件,亦统统踏上了低功耗的康庄大道。
Silicon Labs美洲区市场营销总监Raman Sharma表示,低能耗MCU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电池寿命可通过使用更大、容量更高的电池或者使用节能型MCU来实现,而使用大电池往往会导致产品过于笨重,因此大多数可穿戴市场中的开发人员更倾向于选择优化MCU的功耗。
Raman Sharma指出,Silicon Labs EFM32 Gecko MCU的低功耗传感器接口(LESENSE)和外设反射系统(PRS)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超低功耗预算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即使当MCU在深度休眠模式时,LESENSE接口也能自动的收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这使得MCU能够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在低功耗模式,并且同时跟踪传感器状态和事件。PRS监视复杂的系统级事件,并且允许不同的MCU外设之间进行自主通信,同时保持CPU尽可能长时间的处于节能休眠模式,从而降低了整体系统的能耗。
而在无线技术领域,BLE的出现亦带来了重大利好。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技术统括部高级经理黄文源坦言,东芝BLE IC(TC35667以及同系列产品)采用了特有的低功耗电路设计,峰值电流仅是5.9毫安,在深度睡眠状态下的电流仅为0.1微安,能有效应对可穿戴设 备中的小型纽扣电池。此外,内置的DC/DC电路可确保动作电压宽至1.8V-3.6V,简化电源设计。“以实用CR2032电池为例,每天传送3次数据 为基准,采用东芝BLE IC的设备使用周期约为1.5年左右,与竞争对手相比耗电量仅为对方1/3左右。”
可穿戴医疗:未来大数据的缔造者
我们能够想象到,当可穿戴医疗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时,监测产生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现在的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医生平均每3分钟会接待一个病人,很少有空余时间去完成远程医疗的工作。因此,对于在可穿戴医疗+远程服务的全新医患模式,建立远程的自诊断数据库势在必行。于东方坦言,可穿戴医疗需要人工智能,但前提是大数据库的建立,与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类,这个工作量非常庞大,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对于可穿戴医疗市场而言,现阶段仅是迈出了一小步,热捧的背后太多问题仍需解决,唯有抓住痛点逐个击破,市场才能真正迎来拐点。但无疑,可穿戴医疗这股汹涌的浪潮已然来袭,乘风破浪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