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一卡通 别因蝇头小利毁了三观
目前正是高校新生报到的日子。近日,有海口经济学院2014级的新生向记者反映,这个学期起,该校的学生必须使用带一卡通功能的海南电信卡号,还将领机、办卡、缴费嵌入新生报到流程中。对此,有学生质疑“学校及电信运营商不仅是借规范管理的名义要求学生强制消费,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事实上,海口经济学院强推的一卡通并不新鲜,近年来早有类似报道,也都是打着方便学生以后生活的旗号。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表示,高校的入学收费应该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来执行,未经许可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来强制学生消费是不合理的,当地教育部门应该查证后要求高校纠正这种做法。
但很显然,时至今日,这样的事情仍在各地继续上演,甚至一些学校都懒得新瓶装旧酒,直接依葫芦画瓢。毫无疑问,在这种强制消费不绝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者,学校出于成本考虑,与电信合作降低了自己搞信息化管理的成本,而电信企业也由此获得了发展业务的机会,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这种做法意味着负担的增加。
二者,在强制消费中,双方恐怕难免会存在某种利益交换。既然强制消费,学生购买手机和手机号,甚至此后保底消费,都无疑是一笔不小的生意,电信在扩大用户群的情况下,恐怕也会给帮助其力推强制消费的学校一定的回报,否则又有谁会如此冒险,在教育部门和舆论眼皮子底下,滥用学校行政权力?
三者,无疑也跟教育部门监督不力有关,屡屡曝出类似强制消费,海口乃至海南教育部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源头上加强监管,避免学校滥用行政权力强制学生消费。恰恰是教育部门的不作为,给了学校和电信运营商联合挑战教育部门底线和践踏学生合法权益的底气。
推行校园信息化本是件好事,但如果不顾学生的感受和现实情况,一味强行推广,这桩好事恐怕就很难办好了。某种程度上说,在这种强制消费的背后,看上去是电信运营商和学校双赢,可以肯定的说,无论学校的初衷是为学生服务还是从中牟利,大一新生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但同时失去的或许还有对学校的尊敬和信任。
无论学校是否谋取私利,其为了蝇头小利都无疑毁了三观,学生和社会对学校都感到无比的失望。对此,我们希望海口经济学院能够尽快改正,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至于教育部门,我们期望,在新生入学的高峰期,不妨多一点监督和访查,千万别再让学校为了蝇头小利毁了三观,伤及自身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