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从智慧医疗的信息孤岛问题反观汽车后市场

作者:朱伟华
来源:老虎财经
日期:2014-09-01 09:53:15
摘要:把话题拉回到医院VS后市场这个话题上来,无论医疗还是后市场,当下都是创业良机。这篇我重点谈“信息孤岛”的问题。

  仅就医疗和后市场而言,都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而相比之下,汽车后市场的信息化远远落后于医疗信息化,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在没有完成信息化的情况下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可能需要从移动互联网的思路来寻求解决方案,比如基于支付平台来全新构建后市场的信息平台框架。

  前天万达、腾讯和百度组成“腾百万”联盟,各行各业都在揣测这个联盟靠剖不靠谱,难道各位不明白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寡头结盟绞杀中小竞争对手的时代吗?过去30年,各行各业的主旋律是劣币驱逐良币,现在是巨头们要颠覆这个规则,在他们自己的帝国里,必须建立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则,否则他们自身都岌岌可危,只有把不守规则的中小企业干掉,他们才能活得更久。这个时候你还讨论他们结盟是否靠谱,这纯属浪费时间,赶紧琢磨你自己如何在他们结盟后如何生存是关键,要么是他们的敌人,要么是给他们打工,如果未来不尽快建立反垄断法,中国的创新很快会被这些大企业联盟扼杀殆尽——一如今天的欧洲或者日本,个人基本没有创业可能,几乎所有商业机会都是大企业的。即使在美国,除了当作国家军队用的互联网,其他行业也基本没有创业机会。

  把话题拉回到医院VS后市场这个话题上来,无论医疗还是后市场,当下都是创业良机。这篇我重点谈“信息孤岛”的问题。

  无论腾百万还是后市场的各路豪杰,企图用互联网改造实体产业的方向是一致的,各家都做的是信息服务以及适应信息服务的实体业务流程再造。仅就医疗和后市场而言,都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具体而言,医疗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医院、医药、医保、公共为生这四个系统都是靠信息来连接的,但作为终端,多数医院的处方、挂号、医疗影像等系统是物理上与外界隔离的。前面我提到了,大城市里的医院,有卫生部直属的医院,有当地卫生厅管理的公立医院,有社保管理的社区医院,还有自己管理的民营或者外资医院。考虑到医疗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大多数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都是物理上与外界互联网隔绝的。近年来只有国家建立的医保、医药以及公共卫生系统能够与外界联网。大量的医疗数据和信息都是存在各个医院自己的服务器上的。谁都知道这些数据价值巨大,所以谁都会以病人个人隐私为理由,拒绝共享这些数据。

  (2)医药系统的问题目前在西药方面已经有较好的解决,药监系统的医药防伪和溯源系统能够通过条码精确到每一盒药的物流和位置信息,借助这套防伪系统,任何一盒西药,如果被扫码销售就会在系统内核销,这盒药就不能在系统内被二次销售,也就是说假药是不能通过使用相同条码来合法销售的。对于个人用医保购买的药然后线下倒卖给药品黄牛,通过系统是是可以找到这盒药的领取人的。2008年汶川地震,国家就是通过这套系统实现精确的就近药品调拨,前几年出现问题疫苗事件,国家也是借助这套系统短时间内就迅速定位疫苗流向,迅速封存降低了问题疫苗的危害,但目前这套系统对于中草药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相信这才是中国对西方医疗信息技术的本土创新。中药的信息孤岛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个很专业的话题,这里先打住。

  (3)医保信息系统在不同地区推动比较快,这套系统的完善可能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对于医院的信息孤岛,这套医保系统可能是打破医疗信息孤岛的关键管道。

  (4)公共卫生系统主要解决打疫苗、孕产妇检查、传染病防治等问题,这涉及国家安全,无论系统还是管理,由政府主导更靠谱。政府从安全的角度,认为这套系统应该是内联网,各个医院通常也更倾向于按照公共卫生系统的逻辑建立自己的内联网。

  (5)目前医疗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是HIS医疗信息系统、PACS医疗影像管理系统、LIS检查检验系统、eHR诊疗数据系统,国内有多如牛毛的医疗信息系统提供商,规模比较大的如东软、金蝶、用友等,但这些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和信息交换都是个问题,系统和数据的碎片化比较严重。阿里等互联网公司在“大健康”的概念下,借助支付宝也在推动智慧医疗,这也是O2O的一个重要方向。

  (6)目前各种医疗可穿戴设备公司也是多如牛毛,但这些设备的数据收集标准不统一,检测精度也各异,各个手环创业公司的用户规模都很小,数据碎片化严重。医院不大可能用这些数据作为诊疗依据——靠这些数据治死了人,谁负责呢?

  (7)电子病历虽然想象空间很大,但仅限于各个医院自己掌控,要跨医院乃至跨地区建立这个电子病历,这个难度非常大。目前个别城市强令各个医院把病历汇总到政府的服务器,这只有中国信息不透明、个人隐私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做到。

  对于汽车后市场,信息孤岛问题也是同样的:

  (1)4S店、快修连锁、独立维修店、加油站、汽车美容店等后市场终端分属不同机构管理,交通部门管店铺和人员资质,配件归商务部门的物流体系管理,如果要做电子商务可能还得和各地的经信委有关。4S的系统归主机厂管理,其他的后市场终端要么没有系统,即使有系统距离4S体系的系统也有差距,更何况4S体系的系统本身也问题百出。各个品牌的系统都彼此独立,彼此数据标准不统一,作为经销商集团都无法解决这个信息孤岛问题,更遑论是整合后市场的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医院和后市场的信息化问题基本相似,只不过几乎所有医院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后市场的信息化更滞后,尤其是独立维修站更是如此。

  (2)配件的防伪和溯源系统显然可以借鉴药品,也已经有人在尝试这么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谁有能力整合主机厂的配件和后市场配件信息,从而构筑虚拟库存系统,没有这个系统,所谓防伪和溯源都只是局域网内部的应用,即使有人提出要建立标准,也只是自己的标准,很难成为市场决定的标准。由于我刚好对主机厂和后市场两个配件圈子都熟,最近我在试图张罗这两个配件圈子的大佬们围绕虚拟库存这个问题进行对话,反垄断、假配件、后市场连锁都有可能让各方走到一起来。我希望小圈子的内部对话能从医药信息化的案例中提炼出汽车配件的解决方案……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参与。

  (3)汽车保险明年会的定价机制会发生巨大变化,费率市场化说来就来了。医保卡的跨医院跨地区结算平台,医保系统对诊疗、处方、医药信息的汇总收集,这些对于车险都有借鉴意义。对于4S体系和品牌配件体系,除了车险,还存在配件质保索赔系统的问题。由于车辆和驾车人都对车险的定价有影响,这会让车险比医保更复杂。未来几大保险公司能否实现对维修站资质进行联合认证,决定了车主是否能自主决定修车。目前保监会牵头联合各个保险公司构建的车险数据系统也刚刚建立,各个保险公司对于用户信息都是高度保密,如何把真实的定损维修信息放到大平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医保做不到,如果把驾驶人的信息屏蔽,车险有可能做到对车辆维修信息的汇总。

  (4)汽车年检制度类似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年检制度还处于变革中,中国还没有出现日本等国家的严格年检强制维修的老路,但随着高龄老旧车型增多,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考虑,早晚得建立严格车检下的强制维修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年检有可能以汇总维修保养数据为前提。

  (5)给医疗做信息系统的东软、金蝶和用友同样也在给汽车后市场做系统,基本上用户对这些软件供应商的服务都不满意。与医院在构筑统一的信息平台相似,无论4S店还是连锁维修企业,也都在考虑构筑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但目前即使主机厂在自己的4S体系也没有能构建出融合配件、诊断、索赔、服务流程、车间、用户、金融保险、财务支付、市场等为一体的管理信息平台,更遑论后市场独立店铺,这背后的业务逻辑非常复杂,需要跨界业务支持才有可能做到。

  (6)目前车联网也在做类似健康可穿戴设备的OBD产品,与医疗可穿戴设备的问题类似,OBD系统用户网络太小,采集的信息标准不统一,精度差异大,数据碎片化严重。各个小创业公司都认为自己那点数据是个宝,都以为凭借自己那点儿数据就能发大财——采集并记录与业务无关的数据得到用户授权了吗?使用包括用户隐私的数据商用合法吗?采集来的数据用于保险定价有验证过吗……至于很多远程诊断的创业idea,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先有车辆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强制标准,这些设备装车合法性就非常可疑——毕竟手环不至于让人丧命,但OBD使用不当会让车主丧命的。

  (7)交通部门很多年前就提出要加快建立汽车电子病历系统,但即使人的电子病历系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出来。目前个别城市的政府部门汇总各个医院的诊断和处方信息。交通部门也要求各个维修站要上报自己的车辆维修信息,但如果不先做到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数据格式的标准化,这些信息收集汇总的意义不大。目前保险公司、4S店、后市场终端、车检机构都会有一些维修保养车检信息,但这些信息的标准化和数据可交换性问题都没解决前,电子病历系统恐怕只能碎片化存在。从想象空间看,如果某个地方汇总了医疗诊断病历数据,如果这个数据覆盖的人群和时间足够大,它距离发明“人工智能华佗”就不远了,汽车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掌握大量的诊断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故障诊断系统就会很快诞生。

  综上所述,无论医疗还是后市场,信息孤岛都是阻碍行业进步的关键,相比之下,汽车后市场的信息化远远落后于医疗信息化,在没有完成信息化的情况下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可能需要从移动互联网的思路来寻求解决方案,比如基于支付平台来全新构建后市场的信息平台框架。目前医疗领域正在基于支付平台构建智慧医疗平台,相信后市场也有可能从这个路径入手,用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技术,构筑全新的商业模式。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