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智慧旅游的四个“坑”

作者:闫向军
来源:环球旅讯
日期:2014-07-01 09:46:51
摘要:一转眼,智慧旅游年已经过了一半了。各种说法各项工程出的也差不多了,业内却依然游荡着两种心态,一是迷茫和焦虑;一是自是和自大。理论和说法似是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时候细究起来却漏了怯。既然都有想法和说法,那就说说智慧旅游不是什么,说说智慧旅游的“坑”,尤其是对目的地管理机构而言。

  一转眼,智慧旅游年已经过了一半了。各种说法各项工程出的也差不多了,业内却依然游荡着两种心态,一是迷茫和焦虑;一是自是和自大。理论和说法似是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时候细究起来却漏了怯。既然都有想法和说法,那就说说智慧旅游不是什么,说说智慧旅游的“坑”,尤其是对目的地管理机构而言。

  一、整体解决方案。对于智慧旅游,很多旅游局的领导和同仁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搞他个一揽子工程,彻底改变局面,来个“初步实现”智慧旅游。部分旅游局就开始热衷所谓“整体解决方案”,搞“1234”各类称号的工程,而且大多工程要摆在“明面”上。实际上从目前国内目的地的信息化基础和现状来看,智慧旅游更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许许多多基础工作要做,恰恰这些基础工作很难摆在“明处”。再说各地基础不同,机制各异,理解水平更是千差万别,指望都吃一个方子的“药”,整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来,就有些“缘木求鱼”。比如目的地智慧旅游的基础之一是目的地信息聚合机制没有建立,咋会出现智慧营销的信息持久传播?岂不是空中楼阁?!

  二、智慧旅游平台。这好像是一个信息和渠道越来越碎片化,而名称越来越宏大的时代。今年,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智慧旅游平台”,细细看下去,有的就是一个网站,有的甚至就是一个APP应用;更多的是一个网站+一个微信公号,一个官方微博+一个APP应用;如果还不过瘾就一个网站+一个微信+一个APP应用。好像单个说出去不那么气魄,就捆在一起说。再有就是把所有的家伙什(信息化项目)整在一起美名曰“智慧旅游平台”,有场面,有架子。这个就是智慧旅游的“归里包堆”一根筋思路,看着都“眼晕”,可怎么折腾出来?

  三、技术。大的如“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小的如“微信”、“搜索”以及“虚拟实景”,这又是一个“技术”满天飞的时代。所谓“焦虑”和“自是”很多由此而来,因而出现了许多“怪相”:一是新奇派,技术公司演示各类表现端技术,“新奇吧?”,点头:“真新奇!”;“好玩吧?”,再点头:“好玩!”;“如果游客用就如此这般这般,如何?”;再点头:“真不错,就搞它一个。”齐活。忘了一件事,技术本身的智慧和旅游应用的智慧是两码事。二是自是派,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倒是少见拍着胸脯自称“智慧旅游专家”的人,俺反正没见过。很多是把“自是”和“焦虑”“藏在皮袍里”,拿着过去办旅游展览会的大呼隆思路搞智慧旅游,新瓶装旧酒,政策口号不少,也可以谈自身感受,但一落到实施方案上就瞪眼。三是体用派,骨子里认为“业务为体,技术为用”,把智慧旅游拆成“业务”和“技术”两张皮,必要时挂出“俺不懂技术”这个免战牌,潜台词是“俺懂业务”。最近,戴斌院长提出一个观点:“智慧旅游是产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深以为然。如果按这个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产业组织以及管理方式的融合变革中,咋区分所谓业务和技术?也就是一个结果:对技术的理解如果没有上升到信息化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层次,就会“不懂业务”。

  四、机制。政府机构的工作向来讲究个“名正言顺”,在其位,谋其政。智慧旅游自打提出,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这活谁来干?在国家层面,智慧旅游归口到规划部门;到省市一级相当一部分又拐到信息化部门;智慧旅游年提出后,市场部门也得进来;还有部分省市由办公室统管。部门不同,理解不一。也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智慧旅游中,旅游局该干那些事,不该干那些事。有人认为,旅游局应当制定政策标准规划,然后服务采购外包。实际情况却是,相当一批智慧旅游规划成了挂在墙上的“空中楼阁”,服务外包的项目尤其是公共服务外包的项目,和主体业务成了两张皮,开始热热闹闹,一段时间过后悄然无声。管理机构内部则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智慧旅游”,逐渐出现业务部门和智慧旅游实施部门的摩擦,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固守自个一亩三分地和话语权,推三阻四,推诿扯皮,这种“软阻力”比所有的客观困难都可怕。所谓机制,才是智慧旅游建设中最大的“坑”。智慧旅游中越是能摆出来的东西运营风险越大,越是背后的东西难度越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