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成长烦恼 系统化与产业链是破解关键
不得不道歉并接受无条件退货,接着是Fitbit召回引发皮肤过敏的Force腕带。而最让看好可穿戴设备业者沮丧的是进入可穿戴设备3年之久的耐克宣布将可穿戴设备硬件团队Fuelband裁撤大半,未来可能不再继续发布后续产品。曾经风风火火的可穿戴设备为何遭遇如此窘境?
壮志未酬 可穿戴设备硬件存软肋
近期Nike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败局传播得沸沸扬扬,这家公司将可穿戴设备硬件团队Fuelband裁撤大半,可能不再继续发布后续产品。
其实不管是耐克这样的大企业,还是那些初创企业,他们在研发可穿戴设备时,都需要想方设法将各种传感器、电池和其它组件塞到一个小小的外壳之中,同时还需要确保该设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价值和吸引力,而不是在使用一个多月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硬件问题由来已久。Jawbone曾因为第一代UP智能手环频频出现硬件故障而向消费者公开致歉,并为后者提供无理由退货;Fitbit也在今年2月由于易引起皮肤过敏症状而对Force腕带进行召回处理。
以Lark为例,这家曾经以设计生产活动和睡眠追踪腕带的厂商如今已经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了健身应用平台上面,而于2012年12月发布的Larklife智能腕带目前已经停产。“我们决定转型为一家面向智能手机传感器的软件公司,”Lark的创始人朱莉娅·胡(Julia Hu)介绍说,“硬件领域困难重重,我们需要协调和解决与供应链相关的各种问题,而这其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并不适合我们这种规模的公司。”
上述厂商纷纷退出可穿戴设备(至少是硬件)市场不是没有它们的依据。据Endeavour Partners去年所作的线上调查显示,仅有不到10%的成年人拥有运动追踪设备,而且拥有时间越长,用户越不常使用类似设备。过半数的用户并不长期使用,1/3的用户购买之后6个月内就把它扔到了角落里。更坏的消息是,据称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拥有一款活动记录器,但是其中一半的人已经将它们抛到一边。这和CCS Insight去年的数据相符,其数据显示40%的可穿戴设备用户抛弃了他们的设备。
不具惟一性 智能手机是大敌
“可穿戴设备厂商在硬件领域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原因是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集成了一些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这些功能对于他们已经足够,所以无需再去购买那些比较专业的设备。”某业内分析师如此解释可穿戴设备所面临的外部最大挑战。
这里我们不妨先以腕带为例,众所周知,智能手机在不断增添腕带所拥有的功能,智能手机厂商不断把戴在手腕上的功能移植到用户口袋里的设备上(这里当然是指智能手机)。而这一趋势不断削减单独的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求。这里不得不提下苹果 iPhone 5S 上首次应用的M7协处理器,其拥有丰富的传感器,开放给大量应用开发者去利用它实现运动追踪等功能。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起近日曝光的苹果的Healthbook应用。
其用户界面更多借鉴了来自iPhone的现有Passbook应用,其可以跟踪的数据包括心脏速率、含水率、血压、身体活动、营养情况、血糖、睡眠、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重量等。这些功能中,借助iPhone 5S的M7运动协处理器,Healthbook可以在技术上从iPhone本身获得步频、行走英里数、消耗卡洛里数等。至于其他不能通过M7获得数据,由于苹果iPhone本身具备诸多第三方的健康类应用,Healthbook可能是现有的各种第三方iOS保健应用设置并存储这些数据的惟一位置。
我们在此看到的是,诸如腕带一类的可穿戴设备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其硬件与软件被智能手机融合在无形中。既然如此,再单独开发一个可穿戴设备平台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恐怕这才是进入该领域3年之久的耐克欲放弃Fuelband的根本原因,毕竟3年之前的智能手机的发展程度及应用水平尚不具备这些功能。
同样的窘境也发生在可穿戴设备最大的门类和崛起的智能手表上。
先不说在智能手表领域鲜有成功者。尽管业内会以Pebble公司至今为止40万左右的销量和可能收入翻倍的事实来说明智能手表的成功或者前景,但这似乎并不能明晰未来市场的走向。与之相比,苹果在推出第一款iPhone后第74天就售出超过100万部;摩托罗拉在推出奠定Android系统市场的Droid机型后第74天也售出近100万部;第一代iPad在推出第28天就售出100万台。上述产品都引领了主流市场的走向。不要说没有可比性,要知道这些产品在推出时,其所在的领域和产业也是刚刚起步,甚至不被业内看好。
究其原因,也许分析沃琪手表集团实习执行官Nick Hayek的某些言论能从中找到答案。近期,有报道称,苹果一直在接洽瑞士手表品牌的高管和工匠,并希望与这些公司达成新的合作,从而将高端手表制造专业技术引入公司,以开发iWatch智能手表。对此,Nick Hayek称没有找到达成任何合作协议的理由,用户需要两只手或语音识别才能操作智能手表,这就需要大量电量,这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很难实现。
由此不难发现,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相比,除了之前腕带一类的可穿戴设备具备极强的可替代性外,操控和体验方式也是极大的软肋(与智能手机相比得出的结论)。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目前很多年轻用户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不离手而不再戴手表,而中年人往往将手表作为象征着一定品位的装饰。由此可见,这两大主力消费人群缺乏必要的理由一天到晚将智能手表戴在手腕上。而这也是为何曝出近期苹果频频接触瑞士手表公司的主要原因(借助手表瑞士制造的品牌效应)。
障碍犹存 产业链和系统工程待提高
除了上述智能手机这一最大的外部阻碍外,从内因看,可穿戴设备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苹果、谷歌这样的标杆性企业还没有推出足以撬动市场的标志性产品,市场仍处于摸索阶段;二是已推出的产品用户体验还不够;三是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只是智能手机的一个附属品,没有达到独立产品的地步,也就很难支撑起一个产业。
对此,英特尔可穿戴业务掌门麦克·贝尔(Mike Bell)说:“可穿戴设备要做到名副其实,就必须是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为了技术而采用新技术,而是使用户能完成以前不能完成的任务。功能、外观和体验三者同等重要。”
为此,在近日举行的Computex 2014上,英特尔智能新设备事业部高级总监Tom Foldesi向全球媒体介绍了英特尔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战略布局。在他看来,英特尔要做的不仅是要推出几款芯片,而是通过构建突破性的参考设计快速推送给用户,从产业链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发力。
“我们的策略很简单,构建突破性的参考设计并将其推送给客户。我们可以提供整个参考设计,也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定需求定制,还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组件或者IP来搭建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还开发为可穿戴设备定制的芯片路线图以支持使用模式的演进和发展。”Tom Foldesi称。
除英特尔之外,即使高通这个鼓吹可穿戴设备革命的最大公司之一,也承认可穿戴设备还面临障碍。骁龙芯片设计负责人拉吉·塔鲁利(Raj Talluri)希望在智能手表和服装上应用骁龙芯片,完成更复杂的功能,但需要进一步解决能耗问题,“芯片能耗需要再减少一个数量级,消费者可不想每天都给可穿戴设备充电,而是希望数周充一次电”。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Rob Chandhok告诉记者:“可穿戴技术将是我们以数字第六感为中心的愿景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可穿戴技术有很多高度相关的解决方案,比如Mirasol显示技术,而Qualcomm Toq智能手表则是我们在这个领域突破传统界限的展现,这也将带来下一轮的全新移动体验。随着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美国高通公司期待与生态系统的传统参与者和新成员紧密合作,通过利用这些行业领先的技术,开拓新的产品机遇,并进一步拓展新兴可穿戴领域的发展空间。”
“想让用户长期持续使用一款产品系统工程,包含多种要素:设计、舒适度、易用性、时尚百搭、独一性等。其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让用户停止使用,例如电池续航差、设置程序繁琐、同步体验糟糕或者引起过敏反应。此外,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心理学领域关于人类接受并养成新习惯有大量的科学研究——可惜开发者和工程师基本并未涉猎这一领域。仅仅靠给用户强塞运动和健康数据是无法让人养成长期使用习惯的。”某业内分析师道出了系统工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