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观察:低价竞争导致RFID企业处境恶劣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CCTIME飞象网
日期:2014-04-01 10:57:50
摘要:产品价格的降低一般会有利于产品的普及,扩大销售数量,然而过快地刷新低价会造成企业失去必要的利润空间,从而导致企业的处境艰难。目前RFID企业正在遭遇低价竞争带来的困境。

  产品价格的降低一般会有利于产品的普及,扩大销售数量,然而过快地刷新低价会造成企业失去必要的利润空间,从而导致企业的处境艰难。目前RFID企业正在遭遇低价竞争带来的困境。

  笔者对低价竞争的思考起源于行业一个招标事件。安徽移动日前宣布了关于其2014年家校通考勤系统的投标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的是2013年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家校通考勤设备供应商几乎全军覆灭。除了天绎智能中标第二名,其他我们熟悉的华士精成、木兰、真灼、秀派、天波、鑫诺等领先品牌都没能上榜。中标第一名的是一直以来在家校通市场并无突出表现新开普。

  在这个由秀派发起,天绎智能等RFID企业一起壮大的家校通考勤市场,有着浓烈的RFID色彩,各类项目的夺标竞价也一直是RFID企业与RFID企业的内部竞争。新开普作为在高等院校市场有杰出表现的校园一卡通供应商,并没有被关注中小学市场的家校通硬件供应商们列为竞争对手,因为毕竟高校一卡通基于的是RFID高频技术,而家校通基于的是RFID微波+高频技术。然而就是这个没有被当成对手的对手,此次一举击败了多数有源RFID企业。即便是拥有行业唯一自动化有源RFID学生考勤卡生产线,把卡片生产成本降低到极致的天绎智能,也只能屈居第二。原因何在?

  新开普成功夺标的秘密,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新开普在此轮竞标中,又一次刷新了家校通考勤卡及读写器的最低价格。200套设备和1万片卡报价仅仅35万,而其他厂家的报价均在80-110万之间。35万是什么概念?我们来算算细账。

  安装一套家校通设备及保障3年的维护成本为600-1000元,以最低的成本计算,其安装维护费需600*200=12万元。那么其硬件成本为35-12=23万。其中每台读写设备生产制造成本最少要800,800*200=16万。那么最后1万张考勤卡的整体售价是35-12-16=7万,平均每张卡仅仅7元。不论是2.4G学生考勤卡还是集成2.4G+13.56M的校内考勤消费一卡通卡都几乎不可能做到7元如此的低价。按惯例,买卡宋双面彩色个性印刷,送卡绳卡套,据市场价格这些服务就至少要3元,运输服务和税费不算,卡才4元,而著名的外国品牌的2.4芯片行货价格已经是4元8,何况还有电池、晶震等硬性的成本。除非新开普自己生产2.4G芯片,把芯片的成本降低下来。就著名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有这类消息就应该有相关报道,但笔者并没有查询到。

  横向对比一下,知名RFID企业木兰电子在今年开年云南移动家校通设备招标时公开的信息,其集成2.4G+13.56M的校内考勤消费一卡通卡单张卡片约为19元,其此次安徽招标整体报价为110万元。以此为参考,可以发现新开普此次报价是多么的残酷。在这几乎持平成本线的售价面前,无论是技术有多优秀的RFID企业还是已经在家校通领域有多少建树的企业,除了败退还是败退。

  也许你认为一次成功夺标并不能说明什么,但笔者可以严肃的告诉你,此次事情大条了。新开普中标的产品价格已经无限逼近产品成本,甚至低于部分家校通设备供应商的综合成本。这势必造成系统集成商和产品供应商(RFID企业)之间的矛盾。原本RFID企业与家校通系统集成商多为合作关系,由RFID企业供应家校通所需的读写器、天线和考勤卡,系统集成商负责将设备贴牌后参加投标,共享利润。如今出现微利乃至零利润空间,将迫使系统集成商寻找新的利润来源途径,比如挤压成本或开始自己生产RFID设备。而RFID企业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开始直接参与竞标。这样兄弟反目成仇不可避免。

  据某行业知情人士透露,一直合作良好的鑫诺与木兰、天波与华士精成目前都开始有些征兆。芯片供应商已经证实,天波已经向其下单准备自己做考勤卡。可以设想博熬和真灼、阿尔艾富和华讯方舟、海震邦和西安德海、秀派和福建思特、天绎和高讯霸灵、卡尔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如以前样和谐。习惯贴牌的系统集成商市场空间将被压缩,而RFID企业处境也将陷入两难之地,面临要么也亮出系统集成商的招牌与各类有资源的大企业博弈,要么干脆放弃家校通市场。

  这只是低价竞争给RFID企业带来困境的一缩影,在抗金属标签、手持读写设备、标签inlay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能觉察到类似的问题。低价将限制中国RFID企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RFID企业的研发和产品升级,那么最终产业链利润丰厚的环节将拱手让人,而大量的RFID企业集中在低端市场残酷的厮杀,随时面临被巨头企业跨界而来所消灭的悲惨结局。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