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联网引领智慧城市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各大城市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近年来,为了缓解、治理交通拥堵状况、缓解大气(雾霾)污染,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治堵政策和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形势却仍不乐观。如何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今天,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实现车辆的绿色快速通行,以及提升对汽车社会的治理能力方面,交通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正逐步发挥其重要作用,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受益”为鲜明特征的新一轮交通信息化建设潮流。
交通物联网悄然推进
据了解,交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重要核心技术——“汽车身份电子标识技术”,是我国一项从国家层面设立和主导下所取得的重大科研专项成果。国家“十一五期间” 经公安部组织研发、科技部认证后,将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验证,作为国家科技研发任务纳入到2007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中。2011年5月和12月分别通过了公安部和国家组织的验收,作为“科技专项成果”进入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阶段。2013年6月25日国家标准委正式下达了《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随后公安部发出【工信科标准(2013)46号】文,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具体负责起草制定该标准;2013年7月公安部和工信部签署了《协调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物联网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要求“2013年重点推进车辆识别、危险品运输、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领域的物联网发展”。为此,两个部组织所属单位,共同开展了对“汽车电子标识”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交通物联网的背景和公众隐私性保护
主持公安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此科研专项的总师徐基仁教授在徐州接受采访时说,这一项目核心技术来自我国“十一五”公安部、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成果,是面向社会整体需求立足国家层面进行的国家顶层设计,其关键设备“汽车电子标识”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异构融合技术,“镜像型虚拟世界技术”,与汽车唯一对应并固联一体,实现社会化公共服务。尤其是保护公民隐私权和国家机密等方面,领先世界水平。整个技术系统可与现有的“视频技术”等智能交通技术系统融合兼容、合成服务,不会形成重复建设。按目前发展态势,三至五年内全国将“制式化”推广应用。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研究课题一开始就高度重视,通过5年的努力,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最早得到突破。按照目前平台的设计,运营商和交警,在没有特殊授权的前提下,根本不知道系统中运行的车辆是谁的,在运营商的后台,看到的全是车辆镜像号而看不到车牌号和车主信息,而在交警的后台,看到的全是车牌号而看不到ID号。转化的机构是一个“黑盒”,只有在得到法律授权的前提下,才能将车辆运行轨迹信息和事件信息与车主或使用人结合起来。完全不涉及车辆使用人的隐私信息。
交通物联网在徐州地区的发展优势
徐教授说,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华东地区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并且徐州市近几年发展迅猛,创新意识强,关注民生,建设徐州“交通物联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和徐州实际发展状况,通过“平台”建设,可开发出一种新的战略信息资源,催生一个新的产业态,有利于徐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先行先用,面向华东及全国市场,抢先布局,可获得产业先发优势,以应用市场牵引,逐步形成从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中间件、系统应用软件等产品的百亿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
徐州市有70万辆车所形成的“涉车涉驾信息资源”是宝贵的战略信息资源,应最大限度为全社会所使用,为实现“天蓝、水美、路畅”等五大行动计划做基础性支撑,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徐教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为了更好的配合平台的建设和汽车电子标识的使用,可以从国家现有车用“法定技术标识”如“交强险标识”等的电子化升级为切入口进行安装。
第三方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9.4%,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由此可见,智能交通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IT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轨道交通、城市综合交通等细分的智能交通领域获得成功实践经验,确立了先发优势,全面参与实施智能交通建设项目,以信息化为路径加速推动交通智能化进程,进而为缓解交通拥堵、服务公众出行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