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核心技术决定产业成败
进入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月18日举行的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强调,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更大决心、更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成为继去年我国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之后,又一次国家层面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全面部署。但是我们也看到,核心关键技术的掣肘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腾飞,应用推广不力和深度不足与国家扶持指导政策的连续出台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新一轮部署直指
技术、应用、产业、安全瓶颈
马凯针对我国下一步物联网发展指出,要按照“需求牵引、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着力突破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着力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应用;着力统筹推动物联网整个产业链协调发展,形成上下游联动、共同促进的良好格局;着力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产品研发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推动力量,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人士认为,国家新一轮对物联网发展的部署,意味着今后我国将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以解决核心技术为切入点,以扩大下游应用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和法律保障为后盾着力推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稳步有序的健康发展。
当前物联网发展中,可以说相关政策少有地走在了产业的前头。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近日到工信部电子一所调研物联网工作时强调,当前物联网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在信息体系建设上投入加大,工信部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都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逐步发展和延伸,目前相关领域的培育已经高度市场化。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使得城市管理、民生领域和工业制造的运作效率大大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核心关键技术能否突破
决定产业成败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从当前这个发展时期看,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已经不仅仅决定产业腾飞的速度,甚至已经成为产业成型和下一步发展的“通行证”。
专家指出,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必须坚持下大力气推进。现在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核心芯片和智能感应器等的研发与产业化,都面临很多挑战。从2000年18号文出台至今,尽管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通信设备和PC以及白色家电企业作为集成电路产品的下游用户,但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却没有出现一家世界级的公司。即使在TD-LTE和北斗导航这样中国自主标准的产业链里,关键集成电路的短板依然存在。过去几年物联网在国内只不过又一次重复了上游基础缺失,中下游产业化应用有突破的局面。
相关资料证实,自“十二五”初期战略新兴产业概念提出后,物联网领域的传感器技术备受重视,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高性能模拟电路及数模混合电路被排在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集成电路类的第一位,排名在数字类的CPU、DSP和存储器芯片等通用集成电路之前。但与此同时,国内在CPU和存储器等主流消费类产品领域,虽然曾经一度宣称有历史性突破,但现实却是更加无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目前移动计算机的CPU领域,ARM处理器即将步入20纳米量产时代,中国内地的代工厂也即将量产28纳米产品,但国产CPU核和存储的设计已经止步65纳米。
规模应用最大抓手
还在车联网
物联网说到底还是要靠市场,靠应用驱动。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不少城市在大规模开展物联网应用,并建立了杭州、深圳、无锡等一批示范级应用城市,但是说到最有可能的应用突破口,还是在车联网。更何况,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车联网将率先受益。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指出,随着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建设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智慧交通将得到空前重视。目前地方政府均加大对智慧交通建设的投入,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运输厅(局、委)建立了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或依托政府网站建立公众出行服务栏目,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分析认为,在政策空前利好的情况下,未来的智能交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尤其是城市面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前,全国80%左右的地级市都可能会加入到智能交通建设中,由此将带来对于车联网产业的重大利好。
我国已经明确相关政策,大力支持车联网发展,并斥巨资投入车联网的相关研究工作。“十二五”规划已将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十大重点部署领域之一,车联网有关项目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到百亿元级别。工信部将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车联网产业全面发展。车联网的产业链涉及汽车厂商、电信运营商、TSP、IT及互联网企业、硬件提供商、行业服务企业等多个方面,因此,车联网也成为各方角逐的领域。
从政策扶持角度和产业发展来看,我国车联网产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商务模式多元化,例如上海通用汽车e路享推出免费的前装车联网服务,利用智能手机、语音识别等新技术,实现了商务模式上突破,使车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完美结合;二是服务形态多元化,包括由前装到后装、从车内到车外,车联网服务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车主的生活当中;三是细分市场多元化,车联网市场由乘用车到商用车甚至延伸到保险行业,以一汽集团为例,其D-Partner平台在架构设计之初,就将商用车和乘用车放在一个大平台上综合考虑;四是主导力量多元化,整车厂仍然扮演着车联网第一推动力角色,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对车联网业务的投入,而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日前也表示,中国移动也已计划推出车联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