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智慧城市应从何做起
2013年12月,西宁市城东区数字化综合城市管理信息工程建设项目被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数字政通)中标,标的总金额约2038万元。该项目将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城东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其智慧城市建设。
大江南北,似乎所有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然而,智慧城市应该从何做起,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近日,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提出了一个可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抓手的应用平台,这个抓手就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抓手,因为它可以实现城市中的人和事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在邱鲁闽看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整合各个条块的数据烟囱,大幅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整合资源与流程
“虽然智慧城市并不是新的词汇,但是智慧城市相对于原来的电子政务建设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邱鲁闽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原来的电子政务建设最大的区别在于,智慧城市要打破原来电子政务建设中由于条块分割形成的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打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链条,让政府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更为顺畅,形成真正面向用户、面向服务的城市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邱鲁闽看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可能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是因为这个系统涵盖了城市运行管理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也涉及到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比如环保、环卫、工商、社保、税务、交通等。同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最为丰富,有可能会涉及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四库”中的各类数据。“其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一个整合平台,它可以整合电子政务中的各个系统和资源,大幅提升应用效率并节约了投资。例如,宁波就将全市6000多个各类监控探头集成到了城市管理平台上,让这些原来只有单一功能的监控探头可以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发挥综合性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讲,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意义重大,在整合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和各类资源的过程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覆盖人和物
“如果说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机会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那么数字化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整合将真正成为智慧城市的抓手,它可以实现城市中的人和事的统一管理和服务。”邱鲁闽表示,社会管理解决方案可以集成GPS定位、嵌入式地图引擎、实景影像、虚拟三维、单元网格等多种应用技术和数字城市技术,服务社情民意的高速传达,服务人性化的应用体验需求并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业务差异化需求。
“社会管理系统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因为它可以帮助政府掌握社会情况,并解决很多社会问题。”邱鲁闽告诉记者,“由于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现在已经受到各个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比如在柳州市,相关领导最常使用的就是社会管理系统,因为通过这个系统,他就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所辖区域的给类数据和情况,为其决策和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邱鲁闽向记者介绍,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物和事”,即对城市中的各类基础设施比如灯杆、井盖进行管控,并对发生的事件比如管道泄漏、渣土倾倒等进行处理。而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是“人”,即围绕居民的就业、保险、健康等方面以及企业的相应行为和需求提供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社会管理系统的整合管理服务,将涵盖城市的主要运行主体,让城市在运行时初显“智慧”。“数字政通在西宁市城东区的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社会管理系统整合的项目。”邱鲁闽表示,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西宁市城东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当然,西宁市城东区地处西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还有待完善,城市管理系统也是从起点做起。然而在我国中东部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先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开始,再逐渐开展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的建设。“比如在北京市海淀区、湖北省荆门市等地区,都是先行建设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然后才开始社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邱鲁闽说。
创新服务
中国的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带来了各个城市基础不同、需求不同,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用所有城市的问题。以城市管理为例,早在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就提出网格化的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而直至今天,可能还有很多不发达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还没有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在城市管理上。
“各个城市的财力不同,不可能都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样在城市管理信息化中进行大量投入。”邱鲁闽告诉记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数字政通为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数字政通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先后为全国200多个城市建设了300多个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可以说,除了西藏等少数地区之外,数字政通的城市和社会管理信息化项目遍布全国各地。”邱鲁闽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数字政通结合各个城市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还有创新的服务模式。
“城市管理其实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员的投入。因为城市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在特定区域反复巡查,才能确保这一区域不出现问题,或者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处置。”邱鲁闽表示,人员和编制是很多地方的城市管理工作难于发展的原因之一。为此,数字政通创新服务模式成立劳务公司,使得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把城市管理中的监督、调查、取证等工作交由第三方来进行,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管理。
当然,物联网是解决人员问题的另一途径。“比如天津等城市正在利用物联网技术代替人员进行巡查,当然这种应用更适合于距离市区较远、比较空旷的区域,这样可以降低人员巡查的成本。”邱鲁闽表示。
精细度最高
“应用的移动化是未来的趋势。数字政通正在向‘全时空、全移动、物联化’方向发力。”邱鲁闽对《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表示,“你会发现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最为精细的,所以在未来将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比如,大家通常利用的GPS导航精细度只能到某个建筑物,在到达这个建筑物附近时,导航就结束了。如果要了解这个建筑物中的某个商户等更为精细的层次,可能只有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可以利用。”
在邱鲁闽看来,这些精细化的数据在为城市的运行提供管理和服务支撑外,还蕴含着更大的价值,这些数据的充分利用,也将成为城市“智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