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坐等摘桃 物联网产业身陷应用推广困局
物联网是一个比互联网规模更大的万亿级产业,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时发现,从事物联网产业推广的中国企业尚未敲开这座富矿,并没有尝到物联网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甜蜜,体验更多的反倒是苦苦寻求市场突破的艰难。
业内人士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难”:传统思维下新技术应用难、高成本供给与小规模需求对接难、条块分割市场切入难。从更深层次来说,主要是由于政府未能在产业尚未成熟时期给以需求牵引和政策支持,助推幼小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地方政府普遍存不信任
“一些地方政府的视野非常狭隘,只支持已经做成了的事情,政府就喜欢等着摘桃子。因为这样没有风险,不用承担责任。”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近日正为难以进入市场而苦恼:“我们拥有一套完善的物联网应用方案可以实现远程感知监控,并已在袁隆平的智能农业大棚中进行了试点应用,但我们还是被一些地方阻挡在外,原因是我们没有大规模试验。”
拥有通过门禁系统监控流动人口技术的上海富凯公司也有类似遭遇。公司总经理涂建鑫说,“我们去找一些地方政府推广应用,但地方政府总是说你有成功案例,我就给你做。但是你政府不给我做,我哪里去找市场积累成功案例呢?”
目前,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应用方案更多是一种新技术,然而地方政府却普遍对国内的新技术存在着一种不信任。北京新联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全认为,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国有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思想理念跟不上,普遍对国内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不感冒,这让物联网应用推广困难重重。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物联网企业推广应用难具有一定普遍性。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清涛说:“一些地方政府的视野非常狭隘,只支持已经做成了的事情,政府就喜欢等着摘桃子。因为这样没有风险,不用承担责任。”但在产业成长初期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企业负责人呼吁政府应该给以更多的支持,以形成强大的产业拉动作用,促使物联网产业迅速长大做强。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甚至政府招标也只是采用国外的产品,许多地方政府积极与IBM开展战略合作也是如此。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指出,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应用虽然很多,但关键问题是,很多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在观望究竟投入下去会产生多大的效应,因此都在试验,但没有足够大的动作,动作也不会那么快。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企业自然难以在政府嘴里找到“食粮”。
难以撬开“鸡生蛋、蛋生鸡”的尴尬
这种供需双方难以对接的局面,需要一个中间力量进行协调引导。其中政府可以采取出台一些产业政策等措施促使市场提前成熟,打破困局促进物联网应用发展。
“你要便宜,我就用。”“你要是多用,我就便宜了。”这是许多物联网企业走向市场普遍遭遇的两难命题:市场需求小而散,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供求双方僵持不下,导致市场需求难以开启。
刘东认为,物联网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下游各环节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要撬开“鸡生蛋、蛋生鸡”的尴尬,就必须要在某一个环节形成规模经济,突破单体经济。“事实上,我们公司视频终端是可以由1000元降低至200元,这样就可以推动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但是目前尚没有哪一家企业有这样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除了规模经济可以降低成本外,技术提升也可以扩大市场应用。然而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的瓶颈就是技术和应用,双方相互独立相互促进,但是研发风险非常高,而且即便研发成功,也未必就可以进入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比较谨慎,不轻易投资,更多的是观望着形势的发展。
这种供需双方难以对接的局面,需要一个中间力量进行协调引导。其中政府可以采取出台一些产业政策等措施促使市场提前成熟,打破困局促进物联网应用发展。比如,北京公交卡为何发行量这么大,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政府规定用公交卡乘车便宜,公交卡需求自然就大了,同时大规模的需求也就让公交卡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
邬贺铨认为,虽然国内目前不会快速大规模上物联网,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些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的政府部门率先应用,比如公共服务、反恐维稳等方面,从而给处于幼小阶段的物联网企业以需求带动。在看到有风险没有效益的时候,地方政府出面是应当的,在市场竞争失灵、产业不成熟的时候,政府投入引导支持是不可替代的。
条块分割、标准不一“红海”难变“蓝海”
市场推广的一个难题就是行业条块分割比较明显,缺乏大的市场需求。比如在烟草行业、食品追溯等都因为部门的利益纠葛而造成物联网产业市场分割,从而导致市场刚性需求不足。
研发图书管理系统的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从2006年开始做市场,2007年之后才开始有收入,虽然2009年达到2700万元的合同销售,企业仍是亏本的。但他们已经看到,图书管理也是一片物联网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蓝海”,关键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问题,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公司总经理黄纪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如果能够实现标准统一,打破行业壁垒,全国市场连接起来之后,把这些图书摆放进入机场、铁路,不但可以让旅客看书还书,丰富文化生活,也可以让物联网企业获得不菲的收益。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也因行业条块分割而遭遇市场需求不足。公司技术市场总经理张韦达表示,市场推广的一个难题就是行业条块分割比较明显,缺乏大的市场需求。比如在烟草行业、食品追溯等都因为部门的利益纠葛而造成物联网产业市场分割,从而导致市场刚性需求不足。
而政府的行政体制分割则更不利于物联网市场的繁荣。大唐电信目前正在和一些地方水务部门开展合作进行全流程监控,但是流域监管涉及环保、市政、水务集团等部门,这些部门各管一摊,协调困难,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方案难以实施。
物联网涉及面非常广,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势必和各类行业应用、个人应用紧密相关,因此其发展需要政府打破垄断,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实现跨行业合作,这样才能促进产业链亟待健全和整合,实现规模化生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说,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如果有各地政府的主导,有市场,有技术,物联网就能快速应用起来。政府要有魄力推动交通、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相关行业优先应用物联网新技术,这样以应用为龙头就可以带动起市场。
难有“中国芯”产业浪潮拉动了“外需”?
遍布国内的高端传感设备普遍长着一颗“外国芯”,照这一趋势发展,物联网产业浪潮在中国拉动的将是“外需”而非内需
物联网正在成为全球发达国家竞相布局的战略制高点,而中国能否胜出的关键之一就看是否拥有作为产业核心技术的中国芯片。《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的芯片制造和设计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导致物联网的很多识别感知设备只能依赖“外国芯”。
80%以上的传感器芯片都是国外的
据了解,目前中国80%以上的传感器芯片都是国外的,由于缺乏高端芯片技术的掌控,国内企业制造的传感器普遍是“傻大黑粗”,而且成本也无法降下来。
RFID、传感器等识别感知设备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也是物联网技术突破的核心。《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我国感知设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尤其涉及高端芯片研发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专业从事RFID超高频技术研发生产的一家深圳上市公司的技术总监武岳山说,目前,深圳从事R FID相关活动的企业估计有200家以上,绝大多数企业主营国外代理、生产加工等业务,涉及芯片设计研发的企业只有10家左右,而真正能够拿出芯片设计产品的那就更少了。可以说,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是有不少差距的,其中在2004年发布的ISO 10008-6标准中,涉及核心的几十项知识产权没有一项是中国的。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以非说,目前,一些国内颇具有规模的芯片企业也只是处于跟随的层面,甚至只是简单模仿,因此我国的芯片大多因为知识产权问题不能出口到欧美,而只能销往亚非拉。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芯片的生产能力上,中国国内工艺也落后于国外。目前,国外12英寸芯片生产线已经非常成熟,而国内知名的芯片厂商上海华虹、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等尚未具备这些生产线。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徐林说,由于缺乏这些先进的工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日韩、台湾地区等进行生产代工。
正是由于芯片生产、设计能力的缺失,导致遍布国内的高端传感设备普遍长着一颗“外国芯”。据了解,目前中国80%以上的传感器芯片都是国外的,由于缺乏高端芯片技术的掌控,国内企业制造的传感器普遍是“傻大黑粗”,而且成本也无法降下来。
对于缺失“中国芯”的危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看得更远:如果我们在物联网发展初期在芯片领域不能有所作为,中国很有可能像在计算机、互联网浪潮中一样再次落后。中国电子工业摆脱低档次产业结构、结束靠引进高档芯片组装加工赚取微薄利润的希望,将会变得更加渺茫。而且感知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都存在安全隐患。
走不出“代代引进、代代落后”的怪圈
芯片行业是一个吞金的企业,动则百亿元的投资,且升级速度快,市场风险非常高。按照摩尔定律,半导体制造技术每18个月集成度提高一倍,而成本成比例递减。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资金投入,一旦设备更新不及时,就会在竞争中陷于被动状态。
据专家和业内人士介绍,中国芯片起步并不晚。早在1965年,中国就研制成功第一块IC集成电路产品,仅比美国晚7年,与日本同步,比韩国早10年。然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芯片产业陷入发展困境,需要不断引进产自韩国、台湾的芯片。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一,创新体制不畅,难以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尽管我国一直重视“芯片”的生产研发,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不断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总是摆脱不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代代引进、代代落后的怪圈。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项翔说,究其原因,我们引进了技术,也消化吸收了,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没有解决技术升级的问题。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徐林说,这种创新能力单独依靠一家企业是难以实现和突破的,需要国家和大学、科研院所支持。从深层次来说,主要是因为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同时国内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偏重于突破国外成熟技术的跟踪创新,原始创新的基础薄弱。
其二,投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持续投入不足。武岳山说,芯片行业是一个吞金的企业,动则百亿元的投资,且升级速度快,市场风险非常高。按照摩尔定律,半导体制造技术每18个月集成度提高一倍,而成本成比例递减。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资金投入,一旦设备更新不及时,就会在竞争中陷于被动状态。然而,国内企业普遍实力较弱,难以保持大规模持续投入。据介绍,日本和美国在1960年至2000年40年间平均每年向集成电路的产业投资为25亿美元和29亿美元。英特尔公司2000年一年就投资60亿美元,台积电一年投资48亿美元。而我国大陆从1965年至2000年末,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累计只有约24亿美元。
其三,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芯片人才短缺的状况。上海华虹N EC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瑞坤说,不是有钱就一定可以发展芯片,最关键的还是人才。芯片产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产业,由杰出的人才组成的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然而目前,我国芯片制造与设计都缺乏人才。
其四,缺乏全产业链布局和配套支持。芯片不是简单的生产制造,需要很多重要环节相互支持,缺一不可,甚至即便芯片研发设计成功了也未必能够赚到钱,还需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等上下游全产业链。而过去,中国引进一条先进技术就只是一个先进生产线,缺乏各种经营管理等。
企业界人士认为,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国现在还是没有多少能和外国公司平起平坐进行交换、合作的关键性技术专利。这种状况不改变,不论生产规模有多大,也只能在技术上充当别人的“小伙计”,中国电子工业也只能继续充当“电子组装加工厂”,无法自主发展。
产业浪潮拉动“外需”而非内需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传感器顶尖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未来如果中国公司不建立自己的产业核心技术体系,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产业安全也将没有保障。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深圳采访时发现,深圳有大量的传感器行业企业,但基本上属于代工、代理的企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说,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类传感器80%都是进口的,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在传感器领域的产业力量还相对薄弱,能够研发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传感器的国内企业还相对较少。按照这种趋势发展,物联网产业浪潮在中国拉动的将不是内需,而是“外需”。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旗下专门负责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的单位。总经理刘建明告诉记者,目前从实际应用来看,国外生产企业在传感器领域拥有明显优势。首先,新一代传感器中的芯片80%以上都是国外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核心部分,如硬件平台、C PU处理器、操作系统和通信模块大都由国外芯片设备商主导。其次,能耗是传感器的一个关键技术,我们的电网监测对传感器电池寿命的设计标准是30年,目前日本的传感器电池能支持15年到20年,而国内的产品还不到10年。第三,未来传感器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智能化,对材料、芯片等相关领域技术依赖更强,国外公司的技术协同优势将更加显现。
接受采访的企业人士表示,当前,物联网产业整体还处于一个培育和摸索阶段,出现大量的组装加工企业,一方面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激发行业竞争活力。“但是同时也容易形成国内企业对国外的依赖,”中国传感器学会理事、江苏昆山双桥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襄说。
1999年在江苏无锡成立的海归企业美新半导体公司是全球首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微型传感器企业。公司董事长赵阳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传感器顶尖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未来如果中国公司不建立自己的产业核心技术体系,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产业安全也将没有保障。“就像电脑里的C PU和操作系统一样,一旦受制于人,就很被动。”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争夺中国芯片市场。如果连国内市场都丧失,将使中国芯片面临灭顶之灾,物联网也将被卡住脖子。
王文襄建议,政府需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芯片制造不能缺乏“市场”和“效益”发展的理念,而且要把芯片产业定位于世界市场。同时,政府应该优先采购国内自主芯片产品,引导和鼓励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在中国本土企业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