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 让市民菜篮子可追溯
一张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一张菜市场开的购菜小票、一枚印在生鲜食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这一点一滴便构成了我市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26日,“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现场会”在青召开,会上总结交流了首批城市试点工作经验,并部署下一批试点城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青岛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已在全市375个流通节点实现贯通运行,并通过了国家商务部的验收,且验收成绩排名全国第一。根据市商务局统计,青岛蔬菜肉类流通追溯体系月均追溯数据达到150万条,累计追溯数据达到3000万条。
“一六三”体系覆盖全流程
在如今的华中蔬菜批发市场里,一张小小的IC卡,决定着蔬菜的未来“前程”,这就是“青岛市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蔬菜一运入批发市场,也就相当于进入了整个青岛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而我们的准入门槛只有一个,就是这张卡。”华中蔬菜批发市场肖建文经理介绍说,菜农在运菜进市场时,必须向门口的操作员出示这张卡,并由操作员将入市蔬菜信息录入信息卡内,这些信息便以追溯码的形式,一路跟随蔬菜来到遍布市区的大小农贸市场,再经由农贸市场内的追溯电子秤,直到市民的“菜篮子”里。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则是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的 “一六三”体系。据市商务局蔬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即建设一个肉菜流通追溯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六”是建设入市备案屠宰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肉品专卖店和“阳光食品工程”集团消费单位等6类节点子系统;“三”是建设实名登记、菜篮子商品质量三级检测和远程视频监控等三个管理系统。
“二维码”“微信”齐上阵
买肉买菜时顺便要一张结款小票,已经成为了岛城市民的一种消费习惯,而在这张有20位数字信息的小票上,就记录着市民所购肉菜的“来龙去脉”。“别看市民的购菜小票上只有短短的20位数字,却代表着所买蔬菜的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商贩一连串的信息。”位于市场三路的亚美农贸市场是全市首批试点蔬菜追溯电子秤的农贸市场,负责人王经理告诉记者,去年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初步建成的时候,很多消费者还对这张很“关键”的小小票很不在意,如今却都把它当成了宝。
既然是“宝贝”,应该怎么用?市商务局蔬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他们已经开通了专门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www.qd-mvct.gov.cn),市民登录平台后进入“追溯码查询”,输入销售小票上的20位追溯码,就可查询到肉菜商品的产地、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品种和重量等具体信息。除此之外,追溯平台还专门设立了 “青岛肉菜追溯体系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已建成肉菜追溯系统的农贸市场及超市清晰地标注在地图上,为市民购物提供指导。
不会上网也不要紧,如今利群集团等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已经开展了二维码追溯试点,在试点企业当中,将通过RFID无线射频、二维码等信息化技术,实行物流、产品、流通等信息统一整合,实现了冷链储运系统与肉菜追溯系统的无缝对接。“我们的自包装生鲜蔬菜全部都打上了二维码,市民在利群超市里购买这些蔬菜,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一下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迅速读出所买蔬菜的产地、来源和日期等信息。”利群集团生鲜物流采购经理李涛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记者还从昨日会议上获悉,目前青岛市已开通“青岛肉菜流通追溯”微信,市民只要“加关注”后,就能及时查阅各类肉菜流通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