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能否管住"中国式过马路"?
近日,与江苏省公安厅有合作的某科技公司提出设想,拟将在破案中屡建奇功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管理中,引发不少争议。记者昨日从该省公安厅相关部门了解到,交管部门暂未考虑将其用来整治“行人闯红灯”等行为。
江苏警方称人脸识别整治闯红灯涉及隐私不合适
人脸识别能否管住"中国式过马路"
据了解,人脸识别项目据说每秒对比速度达1亿次,摄像头每秒可以抓拍25张照片,其实和真的视频速度差不多,据公司董事长、实验室副主任李纯圣介绍,他们领先的技术是快速的人脸捕捉能力。“2012年,国际先进企业的人脸识别比对速度为3600万次/秒,而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单一任务比对速度达1亿次/秒。”李纯圣强调,他们的另一个“杀手锏”在于模糊人脸重建技术。“人脸识别并不像指纹、DNA等具有唯一性,但却可以缩小比对的范围。”比如,香港导演许鞍华在内地提包被盗后,手机通过定位系统在二手市场被找到,但视频截图只有一个模糊的人像,通过李纯圣他们的模糊人脸重建技术,将嫌疑人的人脸拼贴出来。“结果警方一拿到这个人像就认出来了,因为那小子是个惯犯,很快就把他找到了。”
在笔者看来,这套预想中的系统是借助人脸识别比对与查询系统,结合快速图像处理,以及一些动态的侦测识别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行人的抓拍与信息的处理。这样的应用除了对单纯人脸识别的效率有着较高要求以外,对于图像的纠错能力,劣质小图像等模糊信息的重建方面也有着较大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智能化交通管理设备。
然而,当这个设想一经出现,便遭受到了非常大的争议。不少的人认为如此的拍摄着实有侵犯个人隐私或者肖像权的意味。如果联想起此前南京曾经为了整治闯红灯的乱象,将闯红灯者在商家大屏幕上播放的形式引起的种种非议。产生这样的声音也就让我们不足为奇了。最终,这样的方案并没有真正的实施,有关部门表示,这种方式暂时不予考虑。
或许在安防从业人士看来,这多少是一个有些遗憾的结果,毕竟对于一个对于智能交通的尝试,就如此的夭折了。客观的说,如此的工作方式的确有些滑稽又严厉。不过,对于智能交通的应用到底该如何发展与应用,确实是个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为何项目搁浅?
对于这次人脸识别项目的搁浅,在笔者看来,同样是一种纯技术理念与现实应用的有一次交锋。虽然从表面上,一款理论上的执法设备与一款被迫停用的交通指示设备有着非常明显差别。然而它所触及的核心问题,却直指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现实应用下的一种冲突。首先要考虑成本问题,在交通管理动用该项技术治理闯红灯,在管理成本上恐怕不合适。
其次是个人隐私问题,面对如此强大模糊人脸重建技术,如果你在过马路时闯红灯,你的脸部,以及姓名、身份、住址就会清晰地显示在路口的一块大屏幕上,这样也不合适。人们的隐私如何保护,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对于人脸识别在红灯执法过程中的应用,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或许从大家对其的反应程度来看,也能够感觉到它对于社会管理上的巨大影响力。当然,也正是这种巨大的"约束力",使其最终在大家的争议中回归理论。而这无疑也是客观现实与技术理论形成冲击之后最直观也是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