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大数据打通城市交通血栓

作者:胡浩男
来源:财经网
日期:2013-07-15 16:30:15
摘要: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的身体,那么人类就是保障机体存活的氧气。清晨从肺部输出,夜晚回到原处。道路交通成为贯穿城市全身的血管,血细胞就是承载人类的公交和各种车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血细胞和血管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不畅通的流量积累,渐渐产生了城市的血栓:交通拥堵。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的身体,那么人类就是保障机体存活的氧气。清晨从肺部输出,夜晚回到原处。道路交通成为贯穿城市全身的血管,血细胞就是承载人类的公交和各种车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血细胞和血管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不畅通的流量积累,渐渐产生了城市的血栓:交通拥堵。

  现如今,汽车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拥挤程度。首都北京的上班平均用时为52分钟,全国平均上班用时39分钟。如此低效的交通不仅清扰着人们的生活,也阻碍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

  依赖传统的方法解决当下的交通问题已不现实,限行、限流只是治标不治本。而相同规模的城市,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规划甚至不同的信号灯都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度",人均每天开车42公里,纽约又是拥有800万城区人口的美国第一大城市。不同于北京道路的水泄不通,纽约的拥挤并未影响市民的出行。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有70%的居民选择公交出行,因为精准密集的公交系统能够出色得完成运送任务。此外,纽约的28条地铁线路四通八达,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运转,使得整个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然而,这些交通网络的形成并不是只凭借人类的想象,而是通过数据精准测算出来的。在信息化时代,交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以北京交通为例,北京市有一个交通智能化分析平台,其数据源自路网摄像头/传感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省际客运、旅游、化危运输、停车、租车等运输行业等:4万辆浮动车每天产生2000万条记录;交通卡刷卡记录每天1900万条;手机定位数据每天1800万条;出租车运营数据每天100万条;高速ETC数据每天50万条……这些海量的数据,在体量和产生速度上都对存储和处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对如此大规模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等作业,分析数据的趋势得出未来的判断,最后计算验证,这个过程就是当下最火热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形式,根据数据收集的不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大数据交通。

  大数据有四个"V"字开头的特征:Volume(体量), Velocity(速度), Variety(种类),Value(价值),这些特征造就了大数据规划、管理、设计、实施的功能。国内接触大数据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已经渗透到一些城市管理的交通系统当中。

  例如,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近日采用了一种技术,利用高速公路上司乘人员的手机定位系统,将大数据分析引入交通管理。通过手机定位系统的数据采集,所有车辆的行驶状况都能信息汇总,进行智能管理,从而使驾驶员获得实时路况信息,也便于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事故,实现交通信息管理现代化。"举例来说,当检测到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停止行驶,而同一条路上大部分车辆速度下降,那么就可以推测这一段路上可能出现事故或拥堵,通过及时发现异常路况,以便于及时处理事故,并通知后续车辆提前分流。"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任忠介绍说,"这种方法用很低的成本替代了单价20多万的测速仪"。

  在深圳,大数据系统2年前就开始应用。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成立于2011年,这一指挥中心囊括了深圳全市24个交通信息化系统和海量的交通基础数据,包括14700多辆出租车、4800多辆客运班车、1500多辆泥头车、860余条公交线路、9700个公交站点、118个地铁站点数据,以及2000多路视频信号数据。这些数据为缓解交通拥堵、制定交通方案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分析,获得一张时时变动的交通路况详图。这些路况图被即时发送到各个路口的LED指示器上,让司机自行选择最优行车方案,使得交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分配。

  事实上,在交通领域,大数据能做的远非如此。

  随着交通信息化越来越与交通规划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大数据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信息获取渠道都将更加广泛。中国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研员吴洪洋表示,公交刷卡数据挖掘、出租车轨迹挖掘、手机数据挖掘、社会化网络数据挖掘将成为未来大数据的主要方向。

  例如,出租车轨迹记录了每个出租车个体的精确的时空信息。利用北京市出租车轨迹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评价交通分析小区尺度的城市功能,并计划将公交刷卡数据与出租车轨迹数据整合,实现更为完整的城市功能的评价。预期的评价结果是,每个交通分析小区能够识别出各项城市功能的比例,如居住、就业、购物等,进而评价每个小区的混合使用程度,是对传统的基于土地使用数据评价土地混合使用程度的一种方法补充。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欧国际创新城市研讨会上,吴洪洋介绍,相对国内刚起步的智能交通,国外已有成功经验。如欧洲的智能交通,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做到精确采集车辆CAN总线的数据,获得公交车的位置、速度、转弯的角度、发动机的状态、实时的油耗等,这对优化驾驶行为和节能减排等绿色智能公交提供了全新的应用。

  此外,互联网的模型也能在大数据的指引下应用在车联网上。上海市的交通研究员向财经网记者介绍:一个城市,如果把车和车,车和道路充分链接到位的话,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提升这个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270%。也就是说,上海这座交通很成问题的城市,如果把车联网发展到位了,车子翻一倍,不增加道路面积,车况都会有好转。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朱昊介绍说,上海政府正在做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海市已经建立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已经汇集了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对外交通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建立了道路交通诱导系统,引导车辆选择合理的路径。交通信息平台的数据和信息对信息服务企业都是开放的,将数据处理共享给市场,让行人自主选择最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在当今的技术支持下,大数据的表现成功将人类的想象转化为现实,并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其意义已不仅仅只是预测结果,改善交通状况。更重要的是带给决策者一种新鲜的思维方式:利用已知的现在去预测未知的未来。随着智能交通的普及,大数据也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人们通过上传数据、共享数据,共同完成数据收集的过程,分享数据处理结果,形成良性循环,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当每一个血细胞都能及时反馈其所处环境的状况时,心脏就可以及时了解,及时调整血液供给情况,大数据这味良药就能打通城市长期积累下来的血栓,还城市一个通畅的交通环境。大数据是慢性药,需要静下心来,做好基础建设,软硬兼施。当这味药通达到身体的各个角落的时候,其威力就能完全发挥出来了。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