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提升“智慧城市”价值
共建共享,不仅是各家电信运营商的竞合重点,也是千万民众期盼的温馨享受。然而近日,笔者在了解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时发现:运营商在推动共建共享进程中,道路并不平坦——
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久前开通“智慧旅游”项目,由于该项目仅与一家运营商合作,所以其他两家运营商的用户进入景区时,基本体验不到“智慧旅游”所带来的景区产品服务。
某单位宿舍装修时提前引入一家运营商的管线,用于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另一家运营商想进入时,不被允许。后来,这家运营商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得以进入。
某运营商设计了专为老人服务的智能跟踪仪,既能打电话又能定位跟踪,一些老人多年习惯于自己的手机不愿更换,又由于不同运营商的手机难以相互兼容,这个“亮点”面世后黯然失色。
事实上,运营商一旦过于“自恋”,其“智慧城市”的价值就会有明显缺失。
紧抓机遇,
拓展共建共享新路径
曾记否,“互联互通”是运营商经过多年转变思维、智慧碰撞、艰苦努力的成果,它给亿万中国人带来了信息生活的福音。当下,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都在倡导共建共享。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在共建共享中得到加强,共建共享能减少政府投资项目,从而使更多的资金投向教育、卫生、社保、公交等社会事业,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少企业在共建共享中,降低了能耗,减少了重复投资,增强了发展后劲。对广大居民来说,社会各行各业协同节能减排,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水质、减少拥堵,提升人们低碳生活质量。
近年来,电信行业对共建共享呼声较高,然而一些区域处于若即若离、不够均衡、进展缓慢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对“智慧生活”的切实需求。笔者走访多地发现,共建共享的难点主要在于行业的竞争性,在竞争的同质和异质胶着状态下,共建共享时常成为纸上谈兵,用于场面“寒暄”。在有些地方,运营商为眼前利益,不顾大局、制造冲突的事时有发生。
而“智慧生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人们开辟“智慧生活”新天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运营商要想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必须紧密携手,拓展共建共享的新路径,提升竞合的“智慧城市”价值。
尽心履责,
在发展中凸显竞合优势
共建之路如何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设立围绕履行社会责任大局的共建机制一直是运营商的盲区。政府与运营商之间、运营商相互之间,有务实而具有前瞻性的共建机制,才能在履行责任中凸显自身的优势,在持续发展中维稳市场,从而形成真正的竞合优势。
专家认为,运营商在共建共享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出一些“共同利益”,并将“共同利益”融于社会责任,方能开阔视野,提高境界。
共建为了共享,那么,共享之径如何走?3G时代,各运营商的全业务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只有完善制度、理顺关系、务实协作,才能保障共享乃至共赢的顺利推进。
“共建共享”不是做表面文章,应付行管文件;不是心血来潮,图一时利益,稳扎稳打方能做出实效。
三大运营商在苏南设立物联网研发机构,但没有设立运营商联合研发的机构或合作机制,一些物联网项目还处于“单兵运作”的阶段。成果不能共享,在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浪费。事实上,如果多家运营商围绕一个智能项目改“各自研发”为“共同研发”,势必会深化共享效果。
开闸引流,
聚合社会力量共掘活水
运营商之间的共享,还能引发社会专业研发部门参与共享的兴趣。笔者在江苏无锡惠山新城看到,汽车司机驶入那里可享受一路绿灯的“绿波带”。因为这里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使用户提前知晓相关路况,从而避免拥堵。这是惠山区政府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借助运营商的共享路径协作打造的一个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项目。这一系统适用于多种智能手机,使不同运营商的客户能享受智能交通的成果。
事实表明,运营商提升“智慧城市”价值,应体现在共建共享工程的示范引领,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品牌,让品牌彰显品质,让难点变为亮点。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一些基层运营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的快与慢必须由市场需求说了算,服务的高与低由广大客户来评判。而共建共享不仅是运营商之间的事,还需电力、城管、城建、交通等多方面参与,设立网格化的评估机制,瑕疵、短板就容易显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运营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服务水平离不开共建共享这一“度量衡”,贪多求快、激烈竞争,不利于科学发展;共建共享是运营商调整视角、自我反省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