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棱镜”服务器可存100年内全人类电子信息

作者:RFID世界网 收录
来源:连云港传媒网
日期:2013-06-17 16:05:16
摘要:在硬扛了数天之后,美国情报机构负责人和白宫最终承认,他们早就知道“棱镜”项目,知道奥巴马政府正在对全球进行监视。
  在硬扛了数天之后,美国情报机构负责人和白宫最终承认,他们早就知道“棱镜”项目,知道奥巴马政府正在对全球进行监视。

  规模

  可储存100年内

  全人类电子信息

  犹他州南部,盐湖城,美国国家安全局新址就坐落在这里,美国最昂贵的秘密之一也隐藏在这里。在这个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里,安放着“棱镜”项目的主服务器。这里的电脑能够储存至少50亿千兆字节的数据,单是冷却服务器消耗的能源每年就要耗资4000万美元,整个“棱镜”项目耗资约20亿美元。

  今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托马斯·德雷克和比尔·宾尼告诉德国《明镜》周刊,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设备将很快开始储存来自世界各地的个人资料并将把这些资料保存几十年。这些个人资料包括私人电子邮件、Skype通话记录、谷歌搜索记录、YouTube视频、Facebook公告、银行转账记录等所有电子数据。

  宾尼以前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数学分析师,他计算出犹他州那些服务器的容量大得足以储存未来100年整个人类的电子信息。

  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卫报》上周公布的绝密文件显示,从2007年开始,美国情报机构就开始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服务器搜集情报。第一个服务器被监控的公司是微软,一年半后雅虎的服务器也被监控,随后,谷歌、“脸谱”、PalTalk、YouTube、Skype和美国在线纷纷加入被监控的行列,最新宣布与情报机构合作的公司是苹果,2012年10月的一份政府秘密文件自豪地宣布了这个结果。

  选址

  盐湖城有最“爱国”的摩门教徒

  位于盐湖城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新址四周是安全围栏,监控摄像头和安保人员遍布每个角落,任何有生物特征的“入侵者”都会被识别系统发现。犹他州是摩门教的大本营,这里有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的摩门教徒,有很多具有相当强烈的爱国热情的宗教团体,这些宗教团体十分愿意把他们的年轻成员送到世界各地去充当传教士,许多这样的年轻人被犹他州的国民警卫队招募了,第300军事情报旅招募了1600名语言学家。美国国家安全局随时可以调用那些语言学家,一位内部人士相信,这些语言学家的任务是分析国际电子通讯信息。

  一份秘密文件专门为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内部演示而写,演示过程中,不管数据是从欧洲流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或者南美洲,都会经过美国,被美国的服务器监控到。因为不管是电话、电子邮件还是网络聊天,数据传输的路径不是最便捷的,而是最便宜的。

  布什政府让美国政府对民众的窥探合法化,但是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12月将这项法律推陈出新。举个例子,新法允许监控那些并不居住在美国的谷歌用户,只要他们和美国公民进行了网络通讯。

  法律

  突破情报机构行动的法律依据

  该文件还显示,“棱镜”之类的计划已经使美国国家安全局突破了其行动的法律依据。比如说,数十年来,情报部门如果想监视用户的电子邮件,必须得到一个特别法庭的命令。但是现在,只要美国国家安全局觉得自己拥有充足的理由,连美国境外用户的电子邮件都可以随意监视。这扩大了搜寻犯罪嫌疑人的圈子,减少了官僚体制的阻碍,但也弱化了权力制衡。

  美国国家安全局搜集信息的范围已远远超过了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器。该机构已经对全球展开了监视,甚至连卫星都用上了。他们在全球不同国家装上高性能天线,只要你拿起手机打电话,你就逃不过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眼睛。

  当然,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这种举动引起的也不全是争议,起码对于德国来说,它是一个有用的合作伙伴。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四星上将凯斯·亚历山大将军定期接待德国代表团。德国对外情报局进行各种暗箱操作,以配合美国国家安全局,其中涉及大规模的数据收集活动。德国当局还帮助美国安全机构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那些出现危机,而美国人又不愿意出面的地区。

  德国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帮助当然不会没有收获。2007年,德国一个名为“绍尔兰”的伊斯兰恐怖组织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监控电子邮件和电话时发现的,他们及时通知了德国同行,一举捣毁了这个恐怖组织。

  宾尼说,美国的这个项目在德国也被采用了,但是德国政府一个安全高官已经做出声明,德国没有参与“棱镜”项目。

  技术

  从不相干信息中

  找到联系

  专家们多年的怀疑如今得到了证实。美国国家安全局确实在对世界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电子通讯信息进行监控。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使美国国家安全局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情报机构,旗下拥有4万名员工,但面对浩如烟海的电子信息,他们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

  答案是“大数据”一个为了大公司处理复杂的客户信息而设计的数据分析程序,美国国家安全局应该感谢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这个程序可以自动链接不同形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大数据”还引起了高层要人的关注,去年年底,戴维·彼得雷乌斯曾经考察过情报机构采用“大数据”数据分析程序究竟能有什么效用,结果发现,这种新型数据分析程序能够发掘出数据之间非常不明显的联系。那位不久就因性丑闻辞职的时任中情局长在会议上对“大数据”的这一特点做了解释,他说:“举个例子,这里有人刚买了东西,那里有人刚打了一个电话,表面上两者可能没什么关系,但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就可能发现这里涉及海关与移民问题,两者是有联系的。”

  彼得雷乌斯的目标是通过“大数据”自动发现问题,而不必像过去那样依靠分析师进行较长时间的分析后再得出结论。现在只要按照运算法则,程序就能自动地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出有用的数据和隐藏的联系。彼得雷乌斯说:“中情局和情报界的同仁们必须学会在"大数据"的汪洋大海中"游泳"。事实上,我们必须是世界一流的"游泳健将"。”

  目标

  防患于未然

  预判恐怖袭击

  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情局的投入程度就可以看出“大数据”的价值,这不仅包括数以百万美元计的数据挖掘合同,中情局还直接投资成立了In-Q-Tel下属公司,专门负责启动几个较大的数据分析任务。

  这是关于分析和预测民众行为的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研究项目是,以电话数据和在“推特”、“脸谱”上发布的信息为基础,通过研究分析预测公众可能的行为,最终在游行示威、抗议暴动等事件可能发生时发出预警。该机构还在研究新的方法,希望能够在监控录像中观察出恐怖分子在做出袭击之前的异常举动。

  格斯·亨特是中情局的首席技术官,今年3月,他曾直言:“我们应该尽力收集一切并永远保存。”当被问及何为“一切”时,亨特给出了清晰的答案:“所谓"一切",就是我们应该掌握并能够计算出的人体所产生的一切信息。”

  亨特的说法显然与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案相冲突,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亨特要带着歉意补充说:“技术的发展速度远非政府或者法律能够跟上。”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