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街58株行道树动迁 植入电子芯片实现全程监控
31日5时许,市园林部门施工队伍正式进场,对已植入电子芯片的树木进行修剪、包扎和挖树穴,南街58株行道树(41株香樟、17株白玉兰)开始动迁。南街行道树移植工作预计用一周时间完成,移植的树木将全部在闽侯南屿苗地“安家”,进行集中养护。
市园林局园林绿化道路协调办负责人郑朝榆介绍,31日来了十几名园林专家,现场把脉58棵行道树的修剪以及土球挖掘等工序。31日的工作主要包括树木的修剪、包扎、处理、挖树穴等环节,计划今日中午开始运输树木。
“1976年我参加市园林工作时,南街的这些香樟树胸径才十几厘米,现在至少都三四十厘米了,粗的都有70多厘米了。”郑朝榆告诉记者,这些树是上世纪60年代种植的,如此高大的香樟现在在福州市区已很少见。
“由于城市道路这几十年来不断改造,行道树下的土层较复杂,不仅有管道、渣土,还有很多瓦片,树穴内的土壤基质不太好。”郑朝榆介绍,南街的土质和雨水天气是迁移过程中的两大难点,树木土球容易松散。为防止根系和土壤分离造成根部暴露,施工人员在挖树时保证树穴面积直径在2米以上,往下挖30厘米时就采取草绳、棕绳混合捆扎并包上麻布的方式,尽量保证土球不会散开,尽量带出更多的根系。
为保证树木成活率,市园林部门在细节上花了很多心思,想了许多简单实用的办法。如草绳包扎树干,以保证树干一定温度和不被刮擦;给树根伤口涂抹促根剂,移植中还要给树木输营养液等等。而且园林工人还特别准备了雨布,为移植的行道树遮雨。
此次南街行道树的移植,还首次在树木上植入电子芯片,进行全程监管。3月29日,市园林工人就将电子芯片植入58株行道树树干内,记录从南街移植至闽侯南屿苗地的全部养护工作细节。如是否存在脱水、有无病虫害、施肥、温度等情况,都将实现全程监控,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数据基础。运输过程中,园林部门也将“一车多树”的旧例改为“一车一树”,防止树枝相互刮伤。
据了解,园林部门将根据实际养护情况,计划在2014年底,将移植后生长良好的树木再次移植到福州奥体中心周边,为2015年的全运会增绿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