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需更多“一卡通”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这一举措在让人拍手称快的同时,对于深化改革也能引发一些思考,比如,在改革攻坚克难的新阶段,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的“一卡通”思维?
改革攻坚克难难在哪?最难的莫过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但同时,各种各样的“利益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也变相存在。例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治污整体合力;淘汰落后的产能和高耗能、低技术含量的企业,促进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打破行业准入“玻璃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等。在以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中,都能看到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行业保护主义如影随形,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羁绊。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也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用“一卡通”式的思维打破这些利益阻隔,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期盼。
公交“一卡通”之所以能够实现一卡在手、多地通用,关键是有相同的“密码体系”。改革攻坚,打破藩篱,也有一个各地各行业都能通用的“密码体系”,那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形色色的“利益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说到底是宗旨观念淡化,只求自己和少数人过得好,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相背离。
以“一卡通”思维深化改革,要靠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既需要那些工作带有全局性的部门和机关,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出台总体规划,同时也要靠各地区各行业把异化的“密码体系”纠正过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改革的举措落到实处。唯有此,才能破除利益“坚冰”,把改革真正推向深入。